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林木保险防灾防损指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19651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5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林木保险防灾防损指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林木保险防灾防损指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林木保险防灾防损指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林木保险防灾防损指引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林木保险防灾防损指引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林木保险防灾防损指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林木保险防灾防损指引(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木保险防灾防损指引二一一年十二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 2第二章 组织机构 2第三章 林木保险标的验险 3一、验险主要内容 3二、验险基本流程 3第四章 林木保险防灾防损服务 4一、制定防灾防损预案5二、开展灾害天气预警5三、建立项目风险机制制度 5四、建立数据统计分析制度 6第五章 林木保险防灾防损宣传 6一、 媒体宣传 6二、预防宣传6三、标语宣传6附件:林木防火知识简介8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林木保险防灾防损指引第一章 总则为指导林木保险业务防灾防损工作开展,建立对林木保险灾害事故的预警、快速反应和处理机制,增强防灾防损能力,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林木灾害事故的发生,促进公司林木保险业

2、务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指引。第二章 组织机构一、总公司农业保险管理职能部门为公司林木保险业务防灾防损工作主管部门。分公司农业保险管理职能部门为本级防灾防损工作的主管部门。二、分公司根据业务开展情况,设立专门或兼职防灾防损工作岗位,指定熟悉保险业务,且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员工承担该岗位工作。 三、防灾防损岗位职责主要包括林木防灾防损工作的计划、组织、协调、培训、分析、建档及 总结等。四、各分公司农业保险管理职能部门应结合当地林木所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林区管理状况,组织协调做好林木保险的防灾防损工作。同时应把防灾防损与林木保险业务发展有机结合,将防灾防损融入到产品开发、业务拓展、承保、理赔

3、及相关流程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去。第三章 林木保险标的验险一、验险主要内容 (一)核对投保标的(林区、林场)的名称、地址、四至与投保单注明的是否一致;(二)检查投保单位林场的各种预防火灾事故的设施、器材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配备是否合理,位置是否合适,防火警示牌、警示标语树立情况等;(三)检查投保单位林场的火源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及落实情况,尤其是防火戒严期和节假日等重点时期以及高火险地域、旅游景点和保护区等重点地域。(四)检查投保单位林场是否有完善的林火监测系统,如地面巡护、瞭望台监测、无人机巡护、卫星监测等。(五)检查投保单位林场的林火阻隔工程开设情况(如防火隔离带、防火沟、生土带、防火林带等)。

4、二、验险基本流程开办林木保险业务的分公司应根据投保林场的规模、地形复杂程度,确定是自行验险,或是聘请有关专家或林业技术人员协助验险。验险的基本流程包括:(一)调查了解投保林区的基本情况,包括生产经营的对象、生产工艺、存在的主要危险等;(二)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林木安全生产的法规、条例,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等方面的规定;(三)准备好各种检验工具,验险记录表等; (四)通过听、问、查、看、验等各种手段,对标的验险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了解; (五)出具书面验险报告,验险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1、投保林场的安全状况。检查防火车辆、灭火机具、通信器材、通信瞭望塔、宣传牌等基础设施、设备检修、保养和管

5、理工作是否到位,防火油料、给养等物资储备是否充足。2、火灾防范的措施和能力。了解林场森林防火内业管理、组织机构、责任制度是否健全,扑火队伍建设是否达到标准,检查巡护、瞭望监测等是否能正常运转发挥作用。 3、林场防灾防损建议。4、根据验险结果,给出投保标的等级及费率档次。第四章 林木保险的防灾防损服务开办林木保险业务的分公司务必要加强对承保项目的风险管理,与被保险人共同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尤其是防范火灾的能力,尽可能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损失。根据国家相关林业安全管理制度,林木保险的防灾防损要重点做到“五早”:1、提前分析和预测火险形势,落实分级响应措施,确保火险早知道;2、充分发挥国家林

6、火卫星、高山瞭望、地面巡护等手段,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地监视火情,确保火灾早发现;3、加强值班和领导带班,确保火灾早报告;4、针对一些特殊时段,要细化预案分级响应机制,一旦发生火灾迅速启动预案,确保火灾早处置;5、各类森林消防队伍要靠前布防,提升战备等级,遇有火情快速出击,重兵扑救,确保火灾早扑灭。开办林木保险业务的分公司可结合当地森林灾害预警和管理机制,通过以下方式为被保险人提供防灾防损服务:一、制定防灾防损预案在签订保险协议后,分公司应尽快制定相应林木项目的防灾防损预案,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管理、防灾防损检查、重大事故紧急反应程序等,并协助被保险人制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二、开展灾害天

7、气预警开办林木保险业务的分公司应联合气象、水文、市、区、县林业局、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等部门,建立全方位的森林火灾预警系统,为项目提供灾害防御服务。如在持续干旱,可燃物干燥易燃,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持续偏高,森林防火形势严峻时,通过95519客户服务平台向被保险人及时发布森林火险预警灾害预警预报手机短信,及时提醒客户加强风险管控,做好灾害防御工作。三、建立项目风险检验制度(一)开办林木保险业务的分公司可根据项目实际聘请林木防火领域专家对项目进行防灾防损检查,并出具书面检查报告,提交被保险人。(二)每年组织1-2次火灾防范体系检查,督促检查防灾防损建议落实情况,并出具书面报告,提交被保险人

8、。四、建立数据统计分析制度(一)建立林木保险风险数据统计档案,积累林木风险和损失程度分布,提高林木保险防灾防损的针对性和效果。(二)建立重大赔案分析制度,通过对重大赔案和典型案件分析,提高风险认识,为防灾防损工作提供借鉴作用,指导林木保险风险管理工作开展。第五章 林木保险防灾防损宣传一、媒体宣传开办林木保险业务的分公司可组织、联系在承保林区所在县、市电视台,在天气预报节目中播放林木防火知识,以公益广告等形式普及扑救林木火灾常识。也可组织新闻媒体对林木防火工作进行系列报道,尤其是对在林木防火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及火灾肇事者进行宣传报道,使森林防火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预防宣传联系

9、当地气象局发布林木火险等级预报,向森林防火指挥部及时发布林木火险警报,将天气信息以短消息形式发给县委、政府主要领导、防火指挥部成员、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乡镇林业站长等。三、标语宣传组织在进入林区的交通要道、林木火灾易发区、多发区设立森林防火固定宣传牌或警示牌,刷写永久性宣传标语。清明节等森林防火关键时期,组织人员进村入户宣传林木防火,并张贴、发放防火宣传资料。附件:林木防火知识简介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包括树木、草灌等植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资基础;火险天气是发生火灾的重要调色;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三者缺一不可。大量的事实说明森林火灾是可以预防的。可燃物和火源可

10、以进行人为控制,而火险天气也可进行预测预报进行防范。了解森林火灾的原因,是做好防火工作的前提。火灾原因不外乎自然的和人为的两类。自然原因中,有雷电触及林木引起树冠燃烧和在干旱季节,由于阳光的辐射强烈,使林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发生高热自然。这类性质的森林火灾整体较少。而最普遍、最大量的森林火灾,是由人为引起的。人为原因中又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火源之分。生产性火源如烧灰积肥、烧田埂草、炼山整地、烧垦烧荒、烧牧场以及烧炭等用火不慎引起的。这种生产性火源引起的森林火灾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非生产性火源如烧山驱兽,在林中烧火取暖、煮饭、小孩玩火、夜间行路用火把照明、乱丢烟头以及破坏分子纵火烧山等。森林防火总的方

11、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是森林防火工作的重点。 (一)森林防火的行政管理措施 1、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 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明确规定:“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防火工作负有重要责任。”林区各单位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通过制定奖惩办法,层层签订责任状,落实责任。 2、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森林防火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很强的工作,它关系到全社会的千家万户,涉及每个人,只有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3、野外火源管理 森林火灾,除少数雷击等自然火源外,绝大多数是由

12、人为原因引起的,严格管理各种野外火源。 (1)对野外生产用火的管理,森林防火重点期严格控制生产性用火,凡因生产需用火的单位或个人,必须按规定权限经过当地政府或森林防火办事机构的批准,严格遵守“六不烧”规定,即领导不在场不烧;久旱无雨不烧;三级以上风不烧;没开好防火线不烧;没组织好扑火人员不烧;没准备好扑火工具不烧。 (2)野外生活用火(包括野外烧水、做饭、烧烤干粮、野味用火)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在野外生产作业人员必须的固定生活用火,有专人负责,选择靠近河流、道路等的安全地点,并在靠近草原或森林的一边开好防火线后再用火。用火完毕,必须清理余火,经反复检查,确无复烧可能后才能离去;二是对有组织持

13、有入山证件的临时野外用火人员,也按野外用火规定办理。在防火期(尤其是高火险天气)内,严禁无组织的个人在林区野外用火,违者重罚。 (3)对野外吸烟的管理,主要是加强入山人员教育,严格制度,防火期内绝对不准许在林区野外吸烟,违者惩罚,造成火灾事故者,由公安部门按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加强对入山人员的检查,不准携带烟火入山。对在林区内进行生产作业的生产工人,矿山勘测、森调人员,可采取集中吸烟的办法,指定专人负责,选择安全地点,吸烟后将烟头熄灭,并严格检查后方可离去。 (4)对野外机械火源的管理,主要是控制铁路机车和林内生产作业的拖拉机、汽车喷、漏火的火源。要求在防火期安装有效的火星网、防火罩。铁

14、路机车要严格执行有关防火规章制度,指定清炉地点;铁路沿线坡度大的火险地段,指定专人进行巡护,以防甩瓦着火。 (5)对上坟烧纸用火的管理,主要是在关键节日,如在清明节组织宣传队进行宣传教育,并在通往坟地的道口增设临时哨卡,检查有无火种;在坟地集中的地方,组织专人看守,防火期内不准上坟烧纸。 (6)对自然火源的管理,主要是注意天气预报,有条件的地方可选用高新技术设备,加强雷电探测。在易发生雷暴的季节和雷击区,增加巡护密度,昼夜进行瞭望,防止雷电火蔓延成灾。 (7)儿童、呆傻人员野外玩火、弄火的管理,主要是加强对家长、教师和监护人的教育,请他们严格对儿童和小学生的管教,严格对呆傻人员的看管,并通过签订保证书确保防火期不在野外弄火。 (8)对外来旅游人员的管理,主要加强宣传教育,在入山口和通往林区的路口设置醒目的不准野外吸烟、野炊的标语牌,在游人集中景点区、集散处设公共吸烟室,集中吸烟,并告示游人防火期野外吸烟用火的处罚规定。 (9)对其他如狩猎、射击、爆破、高压线脱落和意外火源,也要严加防范。 4、依法治火。法制不健全,基层干部、群众法制观念淡薄,是我国森林火灾频繁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