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好用)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0620850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好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好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好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好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好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好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二-2.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好用)(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化过程与特点,高中地理必修,第二节,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思考,从上述两幅图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探究,1. 对照上述两幅图,你发现有哪些明显的变化?,2. 什么是城市化?其主要标志是什么?,3. 城市化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何重要作用?,1. 概念,2. 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3. 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农村人口,乡村地区,向城市地区集

2、聚,转变为城市地区,一、城市化,城市数目增多,4、城市化的意义,1、创造就业机会,吸收剩余劳动力, 缩小城乡差距,2、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3、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互影响的,4、城市是区域科技和文化的中心, 提高了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城市文化影响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探究,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的特点?,水平越来越高,1. 城市化的动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二、城市化动力机制,2. 三大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劳动力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工业是城市经济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工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重要组成部

3、分,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民工主要从事什么行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阶段,三、世界城市化特点,几千年前,18世纪中叶,二战结束,现在,缓慢发展,加速发展(起步),空前发展,二战以后,世界城市化速度空前,城市人口比重迅速上升,大城市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小城镇,二战以后,大城市的数目不断增多,人口迅速膨胀,大城市中,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的发展尤为迅速,1950、2000年世界十大城市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

4、市。,占阿根廷总人口的30%,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探究,读右图,结合P37、38阅读材料,思考:,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有什么差异?,1. 这张图说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如何?,3. 你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合理吗?说说你的理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表,起步早,工业化早,城市化水平高,新技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大量农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起步晚,发展快,二战后纷纷独立,独立后民族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市发展不合理(虚假.滞后城市化),城市经济崎形发展,人口增长过

5、快,农村劳动力过剩,2.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逆城市化现象 时间: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发生空间: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含义:与城市化过程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 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 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 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所谓“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有大城市城区人口过于密

6、集、就业困难、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区人口的外迁交通,通讯的现代化大大缩短了城市与郊区的时空距离等。实际上,逆城市化不是城市化的反向运动,而是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更高层次的城市化。,逆城市化,活动解析,P39,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小汽车,先在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各国,相继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造成了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增多。,

7、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发展水平高,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发展中国家存在城市化推进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2不合理。目前发展中国家存在“虚假城市化”和 “滞后城市化”的情况。 “ 虚假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在南美洲国家比较明显;还有“滞后城市化”的现象,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在南亚地区比较明显。,4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辐射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正常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果,而经济发展

8、必将推进城市化水平。,四 中国的城市化,起步,振荡,停滞,恢复正常,快速,探究,读上面两图,结合P39阅读材料,思考:,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有何特点?,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做好哪些工作?,起步,振荡,停滞,恢复正常,快速,新中国成立以前,增长缓慢,原因是: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缓慢。 新中国成立以后迅速增长,原因是:政治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 1958年1978年前后,增长缓慢,由于“左倾”政策和十年“文革”内乱的影响,经济发展较慢。 1978年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原因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经济发展迅速。,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

9、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内地向沿海、山区向平原、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70%流入大中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首要问题。,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进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好,能够促进经济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建设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正确对待二者关系:在经济建设中,不能忽视环境保护;但也不能一味追求生态建设,而忽视经济建设

10、。,2.西部地区,如何协调城市建设与环保的关系,3.加速城市化进程,对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起步晚、水平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间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不断扩大,表现出低速发展的缓慢态势。(有利于缩小东西差距) 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滞后,使得国民经济运行缺乏重要依托和载体,大量生产要素分散于农村,结构松散布局混乱,不能实现合理配置,国民经济长期外延扩张,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导致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乏力和经济发展落后,加快了西部地区相对贫困化的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加快脱贫步伐) 因此西部地区城市化促进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化

11、与产业化同步协调发展的现象,表现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仇保兴:中国的城市化要走绿色发展道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他说,人类的城市化道路,已经经历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英国,由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英国的城镇化用了200年的时间;第二阶段是美国和北美地区的城镇化,用了100年时间;第三阶段是拉美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只用了4050年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然后是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口转移城镇化的国家,在中国的整个城镇化过程中,将转移8亿多人口,而且因为中国国家大、情况复杂、贫困人口多,城镇化速度比其他国家要低,城市化率为每年1%左右。我们认为这个城市化率是合适的。

12、”在谈到中国的城镇化其他国家的区别时,仇保兴说,中国几乎是关起门来搞城市化的唯一的大国。英国在城镇化的时候有一百多个殖民地,殖民地接纳了很多英国移民,减轻了城镇化对环境的压力。中国为了对全世界负责,关门进行城镇化,中国不会向世界输出难民,这就是对世界负责任的态度。,仇保兴列出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诸多挑战: 首先,中国是一个人地矛盾尖锐的国家,适宜居住的土地不到整个土地面积的50%,适应人类居住、适应大规模推进城镇化的恰恰又是优质耕地,而我们的耕地人均只有1.4亩,由于城镇化,每年减少的耕地数目是1800万亩左右。 其次,中国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候鸟式”农民工群体,而且他们的流向分布非常不均匀,大城

13、市扮演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小城市吸引力在下降,这就出现一个很危险的倾向: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人口会越聚越多。 再次,中国能源结构完全失衡,建筑、交通等能耗增加很大。中国还只能以储量相对丰富的煤作为能源,再加上中国的气侯冬天冷、夏天热,单位建筑能耗比全世界平均水平要高,这是一个刚性消耗。,另外,中国城镇化的推动力又是失衡的,依靠工业化来推动的城镇化使服务业发展滞后,这样一来,工业排放污染就较大,再加上污水收集管网不足,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量上升非常快。 “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是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众多的国家,城市的规划设计缺乏地方特色,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受到破坏。”他认为,城镇化还带来了区域化的发展,

14、急需对城市群综合进行规划、设计,并进行综合引导。,为此他给出的政策建议是: 1.在城市规划中,政府要用强制的手段来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有效制止城市的蔓延;2.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防止出现美国式的郊区化;3.对农村进行人居整治,均衡城镇化的压力,避免非洲式的贫困的城镇化;4.推行严格的节能目标和政策,进行建筑节能;5.实行自行车和公交优先战略;6.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和分配式能源计划;7.大幅度投资城市污水管网建设;8.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名县保护法规;9.建设大量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来改善低收入家庭的生活条件;10.编制区域性规划,在城市群范围统筹建设基础设施,使资源共享、生态环境共保、污染共治,建设大量的低碳生态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