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材研说教材(精)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20499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材研说教材(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材研说教材(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材研说教材(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材研说教材(精)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材研说教材(精)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材研说教材(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材研说教材(精)(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计算机教材研说教材教材分析教材版本:本教材是甘肃义务教育地方课程试验教科书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册的内容。软件分析:PowerPoint 是微软公司套装办公自动化Office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Windows平台下开发的、专门用于制作演示文稿的应用软件。用于设计制作专家报告、教师授课、产品演示、广告宣传的电子版幻灯片,制作的演示文稿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或投影机播放。知识点分析:本课是学习PowerPoint的第一节课,教材主要介绍了PowerPoint的窗口,详细讲解了PowerPoint的启动、标题幻灯片的制作、放映、保存、退出的方法及演示文稿的格式。由于都是微软Office家族的,所

2、以PowerPoint的这些知识点与Word有很多相似之处,甚至是一模一样,此特点在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学情分析能力分析:上课的是五年级学生,作为一所的学生,整体素质一般,学生的电脑水平、知识外延、操作能力等一般,所以针对这一点,在教学中可以适当的提高一点难度,教学要开放、互动一些,留给学生适宜的探索空间。知识分析:学生在本册教材的上半部分已经学过word,对于word的操作也比较熟练,而PowerPoint的很多操作与Word相似,所以在学生学习PowerPiont的过程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旧知新用,同时可以给学生渗透很多电脑知识都是相通的思想。正因为本课知识与旧知联系紧密,降低

3、了知识的难度,课堂中容易出现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做到旧知新用、新知用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PowerPoint的版本、功能及其用途,认识PowerPoint窗口以及主要功能。(2)了解演示文稿和幻灯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知道演示文稿的文件格式。(3)掌握启动、放映、保存、退出PowerPoint的技能。(4)掌握在幻灯片中输入文字、设置格式的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制作标题幻灯片,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5)通过评价同学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经历用Word知识来学习PowerPoint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知识迁移的方法。(

4、2)通过让学生经历对比Word和PowerPoint窗口的异同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求同与求异的方法。(3)通过让学生探索制作标题幻灯片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探究知识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PowerPoint的自我介绍,激发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2)通过用PowerPoint制作作品来展示自己的风采、想法等,感受信息技术的美丽与价值。4行为与创新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设置、制作幻灯片,创造富有个性精神、风格各异的演示文稿,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意识。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标题幻灯片的制作及放映。2教学难点幻灯片的文本编辑。教学方法与手段课题导入:运用对

5、比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与教师不同方式自我介绍的对比,让学生深切体会到PowerPoint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揭示课题。认识PowerPoint:学生第一次接触PowerPoint,对其还是比较陌生的,采用演示法,通过PowerPoint的自我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PowerPoint。启动、保存、退出PowerPoint:因为这些操作与Word相似,所以采用自主探索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PowerPoint窗口:运用小组学习法与对比法,让学生将PowerPoint窗口与Word窗口进行对比,掌握异同。标题幻灯片的制作与放映:采用教师演示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突破教学的

6、难点,让学生学得更扎实。课前准备1、多媒体机房。2、教师、PowerPoint的自我介绍演示文稿。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与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揭示课题(5分钟)1、创设情境:师:同学们,我们相互不认识认识,很有必要先进行一个自我介绍,谁愿意先向老师介绍一下你自己。邀请两位学生做介绍。师:下面老师也自我介绍一下。教师边播放演示文稿边做自我介绍。师:你觉得老师刚才的介绍与你的介绍相比怎么样?生:2、揭示课题:师:你想不想制作这样一份超炫的自我介绍?师: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认识一位新朋友。板书:初识PowerPoint并领读几遍。由于师生是第一次接触,相互介绍显得比较自然,而且和教材联系紧密,不

7、会因为上课而影响学生的后续学习。通过师生两种不同形式的自我介绍,让学生体会PowerPoint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学习PowerPoint的兴趣与欲望。接触一款新软件时有必要领读几遍软件的名称,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记住软件的名称。探知学情初识 ppt(5分钟)1、学情探知:师:想一想,你以前见过它吗?在哪里见过?它和哪一款软件很像?生进行追忆,集体交流。2、初识ppt:师:其实这位朋友既陌生又熟悉,下面让我们听听他的自我介绍吧!生聆听PowerPoint的自我介绍。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点评,揭示以下知识点并且板书:演示文稿、幻灯片。PowerPoint制作的文件叫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由一张张幻灯片组

8、成。学生对于PowerPoint有多了解,教师知道的不可能详细,在新授之前, 巧妙的进行一个必要的“学情探知”,以便于动态调整后期的教学。通过PowerPoint新奇的自我介绍,既完成了本节课教学主线的衔接,又拓展了教材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的认知,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知识迁移了解 ppt(10分钟)1、两种启动:word启动:你会启动word吗?学生启动word。ppt启动:你会用启动word的方法启动ppt吗?学生尝试启动后请学生演示。追问: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2、两种窗口:设问: Word和 Powerpoint是一对亲兄弟,他们的窗口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呢?我们可

9、以同桌合作,一人打开 Word窗口,另一人打开 Powerpoint窗口,仔细比一比,看谁发现的多。学生进行操作并且仔细观察。交流:谁来说说相同之处?不同之处呢?教师同时出示两种窗口,要求学生上来指出。教师结合学生的发言适当的做一些演示和解释,并且让学生进行不同版式的操作。3、教师小结:我们在 WORD中学习的许多操作今后在 PowerPoint中也同样的适用。通过“两种启动”、“两种窗口”的对比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迁移的过程,体会Word和PowerPoint有很多相似之处,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同时,在学生意识深处形成一种“电脑软件相通”的意识,帮助学生今后自学其它软件。让学生进行任务

10、窗格中版式的操作,让学生体会不同版式的式样及作用,为后续学习铺好路,打好基础。自主探究制作 ppt(15分钟)1、制作“标题幻灯片”:(1)提出任务: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 PowerPoint的窗口,现在我们就来制作自我介绍。想一想,既然是自我介绍,应该先做什么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标题幻灯片。 (2)明确任务:师:刚才我们在哪里见过“标题幻灯片”版式。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一张“标题幻灯片”的制作,要求如下:自己起一个富有个性的标题,写上作者。进行字体格式的修饰,做到既美观又大方。师: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板书求助方式:回忆旧知:回忆word中我们是怎么操作的。阅读教材。小组交流。

11、询问教师。(3)探究任务:教师巡视学生制作情况,个别问题个别辅导,共性问题集体讲解。(4)汇报总结:你刚才是怎样制作“标题幻灯片”的?怎样设置文字格式的?制作“标题幻灯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遵循“提出任务明确任务探究任务汇报总结”教学路线,一步步引领学生达成任务。而且学生的探究任务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既有引导性(认识版式时渗透过),又有探究性,既有统一要求,又不限个性,显得比较灵活,适合培养学生个性创造精神。在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怎么办?教会学生使用常规的求助方式,保证每位学生能够较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石。2、放映ppt:(1)提出问题:精美的“标

12、题幻灯片”我们已经做好了,可是我们怎么放映给观众欣赏呢?请阅读教材并且想一想有哪些放映方法?以及怎样退出放映?(2)解决问题:学生进行自学、探究。(3)汇报展示:谁来秀一下你的幻灯片?“放映ppt”看似是一个新知,其实教师在前面放映两份自我介绍时,已经有意识的打下伏笔,所以,这个知识点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是可以轻易解决这个问题的。3、保存ppt:(1)提出问题:怎样将这么精美的幻灯片,保存到你的文件夹中去?保存方法与Word一样吗?试试看!(2)解决问题:学生进行保存操作。(3)集体交流:你是怎样保存的?(4)教师小结:保存好的文件叫演示文稿,演示文稿的格式是什么呢?教师作演示并且板书。你能找到

13、你保存的文件吗?会打开吗?请你试一试。充分利用旧知迁移,让学生追忆保存word的方法,利用旧知来学习新知。在交流时再此明确演示文稿与幻灯片的关系,同时告知演示文稿的格式,并让学生找到保存的文件将其打开,其实又是一种打开PowerPoint的方法。全课总结课后延伸(5分钟)1、全课总结:今天认识了哪位新朋友?它制作的文件叫什么?演示文稿是由什么组成的?他的文件格式是什么?它的很多操作与谁相似?2、课后延伸:今天,我们制作了哪种版式的幻灯片?怎样插入第二、第三张幻灯片呢?课后作业:制作一个关于“圣诞节”的演示文稿。信息技术课的总结也非常重要,根据具体的课型可以有不同的总结方法,因为学生刚接触Pow

14、erPoint,所以本课总结时的设问比较具体。“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一直是我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板书设计初识PowerPoint演示文稿幻 灯 片幻 灯 片标题幻灯片教学反思巧设主题,妙用方法,形成能力,促进发展为了尽可能地领会教材的意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一、反复研读教材,确定教学重难点。教材是教学的根本,反复研读教材,体会编者的意图,最终确定教学目标。通过研读教材,我明白了以下几点:1、教材有“讲”、“练”两条主线。主要知识教学完后,还要辅之以练。2、创设情境,寓教于乐。将教学知识蕴含在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而且要

15、贯穿整个主题的始终。3、新旧知识,联系紧密。本课的知识点与Word的知识非常相似。但是还有几点,我对教材产生疑惑:1、知识容量不大。因为这节课新旧知识联系紧密,因而学生的学习应该比较简单,将导致学生“吃不饱”的现象。2、概念体系不全。教材没有对PowerPoint、演示文稿、幻灯片三个概念没有进行辨析,没有对窗口各部分名称的功能进行介绍。3、功能介绍不细。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个软件,有必要让学生明白这个软件有哪些功能,可以应用在哪里?我学了有什么用?二、海选参考资料,确定教学主线。将教材研究透彻后,心中大致有了一些想法,就通过网络、杂志搜集相关资料,阅读与本课知识有关的内涵与外延,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看了一些资料,让我理解了教材的内涵,拓展了教材外延。三、撰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整体思路有了,就开始用心撰写教学设计,将每个知识点、环节写清、写细。教学设计写好了,就进行了课件的制作。因为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