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感知花生》课堂实录 .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10453 上传时间:2019-06-1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方位感知花生》课堂实录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全方位感知花生》课堂实录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全方位感知花生》课堂实录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全方位感知花生》课堂实录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全方位感知花生》课堂实录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方位感知花生》课堂实录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方位感知花生》课堂实录 .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方位感知花生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大家手里拿的什么?生:花生。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全方位感知事物方法,我们一起喊口号。一二三生:“眼耳口鼻手,作文好朋友,五个一起上,写作不用愁。”师:很好。多感官感知就是运用我们的眼耳口鼻手来感知事物。今天我们要感知的物是一粒花生。现在开始从第一排同学往后传花生,看哪一组传得快。预备,开始。师:很好,大家都传得比较快,今天传得最快的是第三组同学,给自己鼓掌加油一下,别组同学也可以鼓掌。对了,为别人鼓掌也是自己风度的一种表现,看来大家都很有风度。师:请大家拿到花生后用我们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对手中花生进行感知。生:师:请大家用三分钟的时间,把你对这粒花生的感知写

2、在自己的作文纸上面。要求字数在200字左右。进入前测生:三分钟时间到师:好,大家都慢慢停笔了,现在我们调整一下坐姿。五停笔四挺腰三肩平二足安一目视前方,很好,大家都表现不错。师:谁想把自己写的给大家读读,让大家来一起分享分享。好,这位同学来读。生1:花生。瞧,暗黄的线条,土黄的肌肤,细细的纹理,饱满的形状,构成了一粒完整的花生。摸着它,半软不硬的,像极了一块温润的碧玉。让人摸起来感到十分舒服。闻一闻,哇,一股清香的味道扑鼻而来。仔细一闻,原来是泥土妈妈的味道。俯耳再听,你仿佛听到花生破土而出毕毕剥剥的声音。花生是大地的结晶,它悄然盈育,在土里成长,长成一粒可口的果实,让人随口一咬,那感觉真是醉

3、人,我多爱眼前这粒看起来质朴实则香甜的花生!师:太美了,请坐。哪位同学愿意来评评?你认为他这篇作文写得怎么样?就是这个片段写得怎么样?谁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生2:我感觉他这篇文章听起来很亲切,并且用到了拟人的手法。师:听起来亲切,用到了拟人的手法。好,请坐。还有谁愿意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位男同学。生3:用孩子的眼光来看花生,看到了泥土与花生的一些特点。师:这个片段如果让你来给打分的话,你会打多少分?没有限制,你觉得可以打多少分?生4:给七十分吧。师:给七十分,我想问你给这样一个分的理由是什么?生4:嗯,理由是他以一个比较独特的角度来看花生,以一个孩子的眼光来看树叶,并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种童

4、心写得很独特。师:评价很有特点,请坐。刚才这位同学评判的时候他为什么会说如果是一百分的话他会打到70分?他的评分标准是站在一个孩子的角度写出了花生的特点,很有特色,是这样的评分标准。现在老师来说一下我们今天这节课的评分标准是什么。你就会给你自己刚刚写的作文打分了。什么叫全方位感知物呢?生5:用眼耳口鼻手去感知事物。师:眼耳口鼻手,这是五种感官,然后凡是通过这五种感官感知到的,有一点算一分。比如说,“瞧,暗黄的线条” ,“暗黄”,这是写什么?生6:颜色。师:颜色,我们看到了它的颜色。下面,“线条” ,这也是看到的。你能不能具体地给我说哪一点是“暗黄的线条”?生7:上面这一条。师:这上面哪一个部位

5、?生8:这一条。师:这个部分叫做什么?生9:是花生壳上脉络。师:哦,这叫壳脉。好,下面“土黄的肌肤” ,“土黄” ,这是指什么?生10:颜色。师:是颜色。那么请问,“肌肤” 这是指?生11:花生外壳。师:这是指花生表面。“细细的”? “细细的纹理” ,我没记错吧?生12:对。师:“细细的纹理” 。这是花生的网格状的表面。刚才其实他还说到了“暗黄的线条” ,这其实是它的花生的什么?生6:颜色。师:“线条”?生8:壳上的脉络。师:“饱满的形状” ,这是它的形状;“构成了一片完整的树叶”;“用手摸着它,半软不硬” ,这是什么?生3:手。师:触觉,是它软硬的程度。下面“像极了一块温润的碧玉”,这个是不

6、是了?这个是不是我们感知到的?这是?生5:想象的。师:他是用了一个比喻的说法把这个感知到的“半软不硬的”给具体写出来了。这也是感知到的,但他是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自己感知到的“半软不硬的”程度表现了出来,这只能算一个。还是用“温润的碧玉”来说明它的什么?生1:手感。师:下面“让人摸起来十分舒服” 。“再闻” ,写到了它的什么? “一股清香的味道” 写到了什么?生4:气味。师:这是它的气味。“扑鼻而来” ,“仔细一闻,原来是泥土妈妈的味道” ,这其实还是什么?生8:拟人。师:就是他闻到的味道。“俯耳再听,你仿佛听到花生破土而出毕毕剥剥的声音”,这是调动了什么?生13:耳朵。师:这是写它的声音。那么我

7、想问的是“仿佛听到花生破土而出毕毕剥剥的声音”是真的听到了吗?生14:不是。师:“是仿佛听到了” ,这个不能算是感知,这是我们的什么?生2:想象。师:这是我们的联想或想象。下面“花生是大地的结晶,它悄然盈育,在土里成长,长成一粒可口的果实,让人随口一咬,那感觉真是醉人,我多爱眼前这粒看起来质朴实则香甜的花生!” 。后边这几个句子,都不是感知到的。我们来查一查,他运用感官感知到了有几点?生3:三点。师:从花生上来说有什么?生:壳脉、壳表、纹理。师:然后他感知到了它的颜色、形状、软硬、气味、声音。那这一篇作文可以得几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因为这里边提到了二种颜色九,可以得九分。这篇作文

8、是九分,现在评分标准明白了没有?生:明白了。师:好,那就查一查你的片断练习可以得多少分。生:师:你每查一个点就标上“一” ,然后“二、三” ,看看你的作文可以得多少分。有的时候我们老师改作文,说你的作文三十分、四十分,为什么呢?我们一定要有标准,标准清楚了,你自己就很清楚我可以得多少分。查好了没有?如果查不清楚,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帮忙查查。同桌再交换着查查也行。有没有超过十分的?是不好意思呢,还是真的没有?左边的那位卷发的女同学是不是超过了?生16:不是。师:哦,后边的戴眼镜的男同学。来,你来读一读你的片断练习。生17:你要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平常所了解不到的特点。首先,从大致上看,它是不规则椭

9、圆的,外观为淡黄色,细看周围有一层粗糙的毛边,呈暗黄色,边缘上纹理清晰,且有规律地排列着;花生仁为淡青色微带粉白色,显得不单一,富有变化。再闻一闻,一股清香的香味扑鼻而来,使人好像马上从喧嚣的城市回归到大地母亲的拥抱。师:好,那你一点一点来说,不要急着坐。你得了多少分?先说你得了多少分。生17:十一分。师:十一分。好,你来说你的点都有哪些?第一个是什么?生17:第一个,不规则椭圆的 ,是它的形状。师:不规则椭圆的 ,这是写花生仁的形状。生17:然后是,外观为淡黄色,“淡黄色”是写花生的颜色。师:好,花生的颜色,淡黄色的。生17:然后,细看周围有一层粗糙的毛边,呈暗黄色。师:暗黄色粗糙的毛边。生

10、17:边缘上纹理清晰,且有规律地排列着。师:边缘上纹理清晰有规律地排列着。生17:纹理清晰。师:纹理清晰,这个好像也可以算到它的形状上吧。好,我们大致先这样归类,它的纹理。生17:花生仁为淡青色微带粉白色。师:花生仁为淡青色微带粉白色。生17:然后就是它的气味,清香。师:气味清香。还有没有?生戊:没有了。师:好,没有了,请坐。她的片断练习可以得十一分,这是目前我们班的最高分。那大家给她鼓掌吧!生师:我们再来感知一次的话你能不能突破十一分?生:能!师:有信心突破十一分的举手。生师:有个别的同学可能犹豫了一下,我看绝大多数同学都举手了。好,请放下。我想问一个问题,刚才那个同学说他看到的花生土黄的肌

11、肤,而这位同学却说外观为淡黄色。他们谁说的对?生:土黄的。生:淡黄的。师:你们认为谁说的对?生:都对。师:都有道理。都有道理是因为什么?生:因为世界上没有两料完全相同的花生。师:对“一花生一世界” 。每一粒花生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刚才这些同学感知到了壳脉、壳表、纹理,每一粒花生本身不同部位又有不同的颜色。我们再来感知一次,看你还能感知到什么。新发现一点就说一点。生18:花生的周围还有嫩嫩的小刺。师:看到了花生的周围还有嫩嫩的小刺。生18:形状。师:花生周围的小刺。你还看到了什么?好,那位同学。生19:我看到花生的尖端有点牙黄色。师:花生的尖端,你说是牙黄的颜色。请坐。这位同学生20:我看到花生上

12、面有很多皱纹。师:花生上面有很多皱纹。请坐。生21:我的花生上面有一些小的虫眼。师:哦,上面有小虫眼。你已经超过原来的十一分了。生:我的左边的比右边的大一些。师:哦,左边的比右边的大一些。生:它的边缘部分有被虫子咬过的痕迹,而且你可以看出形状已经不再对称了。师:好,请坐,还有吗?师:还有很多很多同学在不断地举手,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可以远远地超过11分。我们集中在看,都已经有了这么多不同点,是不是?气味,硬软,色泽,形状都是不同的。刚才有个同学问我作文的上限是多少分,我说不知道,你自己能写多少就是多少。这里有个“声音”的问题,花生放在耳朵上真的能听见声音?生:不能。师:现实生活

13、中能听见花生的声音吗?生:可以,是风吹的声音。师:大家用嘴吹一吹,听听能否听到声音?生:可以。师:刚才我们讲的这些里边还有联想和想象。我们作文要想写的好,就得多观察,勤思考。你看我们不自觉地都到这一步,说明大家真的是很聪明。聪明怎么写?有眼,有口,有耳,有心,再加上日积月累,我们就会变得很聪明。我们怎么样可以更好地全方位去感知事物呢?知感前你可以先列个提纲:颜色,形状,软硬,气味,声音,质地今天我们感知的是一花生它可以分为壳脉,壳表,纹理,壳仁。师:今天布置一个练习,就是你回家以后,你再拿一粒花生来感知一下,把你第二次感知的片段写完,交给老师,我们也可以弄个擂台赛,看谁得分多?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生:老师再见。师:好,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