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2020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基于中国14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分析中文摘要: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使得利息收入业务对银行利润增长的贡献有限,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积极拓展服务,开辟非利息收入来源。本文基于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8年-2010年季度数据,定量分析了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和净息差对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影响都是正向的。商业银行在优化收入结构时必须控制成本费用才能使银行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国有控股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要远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且与盈利性成正向关系。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非利息业务还很不完善

2、,收入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回归系数不显著。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与宏观经济表现出一致的增长性。适中的银行规模能促进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关键词:商业银行 收入结构 盈利能力一、引言21世纪以来,金融业日益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命脉。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蔓延到全球实体经济,让人们深刻意识到:一个稳健且有效率的金融体系对于一国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充分,中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商业银行在中国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商业银行的稳定发展关系着国家的经济稳定,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贡献。传统商业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就是存贷款利差,即俗称

3、的利息收入。银行的另一项收入来源就是非利息收入,关于非利息收入的统计口径,银行各不相同。一般来说,非利息收入主要包括中间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中间业务收入指佣金及手续费收入和汇兑损益,其他收入包括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和其他营业收入等。1目前在中国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中,利息收入所占的比重平均达到了80%以上。而国外的商业银行,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已经平均达到了40%50%。由此可见中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在收入结构上有很大的差距。随着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使银行的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2010年出台的巴塞尔协议更加强调资本约束,这些现实因素使得中国

4、银行目前盈利模式亟待创新。中国商业银行如何优化收入结构、提高盈利水平,是一个既有现实紧迫性也有理论价值的重要问题。二、文献回顾国外学术界研究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影响更多集中在研究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目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肯定非利息收入的积极影响;另一种强调非利息收入的负面效应。一些研究强调银行拓展非利息业务对银行的经营绩效有正向作用,非利息收入有可能增加银行的盈利能力,且银行的业务种类越多,收入的来源越广,银行的风险也就越低。如Boyd2等通过模拟了一个多种收入来源的组合,发现银行从事非银行业务,可以降低风险。Kwast3发现银行在19761985年业务扩张到证券方面

5、,得到了多样化收益,但较为有限。Templeton和Severiens4通过54家银行控股公司19791986年的数据,发现银行从事多元化业务降低了股东回报的波动性。Saunders和Walters5发现银行扩张到新业务中有潜在的收益,能减少银行的风险,特别是货币中心银行扩展保险业务(寿险和财险)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系统风险。Gallo等 6基于19871994数据,发现银行从事共同基金业务可以提升银行盈利性,降低风险水平。Santomero和Chung 7用期权定价方法考察123家银行控股公司和62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发现银行扩张到非银行业务中总体上能降低风险。Staikouras和Wood 8考

6、察不同欧洲国家15家金融机构,非利息业务能带来多样化收益,非利息业务比利息业务更有波动性,但是银行盈利更稳定。近来也有一些研究强调非利息收入的负面效应,认为非利息收入并不像通常认为的那样能够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的经营绩效。stiroh 9运用美国银行业19842001年的季度数据研究发现:净营业收入波动性的降低主要源于净利息收入波动性的降低,而不是从非利息收入多样化中获得的益处;非利息收入波动性很强,且与净利息收入两者规模增长所呈现的正的相关性不断增强;非利息收入,特别是交易收入占比更高的银行会导致更低的风险调整收益和更高的风险。Stiroh和Rumble10考察19972002年美国金融持股公

7、司的绩效,发现:多元化经营给银行带来的好处被非利息业务增加的风险所抵消;非利息业务并不比信贷业务的盈利性更高,但波动性却更强。Stiroh 11基于美国银行持股公司19972004年数据,运用资产组合框架来评价非利息收入增加对股权市场回报率和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银行更多依赖非利息收入业务,没有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但风险却提高了。De Young和Rice 12基于4712家美国商业银行19892001年数据,结果表明:管理较好的银行向非利息收入扩张较为缓慢;非利息收入与利息收入是共存的,而不是替代的;非利息收入边际提高,却带来更大的边际风险增加。Lepetit等 13基于欧洲734家银行199

8、62002年数据,研究表明扩张非利息收入业务的银行相对于主要从事传统贷款业务的银行面临更高的市场风险和破产风险。对于小银行和以手续费和佣金业务收入为主的银行尤其如此。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定性研究方面,王志军 14、薛鸿健 15和王家强 16分别对欧盟、美国、亚太地区的银行业收入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邹江等 17对中外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王勇等 18、赫国胜 19和张兆杰等 20针对国内银行业收入结构调整进行了对策性研究。定量研究方面,有些学者实证结果支持非利息收入提高有助于提高银行绩效。如盛虎、王冰 21利

9、用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03-2007年的面板数据做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提升非利息收入的比重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赫国胜 22用10家上市银行2005-2009年数据,得出非利息收入增加有利于促进银行盈利能力增长。而另一些学者实证结果则得到相反的结论。王菁、周好文 23利用中国12家商业银行1996-2006年期间的数据,得出银行非利息收入与资本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定的负相关关系的结论。魏世杰等 24发现非利息收入及其占银行营业收益份额逐年提高,其份额的提高与银行绩效之间存在负相关。郑荣年和牛慕鸿 25的研究认为非利息收入与利息业务盈利水平负相关。周开国、李琳 26认为随着非利息收入

10、占比的提高,非利息收入波动风险增加,对总风险贡献值增加。本文拟用国内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探究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发展非利息业务实现盈利增长的关键因素,不同类型银行如国有控股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各自的收入结构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三、研究样本、变量选取、描述性统计1样本的选择本研究中的样本是根据分析的需要、数据的可得性以及可得数据的质量来选择的。目前中国上市的商业银行共有16家,由于中国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上市时间比较晚,从已公布的年报来看,数据并不完整,个别年份的数据有所缺失,质量并不高,因此未将这两个银行列入本文研究

11、范围,选择了剩下的14家上市商业银行,分别为: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等。本文数据来源于wind资讯和各商业银行的官方网站,样本时间选取为2008年第一季度-2010年第三季度,共11个季度。面板数据在横截面上包括14个观测值,在时间序列上有11个观测值,总共有154个观测值。2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的选取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就是指其通过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等获取利润的能力。盈利性指标是衡量银行运用资金赚取收益和控制成本费用支出的能力。衡量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12、的指标有很多:例如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营业利润率、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指标。本文参考De Young和Rice 12的度量方法,采用ROE(净资产收益率)表明银行的收益水平,并且直接反映了银行的竞争实力和发展能力。由于ROA(总资产收益率)和ROE具有高度相关性,为保证回归的准确性,本文选择总资产收益率ROA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被解释变量,代表银行的盈利能力水平,分别建立回归方程进行分析。表1 被解释变量变量名称变量代码变量定义总资产收益率ROA总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净资产收益率ROE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

13、平均股东权益100%(平均股东权益(期初股东权益期末股东权益)2)资料来源:作者整理(2)解释变量的选取Stiroh 9指出商业银行的净营业收入由净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两部分构成,其中净利息收入属于银行的传统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而非利息收入则属于非传统业务。Stiroh 11提出传统的借贷和证券投资业务产生净利息收入,具有异质性特征的业务产生非利息收入,比如手续费和佣金、信托收入,交易收入等。净息差NIM(net interest margin)指的是银行净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生息资产的比值。反映了银行通过严格控制盈利性资产和寻求低成本的资金来源,实现利息收入大于利息支出的能力。净息差的

14、不同,直接导致银行净利息收入的不同,所以将净息差作为反映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对盈利能力影响的指标。非利息收入的增加不仅直接增加了营业收入,扩大商业银行初始获利空间,而且提高了银行收入结构的多元化程度。非利息收入主要来自中间业务和其他表外经营性收入,获得这类收入不需要相应增加资产和资本规模,这就意味着非利息收入的增加提高了资产和资本的利用率。本文借鉴Lepetit 13,把非利息收入和银行全部营业收入的比值作为解释变量。采用相对量,主要是保证不同规模的银行间度量指标的可比性。Stiroh9和Lepetit 13认为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是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手续费业务对美国大型商业

15、银行盈利水平和风险波动有很大影响。本文采用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COM作为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替代变量,其代表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银行全部营业收入的比重。净息差、非利息收入占比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是本文重点关注的变量,这三个变量代表着银行的收入结构,通过这三个指标可以观察到当银行的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时,银行的盈利能力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表2 解释变量变量名称变量代码变量定义净息差NIM净利息收入/全部生息资产非利息收入占比NIIR非利息收入/营业收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COM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营业收入资料来源:作者整理(3)控制变量的选取本文的主要内容是研究上市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对盈利能力的影响,为了消除其它因素对解释变量的影响,本文选取了2个与银行相关的控制变量和1个宏观经济控制变量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成本收入比率COST是指银行业务及管理费和营业收入的比率,反映银行的经营成本,是衡量银行费用控制能力和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银行的盈利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银行资产规模的影响,一般认为大银行更容易采用新技术,顾客更多,成本更低,更易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以本文参考Stiroh11,采用了总资产取对数ASSET作为银行相关的控制变量。对总资产取对数,是为了减少原始样本的波动性,增加回归结果的准确性。由于银行目前的主要利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