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的论文: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分析 .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16541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中医的论文: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分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关于中医的论文: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分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关于中医的论文: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分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关于中医的论文: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分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关于中医的论文: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分析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中医的论文: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分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中医的论文: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分析 .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医的论文: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分析 关于中医的论文: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分析众所周知,医药产业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关系“中国健康梦”能否实现的特殊行业。伴着20XX年10月5日屠呦呦女士因发现青蒿素抗疟疾而摘得中国首个诺贝尔医学奖桂冠之佳音,瞬间点燃了东方巨龙手中已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火炬。然当举国上下欢呼雀跃之际,却难掩我国原创药青蒿素因未有专利保护而在国际市场的惨淡境地。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销售额多达15亿美元,但中国的市场占有量不到1%。为何青蒿素这一中国版的原创药却如此惨淡经营?究其主因在于,医药人的专利意识淡薄,不经意间将该项科研成果公布于众,使之成为全世界尽可享用的

2、免费午餐,从而彻底丧失原本因坐拥专利权即可尽享市场垄断的良机。加之世界医药巨头在科研创新、市场开拓等综合药物产业化技能上的技高一筹,终究使得中国味的青蒿素在医药经济的浪潮里囊中羞涩,这不得不令国人扼腕、深思。然更可悲的是,此类事件绝非偶然,而是接连不断。如日本在中国六神丸的基础上开发出救心丸,年销售额达上亿美元;韩国在中国牛黄清心丸的基础上开发出的牛黄清心液,年产值也高达上亿美元还有中药秘方金龙胶囊被剿窃事件更是引起了人们对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极大忧虑。加之近期国家对药品审评政策的重大改革,更是吹响了这个产业重新洗牌的号角,因而在如此严峻的关头中生存下来的药品,若是没有专利权的垄断保护,无疑等

3、同让士兵赤手空拳上战场。诸上种种情况,无不彰显着医药产业与专利权同呼吸、共命运的朴素道理。换言之,医药产业之间的殊死博弈,始于技术创新之竞争,然决于专利权之较量。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新一届领导集体,多次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展现出“决战于创新”的勇气和口号,更是在今年3月13日,国务院正式出台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而其中对于“知识产权板块”亮点频出,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陕西,地处西北部,主干拥有天然药物宝库之称的“秦岭山脉”,中药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中医药产业确为当

4、地产业经济的主流,因此,本文以该省为研究分析样本,探究产业专利的问题,以期为产业转型及专利布局奠定基石。陕西省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分析通过全文检索and地址=陕西”,结果发现,陕西中医药产业专利状况如下由“专利年度申请趋势图”可知:在19861992年之间,三种类型专利每年申请量大约是120件,中医药专利保护几乎处于空白阶段。突然,单1993年申请量就高达116件,而之后专利申请量反而降低,究其原因,这与中医药专利制度紧密相关联,具体表现为:1985年正式颁布实施的专利法,其基于当时的国情,“药品和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以及“食品、饮料和调味品”被排除在可以授予专利权的客体之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

5、度的不断深入和中美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的签订,人大常委会于1992年9月4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于1993年1月1日开放了“药品和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以及“食品、饮料和调味品”的产品专利保护,增加了产品专利的进口权,把方法专利的效力扩大到了依照该方法直接得到的产品,并延长了专利保护期限。2.专利类型分布图如“专利类型分布图”所示:从总体来看,陕西省医药产业专利申请量较低,启示有较大的企业或者科研院所并无应有的知识产权意识。具体相关的专利类型中,发明专利占比为90%,这与该产业均是方法或者有效组分等技术特征相关联,绝大多数仅是发明专利保护的客体。因发明专利需要进行实

6、质性审查,通常其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创新含量要高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从另一方面反映了医药专利的市场含金量较高的行业特征。3.法人资质专利权人分布图由“前10名专利权人分布图”所示:陕西省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步长制药等企业申请总量超过100件,而陕西省唯一的一所中医药高校“陕西中医学院”仅20件之余,由此反映出专利实为经济手段这一丛林法则,从侧面折射出科研评价及科技成果转化等当前热点棘手问题的真实所在。更进一步检索分析各申请人的专利法律状态可知:陕西康乐中医药养生研究院,申请量为128件,其中主动撤回率为100%;西安福安创意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申请量为61件,其中主动撤回58件,终止1件,

7、实质审查简短1件,已公开文本1件;由以上这两家所属专利的法律状态可知,其所申请的专利量为非正常申请,属于及其典型的垃圾专利,相关行政部门应予以纠正或引导。而具有产业实体的企业则明显不同,其中步长制药,总申请量105件,撤回1件,获得授权84件,实质审查4件,驳回15件,公开1件;西安碑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量为53件,其中撤回15件,授权33件,驳回5件;据此,可见,中医药产业实体企业具有较为清晰、迫切的专利保护意识,行业行政部门应重点扶持、奖励。4.专利申请IPC大类分布图从“专利申请IPC大类分布图”看出,陕西中医药产业专利申请的技术类别主要集中在A61IPC大类中,其所占比重为90%。

8、并进一步研究有关专利文献数据发现,其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中药组合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等技术领域,均属于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主干。随着中医药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各产业主体的研发应逐步跟进,已形成“处方、工艺”等核心专利之外的技术突破,进而建立有效、适宜的专利保护池,从而为行业的经济化发展保驾护航。医药产业一直被视为一个特殊的高技术领域,或许因其与“健康”、“高利润”、“高风险”、“高投入”等字眼紧密关联。如果医药企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成本的创新成果被其他企业无偿使用,那么科技创新的热情势必会受到巨大的打击,整个医药行业将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的状态,这将严重影响公众的医疗卫生水平和生活质量

9、。当下必须痛定思痛,静心总结一桩桩不愿再提及的惨痛教训,紧跟国际医药巨头的榜样步伐,严格、虚心遵从该产业之丛林法则“专利无疑是医药产业必须时刻紧抓的达摩利剑”。专利作为目前技术创新成果最主要的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也同样是一种最严格的法律保护形式,其保护的力度往往要大于技术秘密、著作权、商标等,其已不单单是鼓励发明创新的手段,而更多的是鼓励技术垄断和市场竞争的合法工具。“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伴着经济新常态、产业新业态的到来,国家下力气全面深化医药体系之决心前所未有,对于历来倡导“工匠精神”的医药科研人,今后更要继续发扬精诚合作、攻坚克难之科研精神,为昂首解开一个个生命密码做出应有的贡献。但须谨记专利先行的游戏规则,决不可让悲痛重现,务必给创新的医药科研成果增添利润、法律的保障。只有如此整个行业才能形成创新投入收益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最终按下“中国健康梦”快进键的目标方可得以实现。王月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