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修规说明书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17000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修规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学校修规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学校修规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学校修规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学校修规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修规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修规说明书(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项目名称:-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号: 2012-08委托单位:-编制单位:-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丙 级 川城规编第023011号金 堂 县 规 划 设 计 室项目负责: -项目主持: -主要设计人员: -前 言受-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委托,-规划设计室承担了-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项目组接受编制任务后,进行现场调查研究、基础资料收集,在重点进行项目建设分析、总平面规划布局、道路交通体系及城市风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征求了城镇建设指导专家、相关部门及委托单位的相关建设意见,形成初步方案。通过对方案的认真讨论、修改、调整后形成本次规划成果。规划成果有:一

2、、规划文件 1、-修建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二、规划图纸1、区位关系图 15002、现状综合分析图 15003、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15004、项目彩色总平面图 15005、交通分析图 15006、功能分区图 15007、景观分析图 1500 8、给排水规划图 1500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现状条件分析 2第二章 规划原则及总体构思3第三章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控制4第四章 用地布局规划7第五章 道路规划7第六章 各项专业工程规划及管网综合设计说明8第七章 环保、环卫及综合防灾规划10第八章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1第一章 现状条件分析一、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 -”2、项目地址: - 3、建设规模

3、:地块1净用地面积1602.19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589.92平方米;地块2净用地面积389.26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200.20平方米。4、本次规划内容:总体布局规划、道路规划、各类管线规划、绿化景观规划、交通组织、环保、环卫及综合防灾规划等等。二、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版2、-规划技术管理规定3、-城市总体规划 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6、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7、民用建筑通则(JGJ37-89)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8、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

4、004595)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0、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94)11、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2、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13、国家其他设计规范及相关法规14、规划用地红线范围图、1:1000电子地形图15、甲方对该项目建设的意见及其它相关资料三、区位现状条件分析1、区位交通:2、自然条件:地质地貌:-地质构造简单,表面覆地层较厚,一般厚为415米,为全新统第四纪沉积层。金堂地处龙泉山断裂带,属地震危险区,但历史上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已发生的地震均属震级小,属于构造型或涉及性质。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本

5、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本次规划区用地范围地势平坦,适合建设。3、气候条件:金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乏日照,平均风速小,无霜期长,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年均气温为16.6,年相对湿度为80%,年均降雨量为920.5mm,但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极易形成冬干、春旱、夏涝等降雨特点。4、水文条件:本区域有中河流经。第二章 规划原则和总体构思一、规划原则1、对淮口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解和细化;2、科学利用本次土地资源,处理好人、建筑、环境三者的关系,努力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小区;3、可持续发展原则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全面整体发展;4、因地制宜,科学开

6、发;5、弹性及递进规划原则遵循土地利用与开发的经济规律,以弹性、递进的规划方式应对诸多不确定因素下多变市场需求及社会发展变化。二、总体构思与策略(一)学校总平面布置1、规划设计理念规划应重视规划的合理性、人性化及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应重视景观,让景观更加富有层次。在学校内感受到的景观实际上是由建筑物、道路、广场、运动场、绿化植物、环境小品、灯饰以及校内的人群共同组成。任何一个细节都要做好,让建筑融于环境中。2、总体布局在整体规划设计中注重功能分区、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手法,根据现有校园建筑组群对新建建筑进行合理的分区,旨在创造一个周边建筑联系紧密、风格协调统一的校园教学生活环境,

7、同时注重营造开阔便捷的交往集散空间,体现学校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环境特点。 3、交通组织地块以东为主要出入口,前区后退足够的距离形成入口广场,两条南北向道路围绕整个教学区,并将教学区与生活区分隔开来,到达南侧的后勤入口。东侧临主干道开设校园次入口,方便运动区、泳池的对外使用,并由一条东西向道路将生活区与运动区分隔开,最终交汇与主入口广场。4、景观设计除学校区内部道路等级明确,结构清晰外,校区内部还穿插着各类的休闲、观景场所,在每个组团中,均配以景观小品、休闲绿地、活动场所,并每隔一定距离适当安排坐椅、树池凳、休闲亭等休憩和交流场所,并配以名贵景观植物,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园林及景观将于报规完成

8、后细化设计。第三章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控制本次规划项目指标确定如下:一、规定性指标1、容积率(FAR)容积率是指地块总建筑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之比,是反映土地开发强度的综合性指标。合理的容积率,既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不至过度开发,形成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容积率的确定主要综合考虑合理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境、社会效益,涉及地块区位、建筑性质、密度、高度、间距、环境景观和拆建比等。根据控制性规划指标并结合用地性质功能及周边区域开发情况容积率取值范围为:容积率依方案合理性确定2、建筑密度(BC)建筑密度是指地块内所有建筑基底占地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之比。它是控制地块容量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单位:%。建筑密

9、度指标的确定主要考虑环境质量、地块定位、使用性质、建筑高度、容积率、建筑安全卫生间距、气候条件和地形坡度、朝向等,并结合项目用地实际。本规划建筑密度一般取值范围如下:容积率依方案合理性确定3、建筑高度(HL)建筑高度是指地块内最大高度限制。单位:米。建筑高度确定主要考虑土地使用性质、城市总体景观效果、空间轮廓、地块区位、建筑性质、容积率、街道尺度、景观视觉空间以及地质条件等。本次规划建筑高度按以下标准控制:容积率依方案合理性确定4、路段开口及大型公建出入口方位控制指地块、基地等允许设置的机动车出入口方位。开口方位、开口数量的确定,主要考虑减少对外围交通干道的干扰,并合理组织引导地块内部交通。本

10、次规划具体的开口方位和开口数量按地块规划图和图则执行。出入口位置至道路交叉口距离必须保证:主干道交叉口4050米;次干道交叉口30米; 5、绿地率(GAC)绿地率是指地块内地面上各类绿地面积总和与地块用地面积之比,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单位:%。建设用地范围内城市建设要求除建筑基底面积(包括散水、排水明沟)和道路、停车位等硬地及必要的室外设施占地以外的用地均需绿化。绿地率的确定主要根据地块使用性质要求,按国家有关标准结合自然地形状况等制定。本次规划确定为:容积率依方案合理性确定6、建筑后退(SB)建筑后退是指建筑控制线与道路红线或地块边界的距离。单位:米。建筑后退距离确定主要根据地块位置,

11、使用功能和消防、日照、安全、卫生、视线等要求。本次规划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按照成都市技术管理技术规定执行;7、建筑间距(BE、BS、BW、BN):地块内所有的建筑间距均应符合日照、消防、通风、卫生、安全和管线敷设等有关规范要求。正面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0.8倍,满足不低于大寒日1小时的日照标准;侧面间距低层不得小于4.5米,多层不得小于6米,侧面有窗时须加大间距。高层与高层正面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0.5倍,且27.0米,侧面间距高层不得小于13米,侧面有窗时须加大间距。8、用地边界后退地块内建筑后退用地边界,多层建筑为所需房屋间距的1/2,山墙面后退不应小于3米,相邻地块建筑高

12、差较大时,较高建筑后退应按公平原则另行计算。高层主要朝向与用地红线夹角30时建筑后退为建筑高度的0.3倍,30a60时建筑后退为建筑高度的0.16倍,且最小距离为13米,高层次要朝向后退红线距离为建筑高度的0.125倍,且最小距离为9.0米。9、停车泊位(PS)停车泊位是指地块内部必须配建的机动车停车泊位数。主要根据建筑性质、规模和所处区位确定。二、指导性指标1、人口容量 对本项目而言,其确定主要依据学校师生人数和人均面积。规划区内均考虑城多层建筑。 2、建筑风格学校突出川西风格。3、建筑色彩 川西风格以灰白色为主。4、单体设计 一)综合概况:在平面布局中本着高效合理的设计原则,设计简洁的流线

13、,明确分区,方便使用和管理。第四章 用地布局规划一、用地布局原则规划应重视规划的合理性、人性化及预留可持续发展空间,应重视景观,让景观更加富有层次。在学校内感受到的景观实际上是由建筑物、道路、广场、运动场、绿化植物、环境小品、灯饰以及校内的人群共同组成。任何一个细节都要做好,让建筑融于环境中。二、总平面布局在整体规划设计中注重功能分区、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手法,根据现有校园建筑组群对新建建筑进行合理的分区,旨在创造一个周边建筑联系紧密、风格协调统一的校园教学生活环境,同时注重营造开阔便捷的交往集散空间,体现学校奋发向上、朝气蓬勃的环境特点。二、景观特色(一)设计原则:1、生态原则:充分应用现有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