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最新版-带评分细则).方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21877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最新版-带评分细则).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最新版-带评分细则).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最新版-带评分细则).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最新版-带评分细则).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最新版-带评分细则).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最新版-带评分细则).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最新版-带评分细则).方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12工业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指标及抽查表单位名称:单位地址:法定代表人: 被调查人姓名:检查时间: 年 月 日 时至 时检查人员: 姓名: 单位: 执法证件号: 姓名: 单位: 执法证件号: 姓名: 单位: 执法证件号:被检查单位签字确认:注:1.检查组应当至少包括两名具有执法证件的人员,可邀请专家参与检查。 2.检查人员要填写检查记录并签字。 3.对危险废物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要核查原始凭证。 4.根据评分细则给出得分。 5.备注栏可对检查情况进行简要记录。 6.检查的主要内容不适用的,计为0分,并将该项分值从满分中扣除后,按比例换算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界值。 7.检查结

2、束,需被检查单位签字确认。检查项目检查主要内容分数达标标准评分细则检查方法备注满分得分一、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下简称固体法,第三十条)1.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2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制定的制度得到落实,采取了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1.建立了责任制,负责人明确,责任清晰;负责人熟悉危险废物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制定的制度得到落实;采取了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得2分。2. 未建立责任制度,但负责人熟悉危险

3、废物管理有关制度和本单位的危险废物管理情况,且采取了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得1分。3.负责人不熟悉危险废物管理有关制度、不熟悉本单位危险废物管理情况,或制定的制度未得到落实,环境管理权责不明确,或未采取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措施,现场管理混乱。得0分。资料检查(查看相关管理制度)、现场询问、现场核查1执行危险废物防治责任信息公开制度,在显著位置张贴危险废物防治责任信息。1.在适当场所的显著位置张贴危险废物防治责任信息,且张贴信息能够表明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危害特性、去向及责任人等。得1分。2.未张贴危险废物防治责任信息,或张贴场所位置不显著,张贴信息未能明确表明危险废物产生环节、危

4、害特性、去向或责任人。得0分。现场核查二、标识制度(固体法第五十二条)2.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1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附录A所示标签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1.设置了规范的(样式正确、内容填写完整)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得1分。2.未设置识别标志或识别标志样式不正确、填写内容有两处及以上错误的。得0分。现场核查二、标识制度(固体法第五十二条)3.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1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附录A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所示标签设置

5、危险废物识别标志。1.在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均设置了规范(形状、大小、颜色、图案均正确)的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得1分。2.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未设置识别标志或识别标志有两处及以上错误。得0分。现场核查三、管理计划制度(固体法第五十三条)4.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2制定了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齐全,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危害特性、产生量、利用处置方式描述清晰;报环保部门备案;及时申报了重大改变。A.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表述清晰;B.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依据充分;C.危险废物的危害特性表述准确;

6、D.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表述清楚。以上每项符合得0.5分。资料检查(查看危险废物管理计划)5.报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11.经县(市、区)环保部门备案,并可提供相关备案证明材料;管理计划内容若有重大改变,及时报县(市、区)环保部门重新备案。得1分。2.未报县(市、区)环保部门备案或未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有重大改变未及时申报。得0分。注:管理计划内容有重大改变的情形包括:改变危险废物的产生环节、种类、利用处置方式,以及产生量变化20%(含)以上。资料检查(由企业提供已经进行备案的证明材料)四、申报登记制度(固体

7、法第五十三条)6.如实地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4如实申报(可以是专门的危险废物申报或纳入排污申报、环境统计中一并申报);内容齐全;能提供证明材料,证明所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如关于危险废物产生和处理情况的日常记录等。1.全面、准确地申报了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情况;且可提供证明材料(如:环评文件、竣工验收文件、危险废物管理台帐、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危险废物处置利用合同、财务数据等等)。得4分。2.申报登记表中存在不多于两处错误。得2分。3.不报或虚报、漏报、瞒报关键危险废物的,或申报登记

8、表中关于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利用和处置情况存在两处以上错误。得0分。资料检查(由企业提供已经申报登记的证明材料和相应的其他证明材料)7.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的,应当及时申报。1及时申报了重大改变。1.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的进行了及时申报。得1分。2. 发生重大改变未及时申报的。得0分。资料检查五、源头分类制度(固体法第五十八条)8.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收集。2危险废物包装容器上标识明确;危险废物按种类分别存放,且不同类废物间有明显的间隔(如过道等)。A.危险废物按种类分别存放;B.不同废物间有明显间隔(如过道等)。以上每项符合得1分。现场核查六、转移联单制度(固体法第五十九条)

9、9.在转移危险废物前,向环保部门报批危险废物转移计划,并得到批准。2有获得环保部门批准的转移计划。1. 有获得环保部门批准的转移计划。得2分。2.未获得环保部门批准,擅自转移危险废物。得0分。注:不涉及跨地级市及以上行政区域转移危险废物的可按照年度一次性报批,分批转移。资料检查(查看批准的转移计划)、现场询问所在地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六、转移联单制度(固体法第五十九条)10.转移危险废物的,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如实填写转移联单中产生单位栏目,并加盖公章。4按照实际转移的危险废物,如实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1.根据实际转移的危险废物,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填写、运行危险废物转

10、移联单。得4分。2.联单填写不规范,存在错填、漏填等情况不多于两处。得2分。3.对未执行一车一联单、联单未按规定交付相应单位、未按照实际转移情况填写联单、联单为非所在地设区市环保部门发放(跨省转移联单由省级固体废物管理部门发放)及联单填写存在错填、漏填在两处以上。得0分。注:若当地实行电子转移联单,企业如实、规范地填写电子转移联单也视为符合要求,得4分。资料检查(现场查看转移联单,并结合环评文件、台账记录等材料进行核对)11.转移联单保存齐全。1截止检查日期前的危险废物转移联单齐全。近五年内所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保存齐全,数据与申报登记等材料数据一致。得1分。资料检查(查看联单,可与申报登记数据

11、核对)七、经营许可证制度(固体法第五十七条)*12.转移的危险废物,全部提供或委托给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置的活动。2除贮存和自行利用处置的,全部提供或委托给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1.除贮存和自行利用处置的,危险废物全部委托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危险废物经营单位处理(与申报登记、环评、转移联单等数据核对)。得2分。2.除贮存和自行利用处置的,危险废物部分或全部交由无相应经营资质的单位处理。得0分。资料检查(可与申报登记数据及其证明材料,以及转移联单等核对)13.年产生10吨以上的危险废物产生单位有与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签订的委托利用、处置合同。2有与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12、的单位签订的合同。1. 与具有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签订了合同且合同在有效期内,可以提供相应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得2分。2.与具有相应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签订处理协议,且协议在有效期内,但无法提供相应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得1分。3.未签订危险废物处理协议,或协议过期的。得0分。资料检查(核查合同有效性及危险废物接收单位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八、应急预案备案制度(固体法第六十二条)14.制定了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1有意外事故应急预案(综合性应急预案有要求或有专门应急预案)。A.应急预案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及负责人;B.有意外事故的情形及相应的处理措施;C.有应急装

13、备;D.内部及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时,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1.制定了应急预案且达到以上全部要求。得1分。2.未制定意外事故应急预案,或不能达到上述两项以上要求的。得0分。资料检查(查看应急预案)15.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1在当地环保部门备案。1.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市、区)环保部门备案,有相关的证明材料。得1分。2.未备案或无相关的证明材料。得0分。资料检查(查看备案证明)16.按照预案要求每年组织应急演练。2按照预案要求每年组织应急演练。对于危险废物年产生量在10吨以下的企业:1.有图片、文字或视频记载的。得2分。2.无任何记载或能够证明组织了应急演练的。

14、得0分。对于危险废物年产生量10吨(含)以上的企业,近一年内组织了应急预案演练,以下每项要求符合得0.5分;未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的得0分。A.有详细的演练计划;B.有演练的图片、文字或视频记录;C.有演练后的总结材料;D.参加演练人员熟悉应急防范措施。资料检查(查看应急预案演练记录)、现场询问九、业务培训(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监管工作的意见,环发201119号第五条)17.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应当对本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培训。1相关管理人员和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运输、暂存、利用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规定;熟悉本单位制定的危险废物管理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等各项要求;掌握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运输、暂存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A.对管理人员和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运输、暂存、利用和处置等工作的人员进行了培训;B.参加培训人员对危险废物管理制度、相应岗位危险废物管理要求等较熟悉。以上每项符合得0.5分。资料检查(查看培训相关材料)、现场询问十、贮存设施管理(固体法第十三条、第五十八条)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