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6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20526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6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6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6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6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6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6(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以杭州市2012年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为例【内容摘要】要实现小学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而实际教学中会出现偏离本质、追求时髦、“泡沫”富集这样的现象,也会出现一些信息技术教师观念落后、教学盲从这样的问题,这些和高效课堂都是背道而驰的。笔者结合杭州市2012年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中的一些成功案例,从“激荡情趣,外显信息技术温度课堂;基于双基,中饱信息技术百度课堂;关注思维,内蕴信息技术深度课堂。”三个维度阐述了精打细磨诸多课堂教学元素,构建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若干策略。【关键词】信息技术 高效 温度 百度 深度一、问题缘起现状审视我们的小学

2、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在大市与各个区县市的一群“信息技术人”的带领下,教学理念与模式都是较为先进的。但并不意味着每个地区、每个学校、每个老师都具有这样先进的思想、灵动的策略、高效的课堂。现实的课堂教学中还时时有这样那样的和高效课堂背驰的现象:偏离本质,信息技术课堂在弯路中游离目标。这种“弯路”更多地在于教师对课程理念的曲解与泛化,致使课堂教学偏离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程序的繁琐、教学指令的模糊、教学主线的缺失等。追求时髦,信息技术课堂在形式中虚耗成本。有的教师盲目追求形式,急功近利,课堂浮华,导致学习方式与教学行为的繁琐和无度,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等浪费严重,成本甚高。“泡沫”富集,学生在“缺氧”中低端发

3、展。臃肿的资源、庞杂的内容、泛滥的课件等制造了课堂“泡沫”,窒息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既浪费学生时间,又滋长学生浮躁心理,学习成效低下。成因分析1.教师的观念滞后由于各个学校师资力量、均衡教育、信息交流、成长途径等各种因素有着较大差距,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也就表现不同。表现为教师大多缺乏学生学习主体观,缺失科学的教学设计观;对“课堂教学结构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等教学思想存在明显的不足。教师的思想、信息还赶不上学生的理解程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技术手段已滞后于学生发展的需要。2.教师的盲从心理主要表现为教师在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使用方面缺乏主见,盲目赶时髦,形式化,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如表

4、面自主,无效合作,随意探究,滥用表扬,盲目综合,无度开放,曲解对话,削弱基础,等等。学生活动量大了,但思维含量少。显然,这样的教学行为是无效或低效的。盲目化、形式化最直接的原因在于教师尚未真正完成新课程理念。我的观点我们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应尽量排除一些形式化的、不必要的东西,以时间、精力、资源的“下限”,去换取质量、效果、品质的“上限”,使教师和学生在低消耗、低成本的教学过程中获得教学的最优化和效果的最大化。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如:教学的导入、提问、评价、环节、练习、媒体、合作、拓展和生成资源等。笔者认为通过精打细磨诸多课堂教学的元素,构建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是提高教

5、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的一块敲门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二、实施策略要实现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笔者在此处想结合杭州市2012年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中的一些成功案例展开探讨。激荡情趣,外显信息技术温度课堂通过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积极规划与实践“有温度”的教学,会促使信息技术课堂动态生成,使课堂充满着生命的律动。1.优化课堂导入,创设温度课堂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

6、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导入是教学环节关键的一步。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 王学章.浅谈语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导入方法.中国教育和科学计算机网巧用游戏,激趣导入能引起学生积极体验和思考,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这样的导入才是有效的导入。三年级的学生热衷于游戏,追求其过程的快乐,游戏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学习活动。抓住这一特点作为信息技术学习活动的切入点,通过学生对游戏的亲身实践来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愉快的接受教育,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思维想象的独特性发展。如,富阳市永兴学校的王老师在执教时就采用了学生比

7、较感兴趣的“变魔术”的游戏方式导入新课。案例1:挑战魔法师(有趣的画板) 执教者富阳市永兴小学王森炳老师。节选(富阳)1.打开“金山画王2004”。我是魔法师小王,我有魔法棒,我能让青青草原展现了一个小女孩捉蝴蝶的故事场景,只要你轻轻吹下魔法棒,它就有了魔法,你来吹一下,变2.同学们想拥有魔法吗?今天我们就来挑战魔法师。(设计意图:用魔法场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3.开启魔法(启动并认识金山画王)。魔法马上开启,今天的魔法是金山画王中完成的,金山画王是一款用来电脑画画的软件。(课件展示)金山画王窗口有多个部分组成,接下去请同学按要求开启魔法。(设计意图:自主探索与认识金山画王的组成及相关工具和命

8、令的使用为后续的魔法工具做铺垫。)事实上,游戏方式的导入是比较考验信息技术老师的灵活性和基本功的一种方式。老师既要结合教学目标,将需要学生准备或练习或复习的内容巧妙地与游戏结合起来,又必须具有组织游戏顺利进行并时时掌控游戏活动进程的能力。 叶丽萍. 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游戏导入法的运用.普通教师岗位提高培训做游戏在课堂中最受学生的欢迎,能迅速调动学生情绪,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学到知识,在快乐中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创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这是每个老师都可以充分使用的“法宝”。创设情境,故事导入信息技术的产生是基于生活的,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的,所以我们创设情境的时候

9、,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一方面可以迁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为教学所用;另一方面学有所用,能够体现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人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孩子。教师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故事,这样不仅会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有助于切入知识的学习。如,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谢老师在执教丰富的图库一课时就采用寻蛋记这样的探案故事形式导入新课。案例2:丰富的图库 执教者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谢晓倩老师。节选(建德)师:平时同学们都喜欢看什么类型的故事呢?生:趣味的、科幻的、幽默的师:今天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刺激的探案故事,大家想不想听?生:想!1.出示画面,讲故事并提问。2.揭

10、示课题。3.学生打开金山画王并自主尝试。4.演示并讲解。(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情境生活化,但不等同于生活,应该是高于生活。学习信息技术不仅仅是生活的需要,更是学习信息技术本身的需要。因此,我们在创设情境时,不应只注重生活实际,还应该要凸显信息素养。信息素养体现在两个方面,提出信息技术问题和基于信息技术知识。谢老师的探案故事是条明线,而通过故事让学生提出信息技术问题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技能是条暗线,明暗两条线推动这故事的发展,使信息技术的课堂充满温暖,高潮迭起。2.多元教学评价,保持温度课堂评价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对学生的引领,也是对学生学习、行为价值的取向的干预和影响。

11、它可能是显性的,但更多的是隐形的。教师要学会善于捕捉、挖掘、积累评价设计的策略、方法、途径等方面,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学习促进的功效。有时还需要多留点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表现,这些对学生人格的健康也是很有益处的。创新方式,优化评价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第三条.教学评价在我们日常的课堂上,老师经常采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这样的方式对学生的认知、

12、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学生我们一直要求创新,那么对于教师自身我们也应该多采用灵活机动的方式给予学生评价。让学生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更多体验到自我学习活动的认识及个性、爱好的发挥,更好的融入到有温度的信息技术课堂之中。如,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谢老师在执教丰富的图库一课时,对学生的作品评价就采用了故事相册的方式。案例3:丰富的图库 执教者建德市新安江第一小学谢晓倩老师。课堂实录节选(建德)师: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寻蛋记开始了。她到哪里去找鸡蛋了?(展示学生作品)生:(描述自己续画中的故事。)母鸡在河边找鸡蛋,遇到了小猫和小鱼。师:母鸡问小猫和小鱼,那她找到鸡蛋了吗?生:没有。师:故事

13、继续发展,我们再往下看。(展示学生作品)师:这幅画是谁的?你来说说发生了什么故事。生:(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续画中的故事。)母鸡和小猫、小狗在麦田里找鸡蛋。师:这个蛋裂开了,是她的鸡蛋吗?生:不是。师:那我们再往下看。母鸡继续往前,这幅画是哪个同学的?生:(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续画中的故事。)母鸡到草原上去找鸡蛋,请老鹰和小鸟帮忙。师:找到鸡蛋了吗?生:找到了两个破壳的鸡蛋。师:她要找的是鸡蛋,她以为这两个不是她的孩子,继续往前找。这幅画是谁的?请你来说说。生:(学生根据自己的作品续画中的故事。)离开母鸡的时候还是鸡蛋,找着找着鸡蛋破壳变小鸡了,老鹰和小狗告诉母鸡这就是她的孩子。师:终于找到了!我

14、们同学们合作一起完成了这个故事,大家给自己来点掌声。学生并不缺少创意思维的能力,要看老师是否注重引导和怎样激发,三年级的孩子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启蒙阶段我们要轻技术,重情感,有温度。谢老师利用故事的形式将孩子们的作品串连起来,不仅是对整节课结构完整的把握,更是打造了一种温馨的信息技术课堂作品评价氛围,每个孩子都愿意参与到故事的编撰中。细化目标,合理量化学习评价作为学生学习的反馈,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对学生的评价要从态度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要给学生及时订正错误、再次学习的机会。过程性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的最大区别是在评价功能上的拓展上,它强调通过一系列间隔性评价,来控制学生的

15、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与良好的状态。如,杭州市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胡老师在执教丰富的图库一课时就采用了量化评价表。案例4:丰富的图库 执教者杭州市余杭区五常中心小学胡耀华老师评价表(余杭)表1 丰富的图库课堂学习评价表第13课丰富的图库 班级: 姓名:任务你完成了吗?1-2相连你找到场地了吗?(背景的添加。)2-3相连你给场地上添上白云了吗?(背景的叠加。)3-4相连小黄狗来了吗?(角色的添加;缩放、羽化、平移的使用。)4-5相连你把练杂技的猫头鹰请出来了吗?(垂直翻转的使用)5-6相连勤劳的啄木鸟来了吗?(动画角色的添加)6-7相连你把主角请出来了吗?7-8相连其他小动物来了吗?8-9相连你会保存了吗?(档案管理)9-10相连你理解什么叫合作共赢了吗?这样的评价既了解了基础知识,考查了基本技能,又能促进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发展。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将评价表收录到“成长记录袋”中,使其成为反应学习进步的重要资料,如“自己最满意的作业”、“印象最深的学习体验”等等。对教师、学生或家长而言,这些评价表、“成长记录袋”为学生的不断发展“积累”信息与证据。它为教师和学生双方提供服务,让他们及时准确地掌握学习进展等实际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