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饮食治疗的必要性讲义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1403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肿瘤患者饮食治疗的必要性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肿瘤患者饮食治疗的必要性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肿瘤患者饮食治疗的必要性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肿瘤患者饮食治疗的必要性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肿瘤患者饮食治疗的必要性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肿瘤患者饮食治疗的必要性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患者饮食治疗的必要性讲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文为患者家属内部交流之用不作为病患指导使用。2008年母亲查出肺腺癌早中期右肺上叶占位,于2009年初九在省肿瘤医院就诊经过了手术,化疗,放疗后在家自行调整身体,以下做一些个人观点和个人行为介绍,有对的可以效仿错的请指正并切勿效仿。其中引用一些专家文献资料仅供参考和本人无关。饮食治疗的必要性1,厌食和体重的下降 二者可见于各种肿瘤手术,放化疗和其他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厌食以消化道肿瘤为常见,尤其是食道癌,胃癌和大肠癌。2代谢异常 一般认为,肿瘤患者的能量代谢比正常情况下高10%,体重下降时肿瘤患者常见表现。究其原因,一方面食欲下降导致患者摄入减少,另一方面,肿瘤代谢异常致消耗增加。中医学认为“

2、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说的就是患者的食欲。患者能正常进食,当得合理的营养补充,对肿瘤的康复非常重要。肿瘤细胞是一种生长迅速的细胞,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必然与正常细胞争夺营养,而且这场战争夺战中,正常细胞一般都是失败者,所以患者常常出现消瘦乏力,表现为恶病质。如果不进行营养补充,首先受损的就是正常细胞,器官和组织,甚至最终导致死亡。因此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配合营养调护是有益的。营养的增加使机体受益大于肿瘤受益。2,肿瘤食疗的常用方法 在肿瘤食疗的过程中,除干鲜果品和较少的蔬菜可以直接食用外,一般都必须根据患者口味和食疗的使用制成不同的食物类型。临床食疗的类型繁多,常用的有米饭,粥,汤羹,菜肴

3、,饮料(果汁),散剂,密膏(蜜饯),糖果等。(1) 米饭以粳米,糯米为主,可加入其它食物或药材,如大枣,龙眼肉,山药,党参等,经蒸煮而成。主要具有补脾益气或养血的作用,如八宝饭,参枣米饭等。(2) 粥粥以粳米,糯米,粟米等粮食为主,可酌情增加其他食物或药材,加水煮成半流质装。若加入的食物和药材不宜同煮,可先煎汁或榨取汁液,再与粮食同煮。粥可加入糖或盐,油脂,味精等调味品。如菊花粥等。(3) 汤羹汤羹是菜肴的一种形式,以肉蛋奶鱼银耳等食物为主,或适当配入其他药物,经煎煮或熬炖而成。在制作汤羹时可根据食物的滋味,性能加入适量的糖或盐,酱油,姜,椒等佐料。在食疗中汤羹主要起到补益滋养的作用,如银耳羹

4、,龙眼莲子羹可养阴润肺,佛手阿胶羹可疏肝养血柔肝。(4) 菜肴 的食物十分广泛,如蔬菜,肉类,禽蛋,鱼虾。菜肴品种繁多,制作方法多样,如凉拌,蒸 炒 卤 炖 烧等。制作菜肴是一般需要加入适量的调味品,如葱姜蒜辣椒花椒胡椒芥末盐酱醋酒糖等。作为食疗菜肴,除一般做正餐外,还应针对不同的食疗目的合理的选择与搭配的食物(包括调味品)。一般肉类,鱼类,禽蛋类皆为血肉有情之品,以其为原料制作的菜肴偏于补益,蔬菜类菜肴多能清热泻火,通利二便,临床应用时可酌情增减。(5) 汤剂 物加水一同煎煮,滤取煎液即成汤剂。煎煮时,加水要适量,除气味薄,不宜长时间煎煮的食物外,一般要煎煮2到3次,将分别滤取的煎液混匀,分

5、2到3次饮用,如赤小豆鲤鱼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6) 饮料 (鲜汁) 酸甜或清香,微苦之类的食物,茶料或药物用清水煮沸或沸水浸泡后可制成饮料,供饮用或代茶饮。新鲜,多汁,可口的植物果实,块茎或块根亦可绞汁,新鲜饮用。有时可加适量的密,糖。鲜汁,饮料类除冷饮外,也可温服,主要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等功效。如果汁。胖大海茶等。(7) 散剂 、 将食物晒干或烘干,炒脆后,研磨成细粉末,即散剂。制作散剂常用谷物,干果等,也可加入适量的药物,用沸水冲调成糊状,或加糖,盐等调味食用。不适口者,以温开水或米饮(米汤)送服。散剂食用方便,如橘皮内金散等。(8) 蜜饯(密膏) 密膏也成为膏滋,一般选取滋养

6、性食物,或加用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加水煎煮,取汁液浓缩至一定稠度,然后加入炼制过的蜂蜜 白糖 或者冰糖,再浓缩至半固体状,使用时用开水冲服。密膏主要有滋养润燥作用,如桑葚地黄膏,羊髓密膏等,均可滋补肝肾。蜜饯一般选用水果或瓜菜等,加水或药液适量煎煮,待水或药液将煮干时,可加入蜂蜜砂糖,以小火煮透,收汁即成。蜜饯味道甜美,可直接食用,也可切片做浸泡剂饮用。蜜饯因配伍的不同,作用各异,但一般具有滋阴和胃,润燥生津的功效。如柿干桂圆蜜饯,糖渍龙眼等。(9) 糖果 以白糖,红糖,饴糖等为主要原料,加水熬炼至较稠厚时,在掺入其他食物的汁液,浸膏或粗粉,搅拌均匀,再继续熬制挑起细丝而不粘手为止,待冷后,将

7、糖分割成块状,也可用制熟的食物与熬炼好的的糖混和加工而成。糖果可嚼食或含化,起作用较广泛,如薄荷糖可清热润燥利咽,杏仁芝麻糖能润肠通便。常用的食疗方法还有其他多种形式,在具体运作时,应根据病情需要,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灵活掌握。三 食疗注意事项 中医选择食疗必须“于脏腑有益”,因此需要用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理论及药物归经学来分析食物的作用。如小米,高粱米,赤小豆等属于寒性或凉性的食物,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糯米 面粉 羊肉 鸡肉 鲫鱼 黄鳝 等属于热性或温性食物,具有补虚除寒的作用。除了按照中医辨证进行食物的选择之外,预防肿瘤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减少食物中致癌物或者致癌前体物的摄入,如黄

8、曲霉素 油煎和油炸食物等(2) 注意摄入膳食的结构平衡,膳食中各种营养素的种类 数量 比例合理(3) 增加保护性营养物质的摄入,如抗氧化营养素 膳食纤维 蛋白质和钙,还有抗致癌食物,如大蒜 韭菜等,提高免疫功能食物,如真菌类等。 1997年,中国营养学会公布的8条膳食指南,对于我国人民食疗防癌具有指导意义,现罗列如下:(1) 食物多样,谷物为主。多种食品应包括谷物与薯类,动物性食品 豆类及其制品 蔬菜水果及纯热量食品等5大类。(2) 多吃蔬菜、水果与薯类,维护心血管健康,增加抗病能力,预防癌症,预防眼疾。 3)每天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我国膳食中钙普遍缺乏,仅为推荐供应量的一半。而奶类食品含钙

9、量高,并与豆类食品一样,是优良的蛋白质来源。 4)经常吃适量的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与荤油。动物性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全面,赖氨酸含量高;而鱼类的不饱和脂肪酸有降血脂、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5)膳食与体力活动平衡,保持适当体重。早、中、晚餐的供热量分别为30%、40%及30%为宜。 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我国居民的平均食盐摄入量约每天15克,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值的两倍以上,故应减少食盐量的摄入。 7)饮酒应节制。 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品。包括选购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尤其是绿色食品。四气五味中药的性质和滋味。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

10、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药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证。温热药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

11、寒证。对于有些药物,通常还标以大热、大寒、微温、微寒等词予以区别。药物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而上,如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在治则方面,神农本草经云:“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素间.至真要大论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这是基本的用药规律。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性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

12、。其中也有微寒、微温的,但仍未越出四性的范围;所以平性是指相对的属性,而不是绝对性的概念。五味原指药物的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药物功能归类的标志。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实际上不止五种。但是,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所以仍然称为五味。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至于其阴阳属性,则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综合历代用药经验,其作用有如下述:酸收涩 苦澡湿 甘缓急 辛发散 咸软坚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一般具有酸味的药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如山茱萸、五味子涩精敛汗,五倍子涩肠止泻。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一般清热、泻火、通便

13、、燥湿药多具苦味 ,主治热证、火证、湿证。泄的含义甚广,有指通泄的,如大黄,适用于热结便秘;有指降泄的,如杏仁,适用于肺气上逆的喘咳;有指清泄的,如栀子,适用于热盛心烦等证。至于燥,则用于湿证。湿证有寒湿、湿热的不同,温性的苦味药如苍术,适用于前者;寒性的苦味药如黄连,适用于后者。此外,前人的经验,认为苦还有坚阴的作用,如黄柏、知母用于肾阴虚亏而相火亢盛的痿证,即具有泻火存阴(坚阴)的意义。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一般滋养补虚、调和药性及止痛药多具甘味,主治虚证、痛证。一般用于治疗虚证的滋补强壮药,如党参、熟地;和拘急疼痛、调和药性的药物,如饴糖、甘草等,皆有甘味。甘味

14、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一般解表药、行气药、活血药多具辛味,主治表证和气滞血瘀证。一般治疗表证的药物,如麻黄、薄荷,或治疗气血阻滞的药物,如木香、红花等,都有辛味。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一般软化坚硬、消散结块、泻下通便药物多具咸味,主治大便燥结、瘰疬瘿瘤、啯瘕痞块等证。如瓦楞子软坚散结,芒硝泻下通便等。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猪苓、茯苓等利尿药。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以治疗虚汗、泄泻、尿频、精滑、出血等证,如龙骨、牡蛎涩精,赤石脂能涩肠止泻。五味的确定 味

15、的确定最初是依据药物的真实滋味。 如黄连、黄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桂枝、川芎之辛,乌梅、木瓜之酸,芒硝、食盐之咸等 后来由于将药物的滋味与作用相联系,并以味解释和归纳药物的作用。 随着用药实践的发展,对药物作用的认识不断丰富,一些药物的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因而采用了以作用推定其味的方法。例如,葛根、皂角刺并无辛味,但前者有解表散邪作用,常用于治疗表证;后者有消痈散结作用,常用于痈疽疮毒初起或脓成不溃之证。二者的作用皆与“辛能散、能行”有关,故皆标以辛味。磁石并无咸味,因其能入肾潜镇浮阳,而肾在五行属水与咸相应,磁石因之而标以咸味。由此可知,确定味的主要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二是药物的作用。由于药物滋味和作用并无本质联系,两者之间并无严密的对应关系,因而从古至今,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就在所难免了。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必须综合起来看。例如两种药物都是寒性,但是味不相同,一是苦寒,一是辛寒,两者的作用就有差异。反过来说,假如两种药物都是甘味,但性不相同,一是甘寒、一是甘温,其作用也不一样。所以,不能把性与味孤立起来看。性与味显示了药物的部分性能,也显示出有些药物的共性。只有认识和掌握每一药物的全部性能,以及性味相同药物之间同中有异的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