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0619530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7.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下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四下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四下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四下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四下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下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下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习作教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自然的启示,第三单元 习作指导,本组课文回顾,9.自然之道:违反自然规律,有可能会好心办坏事,甚至受到惩罚。 10.黄河是怎么变化的:保护大自然! 11.蝙蝠与雷达:生物 启示。 12.大自然的启示: 特点、规律 合理开发、利用大自然。,一.观察与发现,观察与发现,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我国古代的鲁班,上山砍树时,不小心被带有边齿的叶子划伤了手,他又观察了蝗虫的牙齿,受到了启发,发明了锯子。,从蜻蜓身上得到启示,解决了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问题。,悉尼歌剧院,国家大剧院,蛋壳”薄壳结构”设计出既轻便

2、又省料的建筑物。,蝴蝶翅膀与伪装迷彩服,蝴蝶翅膀与伪装迷彩服,二战期间,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的伪装。 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苏联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恙。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许多动物都有脚,但壁虎的脚却与众不同。 壁虎的脚上是有吸盘的,轻轻一吸墙壁,壁虎就能在墙上任意行走了。壁虎在捕食的时候,靠这双脚就可以轻松捕获食物了。 我们从壁虎的脚上得到启示,可以解决很多难题。根据壁虎脚上的吸盘,给鞋底装上一个,就能向壁虎一样走在墙上,这就是“吸盘鞋”。有

3、了“吸盘鞋”,在救火时,消防员穿上这种鞋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救火工具送上楼,迅速灭掉火。进行攀岩比赛时,选手可以穿上“吸盘鞋”戴上“吸盘手套”,就能牢牢扒住岩石,即给选手们减少了难度,又保证了安全 ,真是两全其美。 粉刷墙壁时,粉刷工穿上“吸盘鞋”,再刷起来就省事多了。 大自然就像人类的老师,给我们以启发,等待我们去发明创造。,壁虎的脚,1.分组交流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要求: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推荐组内代表发言。),我知道,2.我要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的启示介绍给伙伴们听(要求:听的同学要认真做好笔记,可以给发言者提建议或补充自己的观点。),二.怎样写,

4、教你一招: 观察发现启示,1.抓住特点; 2.注意写清楚你在观察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3.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句 等修辞,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4.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写作小秘诀:观察发现启示,1.自己提问自己回答,就叫做设问句。 2.设问不但能引起读者的注意,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使文章结构更紧凑,层次更分明。 3.例如大自然的启示一文中,先描述森林遭了殃的现象,再巧用设问承上启下,然后具体分析森林遭殃的根本原因,使文章前后内容联系更紧密。,你会巧用设问,为文章添彩吗?,洋辣子蛰人之谜开头 我们学校有几棵核桃树,树上的洋辣子把我的胳膊蛰得又红又肿,疼得我直淌眼泪,我恨透了它,

5、决心揭开它蛰人之谜。(开头点题,突出中心) 母鸡下蛋后为什么叫开头 外婆家养了很多鸡,而且大多是母鸡。每天那些母鸡接二连三地蹲在鸡窝里下蛋,“咯咯”声此起彼伏。听着母鸡们肆无忌惮的叫声,我的心中忽然产生了疑问:为什么母鸡下蛋后会有咯咯咯地叫个不停呢? (疑问式开头,自然引起下文) 蜕皮树的启示开头 人们常说:“人怕伤心,树怕揭皮。”可是我却发现有两种树雪松和梧桐很特别,每到秋末冬初就开始裂皮,蜕皮。(引用俗语开头,生动,自然),蜕皮树的启示结尾 蜕皮树给了我生命的启迪:为了新树皮,旧树皮选择了死去。由此我想到我们的父母,父母为了孩子不是天天蜕皮,年年蜕皮吗?我又想到我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

6、想过去蜕皮吗?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们做好蜕皮的准备吗(得到启示,升华主题) 小蚂蚁的力量结尾 一只蚂蚁是微不足道的,一群蚂蚁却是那么强大。小小的蚂蚁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总结全文,揭示中心) 我发现了乌龟会“夏眠”结尾 今天我一次无意的失误,竟然发现了乌龟也会在夏天睡眠,真有趣!大自然中又有多少现象等着我们去观察、发现呢? (反问句结尾,加重语气) 大自然的启示结尾 原来植物身上也有这么多学问呀!(总结全文,简洁自然),三.例文欣赏,1.拟定题目: 2.确定中心:观察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得到什么启示?,四.理清思路,1.模仿鸡蛋外形的特点,建造了拱形桥; 2.受鸟儿飞翔的启示,发明了飞机; 3.从茅草划破手指,发明了锯; 4.鱼儿会游泳:发明了潜水艇; 5.袋鼠:会跳跃的越野汽车; 6.贝壳:外壳坚固的坦克; ,确定写什么!,资料袋一,走进大自然,去观察动物、植物的生长或其他自然现象,记录下你的发现和受到的启发: 1.桃花为什么先开花后长叶? 2.水仙花为什么只需要一些清水就能长叶、开花? 3.蚂蚁怎么识别方向? 4.小狗在路边嗅什么? 5.易拉罐饮料冷冻后为什么会鼓起来? ,确定写什么!,资料袋二,五.作业小超市,作文本:完成这次习作。 (温馨提示:习作字数不少于400字,写完后要检查。),谢谢!,Page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