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20546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安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学校是小社会,是社会大环境的子系统,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小社会的安全与否势必会影响大环境的和谐程度。校园中的学生无时无刻不与现实社会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难免发生各种意外事故。学校是学生求知的场所,肩负着传播文明、保校园平安的神圣使命,所以需要良好的环境和稳定的秩序。在我国,青少年儿童意外伤害每年导致9万人死亡,75万人伤残。更令人惊心的是,我国中小学在校生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正以每年14%的速度递增。触目惊心的校园安全伤害数字,敲响了校园安全的警钟。因此,如何更加有效地加强校园安全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安全教育的重视还不够,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和学校接

2、连不断地发生交通、治安、火灾、溺水、中毒、触电、踩踏等重大案件。在1988、1989年两年中,太原共发生涉及小学生上下学的交通事故242起,死亡36人,致伤181人,即每天就有一起交通事故发生,每20天就有二名小学生在交通事故中丧生。1997年4月18日,太原市政府规定全市小学生放学时头戴小黄帽、建立路队制,小黄帽有优先通行的权利地就是这一年,太原市涉及小学生的交通事故首次出现了“零”记录。这是一种让人拍手称赞的正确决策。然而在遏制交通事故的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在危及着青少年儿童的生命。于2005年10月25日四川巴中市通江县某小学晚自习下课时发生拥挤踩踏,造成8死17伤。2006年12月

3、8上午,武汉某大学学生一食堂二楼餐厅操作间烟道部位发生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央视2010年2月24日报道:2008年中国共有2万名青少年非正常死亡,其中溺水是头号“凶手”。今年春节期间,5个花蕾般的生命,凋零在浙江天台农村一个养殖场的水库里,令人扼腕叹息。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和数字无不警示着我们,青少年儿童的生命安全正在一步步走向衰弱,岌岌可危。要排除安全隐患,必须进行全民的安全教育,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而要肩负这一使命,非学校安全教育不可。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学校领导重在抓智能教育,或多或少忽视了安全教育:学校内部的安全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不过是形式而已,没有真正落实。为此,我们在认真贯彻落实上

4、级有关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的同时,结合农村及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依靠广大群众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宣传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自主、安全可靠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努力探索小学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可行性措施,从而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学校安全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大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安全预防深度,倡导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做到各尽所能、各负其责,充分利用学校教育阵地,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培训工作,逐步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达到排除安全隐患的目的

5、。 一、安全教育面临的主要现状1、安全意识淡薄,防范技能陌生,教育流于形式。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小学阶段实施安全教育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近年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安全教育高度重视,学校领导更是亲力亲为用心指导,但效果总是不尽人意。从本质上说,还流于表面形式,没有真正的有效措施;在安全教育的内容上也非常单调,往往是老师照本宣科,起不到实际效果;安全教育被应试教育冲淡,造成“重成绩、轻安全”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校的师生安全意识较为淡薄,亡羊补牢,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由于在小学教育阶段学校对安全教育缺乏实际运作,导致学生安全意识相对淡薄,保护自身安全的能力还非常欠缺,在安

6、全自救方面的能力极其有限,甚至还有很多学生在事故发生的时候表现得惊惶失措,根本不知道如何采取相关的措施来进行自我保护和逃生,因而造成了极其惨痛的悲剧后果,安全教育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实施现状令人担忧。2、重教育教学,轻安全教育,教师安全意识薄弱。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教育工作者在学校忙于教育教学工作,很少拿出专门的时间去学习安全的有关知识并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整个学校的教育工作都以教学为中心内容,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就连新华书店配送的教材中都“砍掉”了安全教材,不少学校的安全教育均仅仅体现在教育工作者的口头讲述上。并且一直以来,很多地方教师没有参加过任何专门的、系

7、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因此,平时教师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还停留在口头的宣传教育,仅限于叮咛,反复强调的简单教育方式;对于通过哪些途径来实施安全教育,具休实施什么内容的安全教育,更好的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教师显然束手无策。 3、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训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知识、责任、技能和对策教育等几方面。安全知识和责任教育主要是使学生掌握预防事故和相关知识,了解自己在安全事故中所应当承担的职责,是体现在“知”的方面;而安全技能和对策则是使学生在学习了有关“知”的基础之上,逐步的掌握防范和处置事故的技术和方法,是体现在“会”的方面,现在的学生安全教育主要是侧重于安全知识的责任的教育,而忽视了

8、安全技能和对策的相关教育,也可以说只是解决了“知”的问题,忽略了“会”的方面问题。正如陶西平所批评的,“一般做的就是要求提高认识,层层签订安全责任制,而缺乏安全能力的培养。”保障人身安全、设施安全、财物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陶西平提醒广大中小学要建立预警机制,培养师生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规避能力。安全教育出现如此偏差,除了安全经费投入不足、设备欠缺,还应该有安全管理者对学生安全教育内涵的认识与理解不够、专业知识匮乏等方面原因。4、家长对安全教育重视不够,安全教育受到不良影响很多农村学校,当地基本为是留守儿童较多,许多学生都是跟随老人在一起;父母不在身边,照管学生的亲戚相对溺爱孩子,小学生有不安全行

9、为或进行危险游戏的时候,没有进行正确的安全教育和引导;认识不到不安全行为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安全意识相对淡漠,学生虽大部分在学校渡过,但受家长和监护人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就减弱,进而家长缺乏安全知识,安全教育更是无从谈起,造成了家庭安全教育的缺失,甚至是空白。5、校园安全问题处理方法落后,与校园安全问题成因复杂不相适应。当前对校园安全问题的处理手段、方法相对单一、落后,主要有四种方式:一是靠一两个门卫维护学校日常安全;二是组织由教师或学生组成的巡逻队进行不定期检查;三是发生问题后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辖区公安机关报告,等待上级来处理;四是政府出面调解,结果是瞒上欺下,以学校买单为结局

10、。校园安全作为各种矛盾的结合点,单纯依靠这几种方式已难以应付越来越复杂的校园安全问题。6、交通安全缺乏保障。机动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交通安全问题与我们每个人人都息息相关。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发达的交通带给我们每个人方便与快捷的同时,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却成为不和谐的音符,不时地敲响警钟,提醒我们出行时要时刻注意交通安全问题。在很多农村,有很多家长在接送孩子的时候,不管是货车还是旧车,都可以搭乘。而在农村,很多的车本身就是“三无”车辆,甚至是已经过时或早应报废的,但家长却全然不知,生命全无保障。7、学校校舍和教学设施滞后,农村校园自身安全问题突出。部分学校,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危房大量

11、存在,校舍硬件设施滞后,很多学校是两个学生挤在一个铺位,一张高低床睡四个学生,一间宿舍住几十个学生。同时,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实验设施等硬件设施陈旧,消防设施严重不足。有的学校,虽然有应急灯与安全出口标示,有灭火器,但都是聋子的耳朵。更有甚者,应急灯不亮,挂在墙上的灭火器,由于无专人保管,时日太久过期或质量问题,导致开关失灵,右泡沫结块,泡沫不能喷出。学校一旦出现险情,危险大矣。8、学校应急体系不健全,安全教育不深入,管理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有些学校制定的校园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内容简单,缺乏可操作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十分薄弱;多数学校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师资,安全教育课流于形式,质

12、量不高;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安全监管不到位。9、学校周边环境杂乱,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学校大门外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现象十分突出,严重堵塞交通;个别学校周边存在经营性网吧,放任未成年学生进入网吧的现象仍然存在;学校周围治安等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城区学校周边的大量托管站,由于没有任何单位对其进行监管,处于无序发展状态,在学生心理、饮食和交通、治安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10、学校食品卫生、饮用水状况不容乐观,伪劣食品泛滥。农村大部分学校,食堂卫生条件差、进货渠道不正规,学校的水质未经检验,饮用水质量不达标,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某些学校商店及周边小摊上所卖的饮料、糕点、麻辣食品、糖果等,看起

13、来色彩鲜艳,实际上制作粗糙,包装也极不规范,相当一部分是典型的“三无”产品、假冒伪劣产品,其卫生、质量无不让人担忧。二、小学安全教育的策略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各项工作之首。要预防与控制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从严治教,严格管理,努力探索和掌握学校安全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认真研究分析加强学校安全的办法和措施,密切联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营造出一个安全、和谐的氛围。1、 加强安全教育制度建设,形成良好安全环境氛围安全教育关于学生的生命,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最重要的,面对不可逆转的生命之旅,学校就必须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充分认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良好的校风会形成学生间相互尊敬

14、、谦让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不良的校风肯定伴随着学生之间称王称霸、打架斗殴等暴力行为,弱小孤单的学生就会去寻求保护,从而助长校园帮派的形成和发展,如此产生校风和安全的恶性循环。因此学校必须要对学生正向行为给与适当的奖励和表彰;校长应该将资源开放给大家使用,并要带头在校园里创造正向的且合乎人性的风气;学校的所有人员如教师、学生、行政人员和家长,应当合作修订并执行校规;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成绩不应该是衡量成功的惟一标准;校园里的不合法行为不应宽恕,犯罪与违法事件都应处理;调解家长、学生和学校人员之间的冲突,有严重问题的学校应该设置安全警卫并采取适当措施,以保护学生和教职员工免受校园内外暴力行为的侵

15、犯。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走马观花的事。安全教育必须渗透在学校一切活动中,重视每时每刻的安全教育。在组建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时,学校安全工作的职能要加强,学校要强调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落实,成立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形成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配合抓的领导工作机制,从而形成学校对学生安全教育的校内、校外的领导管理网络,使学生的安全工作时刻都有人负责、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落实防范措施。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师生的安全教育工作。主要行政领导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分析、探讨学校的安全教育工作

16、。尤其对学校的路口和河边的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提醒师生注意安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使学生受益。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思想,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走廊文化、挂图、演讲等多种形式进行安全事故案例的展示,让师生知道引起交通、法律、消防、食品卫生、防火、防电、防水、实验、劳动、体育运动等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其危害性,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达到树立安全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的目的。2.加强教师对安全知识的储备量,增强领导的执行力老师必须要获得必要的安全教育知识和手段,只有老师通过系统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才能使学校的安全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安全教育内容丰富多彩,老师教起来容易,学生学起来不难,这样才会达到安全教育的真正目的。使老师获得安全教育知识的途径很多。例如:请专家进行授课,购买图书,光碟,也可以上网学习,或是学校定期开展校园安全交流讨论会,通过大家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