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17458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内容摘要苏良军,黄渝祥.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成因探析.数理统计与管理.1999,18(1),1924论文从实证方面对苏南苏北间的经济发展不平差距的基本状况作出了历史考察与总结,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求解出各因素对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贡献程度,进而总结出苏南苏北经济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对指导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苏南苏北经济差距协调发展人力资本地区经济差距的内涵十分丰富,可以表现在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笔者认为,地区经济差距主要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化水平、经济结构和基础设施发展水平上,最终

2、表现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出效率上;二是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上。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决定了地区间的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是我们此处考察的对象。StudyontheCausesofDisparitybetweentheEconomicDevelopmentLevelofSouth&NorthJiangsuSuLiangjunHuangYuxiang(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TongjiUniversity,)AbstractPositivelyoriented,thispaperlaunchesahistoricalinspecta

3、ndsummaryonthefundamentalcharacteristicsofthedisparitybetweentheeconomicdevelopmentofsouthandnorthJiangsu,explorestheeffectivefactorscontributingtotheformationandenlargementofeconomicdisparity,drawingsupportsfromeconomectricalmodel,andsumsupthemajorinfluencefactors.Itcanbeusedastheexperienceforrefer

4、encetothebalanceddevelopmentofregionaleconomythroughoutJiangsuprovinceandeventhewholecountry.KeyWords:EconomicDisparity,South&NorthJiangsu,CoordinatedDevelopmentHumanCapital.一、苏南苏北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基本状况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形成人们生活水平差距的基础,其大小可以用人均总产出水平来衡量,本文选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指标。1.市际间的差距根据江苏省原有11个地级市GDP的数据,我们计算了1991、1992

5、、1993与1994年度的江苏省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指数,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可知,江苏省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平均差距始终是很大的,全部市际垢相对离差,高的年份在50%以上,低的也在40%以上;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与最低的城市之间的差距更大,最好最差比1991年还只有4.31,1993年却已上升到6.56。表1江苏省市际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状况1991199219931994变异系数(%)46.0555.259.257.3相对离差(%043.951.855.653.6最好最差比4.315.446.566.37极差系数1.361.631.791.74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1995、1994、19

6、93,江苏市县经济1992。从表1还可以看出,90年代以来,江苏省各市间的经济差距的扩大呈现出一定的波动特征,而并不是象一般人想象的那样,一直在扩大。反映在表中,1994年与1993年相比,江苏省市际间各项差距指标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苏南、苏中、苏北间的经济差距如何确定苏南与苏北的范围,可以有多种划分。本文采用现在通行的划分方法,把苏州、无锡与常州划为苏南,把南京、镇江、扬州与南通划为苏中,把徐州、淮阴、盐城与连云港划为苏北。由下表2可知,进入90年代以来,苏南、苏中与苏北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其总体特征与市际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特征基本相似。首先是差距较大,苏南地区的人均GDP要比苏中

7、高出一倍,苏中又比苏北高出一倍;其次是三者之间的差距呈现明显的扩大趋势,但又略有波动。表2苏南、苏中、苏北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状况年份均值(元/人)比值苏南苏中苏北全省苏南苏中苏北全省199139782296131321963.031.7511.67199260053044156029713.851.9511.91199389904266206042194.362.0712.051994123436012297259104.152.0211.99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1995、1994、1993,江苏市县经济1992。二、苏南苏北非均衡经济发展模型改革开放之前,苏南、苏中与苏北也存在着一定的经济

8、差距,但并没有象这样大,而且,当时也并没有形成象今天所展现的苏南、苏中与苏北三个梯度的局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苏南与苏北原有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这其中原因很多。此处力图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找出苏南苏北经济差距形成与扩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相应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回归时,我们选择1994年度江苏省11个地级市的横截面数据,考察各因素对江苏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的贡献程度。1.解释变量的设计与选择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均GDP的因素很多,有的是可以量化的,有的只能作定性的解释。在选择解释变时时,我们侧重于基础性的数据,这意

9、味着,被选择的解释变量直接影响到人均GDP的水平,但又不取决于人均GDP。为此,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解释变量:ACL:人均耕地面积(AverageCultivatedLand),单位;亩/人;HC:公路交通(HighwayCommunication)发达程度,单位:公里/万平方公里;FC:实际利用外资额(ForeignCapital),单位:亿美元;EDU:从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Education)年限,单位:年;TVE:乡镇工业(TownshipandVillageEnterprise)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单位:%;AFA:人均固定资产净值(AverageFixedAssets),单位:万

10、元。表3给出了回归时使用的1994年建模数据。表3江苏省1994年分市建模数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元)公路交通HC(KM/KM2)利用外资FC(亿美元)平均教育年限EDU(年)人均耕地面积ACL(亩)乡镇工业比例TVE(%)人均固定资产净值AFA(万元)南京90083663.856.870.6130.260.863无锡141772178.386.620.6377.600.867徐州37761970.695.491.0852.710.199常州95022072.786.470.9167.850.585苏州1261617721.775.830.8776.390.755南通44121002.9

11、05.720.9053.610.276连云港32471690.845.301.1146.610.162淮阴22261350.215.351.2142.790.085盐城2940690.505.621.2554.800.136扬州50212171.365.720.8848.530.294镇江84032821.736.270.9162.050.457资料来源:教育年限根据江苏省人口普查办公室提供资料计算,其它指标根据江苏统计年鉴1995计算。2.解释变量的调整与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公路交通发达程度指标的选择与度量。勿庸讳言,一个地区的交通发展水平不仅取决于该地区的公路网密度、等级,而且取决于该地区

12、的水路、铁路、航空运输发展状况。由于各种指标的存在,回归时需要对各种指标进行换算,而目前,国内并没有这方面定量化的经验数据。即使是在同一交通领域内部,如本文所选择的公路交通,交通基础设施也存在着技术等级的差别,回归前也要进行科学换算。相比之下,后者难度较小,所以我们在回归时只选择了公路交通,以此来衡量一个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换算时,我们根据各级别公路的昼夜通行能力,选择换算系数,把各种路面转换成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在指标调整中,涉及到的第二个问题是从业人员的人均受教育年限。由于分地区人口文化程度的统计只在每次的人口普查中才进行,目前可收集到的最新江苏省市人口文化程度数据来源于1990年的江苏省人

13、口普查资料。具体利用时,我们按照较乐观的估计分配年限。具体年限分配如表4所示。表4各级文化程度的受教育年限大学本科或以上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小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年限15.5141211851资料来源:参考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朱国宏著的人口质量的经济分析第131页。在指标调整中,涉及到的第三个问题是奇异样本南京的排除。南京在江苏省的地位比较特殊。首先,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在江苏省的投次是实行区域倾斜政策的,但事实表明,南京的巨额投资(约占全省的45%)并没有带来南京经济的突飞猛进,南京市的经济发展在全省只算中等水平。其次,由于南京作为江苏省会的特殊地位,人才萃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明显高于全省其他地区,在江

14、苏省的每年科研经费与科技获奖成果中,南京所占的比例都要超过一半,分别达到57%与76%,但实践证明,南京的人才优势并没有很好地转换为经济优势。另外,南京的特殊性还体现在其公路交通的发达上,根据江苏省交通厅提供的数据,1994年江苏共拥有一级汽车专用公路687公里,其中南京为144公里,占21%之多,交通发达程度在一省首屈一指,但交能的发达也没有为南京的经济腾飞插翅添翼。正是由于南京的上述特殊性,我们为避免回归检验受阻,在下面的回归中剔除南京这个奇异样本。3.模型的建立与分析考虑到实际利用外资额与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度相关性(两者相关系数高达0.8932),为排除多重共线性,我们进行两次回归,第一次回归中使用实际利用外资额,第二次回归中使用人均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比较研究。此外,我们给出了第一次回归的结果:AGDP=-13743.8+9.4944HC+225.6044FC+2521.49EDU-2967.21ACL+107.2858TVE(-2.1228)(1.9150)(4.1210)(2.8807)(-1.7947)(4.2687)R2=0.9842F=6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