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成果--高墩翻模施工提高砼质量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04301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小组成果--高墩翻模施工提高砼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QC小组成果--高墩翻模施工提高砼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QC小组成果--高墩翻模施工提高砼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QC小组成果--高墩翻模施工提高砼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QC小组成果--高墩翻模施工提高砼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小组成果--高墩翻模施工提高砼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小组成果--高墩翻模施工提高砼质量(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墩翻模施工提高砼质量一、工程简介(一)工程概况云阳至万州高速公路M合同段起点里程K181765,终点K187500,全长5.735km,项目采用全封闭、全立交、控制出入的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采用80km/h,整体式路基宽度24.5m,分离式路基宽度12.25m;主要构筑物有巴阳1、2号特大桥、张家山隧道、吞梁子隧道工程,其中巴阳1、2号特大桥为全线重点工程,也是控制工期项目。巴阳1#桥总长482m,主跨为68+120+68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两岸引桥分别为430、3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主桥平面处于R=1200m的圆曲线上。5、6#主墩高70余米,设计采用77

2、m矩形空心墩,4、7#交界墩采用单薄壁实体墩,墩身厚2.5m。巴阳2#特大桥总长577m,主跨为100+180+10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左右线引桥均为430、230m预应力混凝土T梁,先简支后结构连续。5、6#主墩采用双薄壁及箱形截面墩身,上部双薄壁墩身厚2.2m,两薄壁间净距6.1m,下部采用箱形截面,最高墩身79.03m。4、7#交界墩采用整体式实心墩,墩身厚2.5m。墩身均为C40砼。(二)施工方案概述两桥的所有墩身根据截面形式均采用爬模进行施工,墩底节5m采用内、外脚手架、大块钢模,可抽拔拉筋施工,并预穿墙螺栓及套筒,然后安装爬模。每个墩身设一套模板,每套二节,每节高2.5m,模

3、板为框架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单块宜整体组合或装配组合,相邻模板间、上下节钢模间均用栓接,配有定位销,内、外模板、抽拔拉筋,在每一节段顶面的四周配设工作平台。施工材料的提升利用塔吊完成,砼的垂直运输采用泵送砼。翻模工序:施工时将调整模板和两节模板按次序依次支立,然后灌注混凝土,首次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顶面距横隔板中心为2.5m的整倍数。底节砼强度达到1020Mpa后开始脱模,安装滑道、爬架及滑升桁架,在爬架上安装上一节内模板,绑扎钢筋,预埋螺栓套筒,安装外模板,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浇注砼,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下节模板并倒运至上节模板上形成第二循环的模板,然后加固浇注混凝土,

4、混凝土灌注一节模板高度,即2.5米。然后拆除上节模板向上倒运形成第三循环的模板,依次顺序向上倒用,完成墩身施工。二、小组概况 小组成员情况表 (表1)小组类型提高型成立时间2005.5.1小组人数9注册号TQC教育时间全部成员均超过48小时NO姓 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务组内职务1李家茂男33大专总工组长2祖培禄男31大专工程部长副组长3刘明坤男28本科质检工程师组员4张国俊男29本科技术副队长组员5张清虎男26本科技术副队长组员6田树坤男32中专试验室主任组员7胡克俭男28技校试验员组员8王淑影女28本科资料工程师组员9魏贵林男43高中施工队长组员三、选题理由(一)国内交通工程中高墩大跨桥梁日

5、益增多,高墩翻模施工工艺日渐成熟,因此必须在墩身施工中提高水平,创造优势。(二)云万项目是迄今为止集团公司承建的最大的公路工程,其中巴阳1、2#桥创优目标是保部优、争国优,因此在外观上要求较高。(三)云万高速公路是重庆市重点工程,对我集团公司占据重庆市场、提高市场份额具有较大作用,直接影响集团公司、公司、项目部的社会声誉。以上三方面都要求我们以更高的标准、加倍的努力、群体的智慧实现目标,使我们的混凝土内实外美。四、活动目标及保证措施(一)活动目标1.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合格率100,优良率90以上,确保创优。2.通过施工和开展QC小组活动,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克服墩身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的标准化作

6、业体系。(二)保证措施为保证活动目标的实现,我们采取了以下保证措施:1.组织小组成员学习TQC有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2.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性。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业务学习,掌握技术标准,总结施工经验。3.配备专职质检人员,对每个工序进行现场监督。4.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狠抓落实。5.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五、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见图1)可行性分析1、该桥为创国优工程,集团公司领导对工程质量高度重视。处领导亲自挂帅,督促检查指导,创优环境好2、有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及管理措施,制定了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技术人员跟班施工,质

7、检人员对各工序检查验收使全过程处于受控状态3、施工人员经过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创优意识、自信心、责任心强结论:有管理、技术、思想上的保证,可实现课题目标 图1六、小组活动过程(一)第一次PDCA循环时间:2005年6月16日2005年7月5日1、计划目标:解决墩身混凝土蜂窝麻面问题,使优良率达到85以上。(1)现状调查:QC小组在本项目巴阳1、2#特大桥5、6#主墩墩身第3、4、5模墩身混凝土进行检查、测试,共检查100个点,其中一次验收合格点74个,合格率74%。不合格点中,气泡占据较大的比重。具体见下表。 混凝土质量缺陷调查表 (表2)序号项 目检测点数频数频 率 累积频率 1气 泡100

8、934.634.62色泽不均100726.961.53蜂窝麻面100415.476.94砂线、水纹100415.492.35混凝土错台10027.71006累 计100267综合检查合格率(100-26)/10010074根据统计结果,对缺陷点进行排列。(详见图2)图2结论:墩身混凝土的外观缺陷主要是气泡问题。(2)原因分析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作了因果分析图(图3)施工人员气泡施工配合比施工工艺经验不足砂过粗坍落度小振捣时间短(图3)(3)要因确认 通过对上述所有的影响因素在现场进行调查验证,及经小组全体人员研究、分析、总结确认有以下几项要因(见表3)。 要 因 确 认 表 (表3)序号原因项目

9、影响程度参加人员要因确认1缺少经验开始不能掌墩身施工要领小组全体否2塌落度过小影响振捣时间小组全体否3砂太粗砼和易性差小组全体是4振捣时间偏少气泡不能充分排出小组全体是(4)制定对策针对上述主要因素,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对策(见表4)。 对 策 表 (表4)序号主要原因措 施负责人完成日期1砂太粗引进细砂,调整配比李家茂2005-6-252振捣时间偏少通过作试验段,反复练习,掌握最佳振捣时间祖培禄全过程3作业人员岗前培训工作不到位组织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张国俊张清虎2005-6-254奖罚制度不健全,实施不具体制定健全的奖罚制度,责任到人,奖罚到人刘明坤2005-6-252、实施实施一:由田树坤负

10、责,对原配比进行调整,掺配部分细砂。经李家茂审核后,说明原因,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批。实施二:由张国俊、张清虎负责,对振捣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制作试验墩,模拟现场施工条件,进行工艺性试验,总结适合本工程的施工工艺。带领施工人员到其他标段观摩学习,作试验段反复练习,直至施工人员掌握最佳振捣时间。带领工人学习我项目编制的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和墩身施工作业指导书理论结合实际,让作业人员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做”,掌握应该“怎么做”及做完后应该“是什么样子”。进行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对作业人员进行了思想教育,增强他们的质量意识,让他们领会“质量在我心中,创优在我手中”的责任感、荣誉感。6月25日,对操作工人进行

11、了理论考试,全员通过。6月27日,在5#墩第四模施工时对他们进行了实际操作考核。综合两次考试情况,选定振捣工4名、搅拌机司机2名、模板工4名、砼泵操作工2名。 实施三:由刘明坤牵头,组织技术人员、操作工人讨论,进一步细化了、明确了工程质量奖罚实施办法,并贯彻到每个环节、每个人,同时成立了以质检刘明坤为组长的执行小组。在施工过程中,共奖罚12人次,其中奖6200元,罚2000元。实施四:加强对混凝土原材料及拌和质量的控制。田树坤狠抓地材的验收,未经检验合格不许进场。另外,加强了对混凝土拌和质量的监控,由试验员胡克俭跟班作业。3、检查QC小组与2006 年7月5日对策实施后施工的巴阳1、2#桥5、

12、6#墩身第8、9、10模墩身混凝土进行效果检查,检查结果显示第一次循环达到了预期目标,气泡等外观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但色泽不均成为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的主要因素,为解决这一新问题,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我们进行了第二次PDCA循环。缺陷项目统计表 (表5)序号项 目检测点数频数频 率 累积频率 1色泽不均100538.538.52蜂窝麻面100323.161.63砂线、水纹100215.4774气 泡100215.492.45混凝土错台10017.61006累 计100137综合检查合格率(100-13)/10010087(二)第二次PDCA循环时间:2005年7月5日2005年7月25日1、计

13、划目标:解决色差等外观质量缺陷。(1)现状调查根据表5的统计结果,我们绘出质量缺陷统计排列图(见图4) 图4由排列图可以看出,气泡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同时发现色泽不均成为突出问题,我们小组针对色差问题进行了解决。(2)原因分析色差主要表现为混凝土表面颜色不一致,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塌落度控制不均、模板处理不干净、脱模剂涂刷不匀、设备不能正常运转导致上下混凝土分层。(3)要因确认通过现场调查、分析、总结,并经全体组员研究决定确认:塌落度控制不均,脱模剂涂刷不匀,设备不能正常运转三项为要因。(见表6) 要 因 确 认 表 (表6)序号原因项目影响程度参加人员要因确认1塌落度控制不均混凝土因水灰比不同而造成表面颜色不一致小组全体是2脱模剂涂刷不匀混凝土表面不光泽,颜色差小组全体是3设备不正常运转上下层混凝土间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