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范例 .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12101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范例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范例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范例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范例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范例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范例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范例 .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范例 一、谈话激趣1.你知道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是谁吗?2.如果说唐代诗人多如天上的星星,那么李白就是星星中最亮的那一颗,他在文学上的辉煌成就,令后人望尘莫及。当时任工部侍郎的著名诗人贺知章,读了他的诗作,兴奋地解下衣带上的金龟叫人拿去换酒与他共饮。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对李白说:“你是不是神仙下凡到了人间?”因此,李白又被人称为诗仙。3.除了写诗厉害,你知道李白还有哪些超人之处吗?他喝酒也非常厉害。他在将进酒里写道:“会须一饮三百杯”,杜甫也说“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因此,李白又被人称为酒仙。4.

2、喝酒写诗,无人能比。但李白还有一样本领,却只能排名第二,那就是他的剑术,当然是整个唐朝排名第二。年轻时候的李白还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剑相助的侠士,因此,他又是一名侠客。5.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仙、酒仙、侠客李白的诗作。二、循序渐进,读懂诗题 1.读准诗题 谁来读读诗题? 诗题中有三个生字,谁来读读?鹤:第四声,发音要到位。指生读。孟、陵:都是后鼻音,注意孟的写法,第一笔是横撇。指生读。 2. 个性读题 这首诗题目很长,共有十个字、五个词。读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力,你觉得哪个词重要就着重读哪个词,试着读一读吧。生自由练读后师指名读,相机点拨: 听出来了,你想强调“黄鹤楼”,黄鹤楼是送别的地点。知道

3、黄鹤楼吗?他强调的是“送”,为什么呢?同学们听出来了吗?他强调的是“孟浩然”,孟浩然是谁? 强调“广陵”,广陵是要去的目的地,也就是今天的扬州。扬州可是唐朝最繁华的城市,也是当时国际上有名的大都市。李白年轻的时候曾经到扬州游玩过一段时间,他说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热闹的城市。盛夏时节,他和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 “之”是什么意思?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读法,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已再读一读题目。同学们,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了吗? 3.感性读题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就很难再相见。于是,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时尚,当时的送别诗差不多和我们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像送友

4、人别董大山中送别易水送别等等等等,然而,李白和孟浩然在黄鹤楼的这一送却引起了轰动,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名一别”。在名楼黄鹤楼,送名人孟浩然,到名地广陵。论年龄,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岁,然而他们两人一样的才华横溢,一样的风流潇洒,他们互相仰慕,情投意合,相间恨晚,无话不谈,彼此不再寂寞。快乐相处之后的离别,显然是那样难舍难分。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想再读一读诗题吗?指生读后齐读。对,我们这才算真正的“读懂诗题”。读懂诗题是学好古诗的第一步。三、自主学习,读通诗句1.自由读学好古诗的第二步是读通诗句,读通诗句的要求是“认清字形,读准字音”,你能做到吗?来,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2.指名读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5、?3、读出诗的节奏感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故人/西辞/黄鹤楼”这是二二三节奏。谁能接着往下读? “故人西辞”四个字连起来读,变成四三节奏,想读的接着读吧! 4.古诗还讲究押韵,这首诗的一、二、四行的最后一个字,读一读,你发现什么?它们的韵母相同或相近,是这首诗的韵脚。我们在朗读时对韵脚要恰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一点儿,更能读出古诗的韵律美。谁来试试看? 范读。 5.齐读。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学好古诗的第三步就是理解诗意。怎样读懂古诗,你有什么好方法吗? 2.请大家借助注释,自己试着说说每行诗句的意思。3.四人小组交流。4.全班交流。“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

6、?辞?何谓西辞?老朋友辞别了西边的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告诉了我们什么?下?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到扬州去。“孤帆远影碧空尽”:尽?什么消失了?孤帆指的是?消失在哪儿了?碧空?孤零零的小船越走越远,渐渐消失在碧蓝的天空里。“唯见长江天际流”唯?天际?唯见什么呢?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向天边流去。5.指生连起来说诗意。五、展开想象,体验诗情 1.学好古诗,咱们不光要理解诗句,还得体验作者蕴含诗句字里行间的情感。读了这首诗,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2.惜别 故人。李白年轻时潇洒倜傥,挎一把宝剑,带上他最心爱的酒壶,离家出走,云游天下,在路过湖北襄阳时,认识了当时誉满天下的大诗人孟浩

7、然。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起游山玩水,饮酒作诗,成为了亲密的朋友。李白曾写诗:“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意思就是说“我敬重孟浩然先生的庄重潇洒,他为人高尚风流倜傥闻名天下。”这么亲密的朋友就要分别了,他们怎么舍得呢?读出不舍。 孤帆。长江自古就是黄金水道,交通要塞,怎么会只有一只帆船呢?读。 孤还有什么意思?读。读出孤独。 尽。老朋友走了,李白仍独立江楼,目送友人。朋友看不见了,他看着逐渐变小的船;船看不见了,他看着船上的帆;帆也看不见了,他仍不肯离去,孤独的站在那里,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滚滚向东边流去。李白对朋友的一片深情,正体现在这富有诗意的目送之中!读。 3.感悟 多么真挚的情意,多么感人的画面!李白有多少话想对孟浩然说啊!如果你就是李白,你最想说什么呢? 4.升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唯见长江天际流。女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男同学,我们站起来送送孟浩然。全班同学,我们一起送送孟浩然。六、小结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关情。一样的送别,不一样的情怀,我们今天学的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我们下节课还将学习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还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骆宾王的易水送别。大家不妨找来对比着读一读,感受感受古人淳朴的情怀,体验深情厚谊带给我们的感动和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