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A外观检验规范要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03593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CBA外观检验规范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PCBA外观检验规范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PCBA外观检验规范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PCBA外观检验规范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PCBA外观检验规范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CBA外观检验规范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CBA外观检验规范要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CBA外观检验规范文件编号 W-PD-050(W-PD-035/036)版次1.0生效日期2015-10-08页 码第15页 共14页 PCBA外观检验规范主办部门:生产部文 件 变 更 记 录修订日期 最新版本修 订 内 容页次制订者审核者核准者2015-10-081.0首版发行1-14陈宏部门会签目录1.0 目的 page 32.0 范围 page 33.0 参考文件 page 34.0 验收条件 page 35.0 名词解释及理想焊点概述 page 3-46.0 检验前准备 page 47.0 外观标准 7.1 SMT外观检验标准 page 4-8 7.2波峰后焊检验标准 page 8

2、-12 7.3清洁度标准 page 12 7.4 标记标准 page 138.0 注意事项 page 149.0 附件 page 14 1.0. 目的:为了规范产品检验工作,完善检验标准,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更好的培训和指导员工作业,特制定PCBA外观检验规范。2.0范围:适用电子车间检验作业。3.0参考文件:IPC-A-610E4.0验收条件:4.1 本规范中,分为三种判断状态:“最佳”、“合格”和“不合格”三种条件;4.2 目标条件:它是一种理想化状态,并非总能达到,也不要求必须达到。但它是生产、工艺和品保部门追求的目标; 4.3 可接受条件:指组件不是最佳的,但在其使用环境下能保持

3、PCBA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4 缺陷条件:指组件不足以保证PCBA在最终使用环境下的形状、配合及功能要求。应依据设计要求、使用要求及客户要求对其进行处置(返工、修理或报废等); 5.0名词解释及理想焊点概述: 5.1 名词解释5.1.1 焊点:焊盘上锡的锡点;5.1.2沾锡角:固体金属表面与熔融焊锡相互接触各接线所形成的角度;5.1.3焊锡性:被熔融焊锡沾上的表面特性;5.1.4缩锡:原本覆盖焊盘处的焊锡缩回;有时会残留及薄的焊锡膜,随着焊锡回缩,沾锡角则增大;5.1.5冷焊:指焊点表面不平滑、外表灰暗、疏松、粗糙有细微裂缝或裂痕;5.1.6 连焊:在不同线路上的焊盘被焊锡相连,也称为短路

4、;5.1.7 断路:线路应该连通,而实际未连通;5.1.8 虚焊:元器件引脚或PCB焊盘未被焊锡润湿,焊料的润湿角大于90;此不良也包含拒焊现象;5.1.9 空焊:元器件引脚与焊盘之间沾有锡,但实际上没有被锡完全焊接;5.1.10 立碑:焊料回流时,焊点间产生不同的应力,使得元件一端翘起,此现象也为断路的一种;5.1.11 侧立:元件侧边立于焊盘上,而未平贴于焊盘上;5.1.12 翻白:元件翻转180,底部朝上的现象;5.1.13 缺件:应该装的元件而未装上;5.1.14 多件:PCB上元件比BOM表单上备注的元件多,即多出了元件在PCB板上;5.1.15 损件:元件有裂痕或缺失等损伤;5.1

5、.16 错件:装错非BOM表单内备注的元件;5.1.17 极性反:有极性的元件被放置颠倒;5.1.18 多锡:引脚折弯处的焊锡接触组件体或密封端,或焊锡覆盖了插件引脚使其未露出,或影响组装;5.1.19 少锡:贴片引脚处焊锡不足或插件孔内填充焊锡不足;5.1.20 拉尖:元器件引脚头部有焊锡拉出呈尖形;5.1.21 最小电气间隙:不绝缘的非公共导体之间的最小间距,任何违反最小电气间隙的状况均为缺陷;5.1.22 灯面:贴装或插件LED元件一面,也称为主面;5.1.23 驱动面:装有芯片IC及连接器的一面,也称为辅面或焊接面; 5.2 理想焊点概述:5.2.1在焊锡面上出现的焊点应为实心平顶的的

6、凹锥体,焊锡在被连接部位上形成羽毛状边缘,剖面图的两外缘应呈现新月型的均勻弧状凹面,通孔中的填锡应将零件脚均勻且完整地包裹住;5.2.2锡量的多少应以填满焊垫边缘及零件脚为宜,沾锡角越小越好,表示有良好的焊锡性;5.2.3锡面应呈现光泽(除非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沾到化学品等会使之失去光泽);其表面应平滑、均勻且不可存有任何不規則現象如小缺口、起泡、异物或有凸点等状况;5.2.4对贯穿孔的焊锡,应自焊锡面爬进孔中且要升至零件面;在焊锡面的焊锡应平滑,良好的焊錫性,应有光亮的锡面与接近零度的沾锡角。6.0检验前准备: 6.1检验条件:室內照明 500800LUX,必要时以(五倍以上)放大镜检验确

7、认; 6.2 ESD防护:凡接触PCBA半成品必須佩戴良好的防静电手环及防静电手套;6.3 检验前需先确认所使用工作台无杂物,避免脏污或损伤PCBA;6.4 PCB板半成品的握法:配带静电手套、静电手环,握持板边或板角来检验,如图:7.0外观标准:7.1 SMT外观检验标准: 7.1.1 元件侧面偏移标准: 侧面偏移大于焊盘宽度或元件端子宽度的25%;IC引脚偏移符合此要求或小于0.5mm; 均取其中较小者;灯面LED需做到不偏移,以不影响LED一致性为最终标准; 缺陷图片 7.1.2 元件末端偏移标准: 1/2以上贴片末端长度需与焊盘重叠;元件引脚不能超出焊盘边缘;灯面LED需做到不偏移,以

8、不影响LED一致性为最终标准; 缺陷图片 7.1.3 元件端子最大填充高度标准: 焊锡可以超出焊盘,或着延伸至端子顶部,但不可以与元件本体接触(塑封SOIC及SOT 元件本体除外); 缺陷图片 可接收图片 7.1.4 元件端子最小填充高度标准: 焊锡高度需大于元件端子高度25%或者0.5MM,取两者中较小者; 缺陷图片 目标图片 7.1.5 元件侧立: 元件侧立为缺陷;贴片侧立以下条件均满足可接收:a) 元件尺寸小于1206,宽度与高度比不超过2/1;b) 元件端子与焊盘之间100%重叠接触;c) 元件有3个或3个以上端面,且均有明显润湿。 缺陷图片 可接收图片 7.1.6 元件翻白: 元件翻

9、白为缺陷; 目标图片 缺陷图片 7.1.7 元件立碑: 元件立碑为缺陷,为断路的一种; 缺陷图片 7.1.8 元件连焊: 在不同线路上的焊盘被焊锡相连为缺陷,此判定同样适用于波峰后焊检验; 缺陷图片 7.1.9 焊接异常锡球/锡渣残留 锡球/锡渣残留为缺陷;当锡球被助焊剂包裹或固定、直径小于0.13mm且不违反最小 电气间隙,可接收,此判定同样适用于波峰后焊检验; 缺陷图片 7.1.10 焊接异常锡裂 锡裂现象为缺陷,此判定同样适用于波峰后焊检验; 缺陷图片 7.1.11 焊接异常锡未融(锡膏再流不完全) 锡未融为缺陷; 缺陷图片 7.1.12 焊接异常拒焊(焊料与焊盘或元件端子不润湿): 拒

10、焊为缺陷;当符合其他所有标准时,可接收;此判定同样适用于波峰后焊检验; 缺陷图片 7.1.13 元件损伤金属镀层缺失 元件任何端面的金属镀层缺失超过了元件宽度或厚度的25%均为缺陷; 缺陷图片7.2 波峰后焊检验标准: 7.2.1 元件安放引脚成型弯曲标准: 不允许成直角弯曲引脚,需成圆弧弯曲,具体要求如下表格; 缺陷图片 7.2.2 元件引脚成型损伤标准: 元件引脚损伤均为制程警示状况,其中损伤小于引脚直径、宽度或厚度的10%允许接收; 超出此要求或引脚多次扭曲、严重压痕(锯齿状等)状态为缺陷; 制程警示图片 缺陷图片 7.2.3 元件水平安放标准: 元件最少一边或一面接触PCB板面允许接收

11、; 可接收图片 缺陷图片 7.2.4 元件引脚伸出焊接面长度标准: 要求引脚伸出焊接面最大长度或高度小于2mm,最小长度在焊料中可识别出引脚末端;引脚伸出焊接面最大长度或高度小于2mm 缺陷图片 7.2.5 元件引脚折弯标准: 引脚末端平行板面,沿着焊盘相连的导线折弯;引脚沿着非公共导体折弯并违反最小 电气间隙判为缺陷; 目标图片 缺陷图片 7.2.6 元件引脚垂直填充标准: 贯穿孔最少填充75%体积; 目标图片 可接收图片 7.2.7 元件引脚在辅面与贯穿孔的焊接标准: 引线、孔壁和端子区域最少润湿330,如图1所示;锡面焊盘区域最少需被润湿的 焊料覆盖75%,如图2所示: 图1 图2 7.2.8 多锡判定标准: 引脚处焊锡接触元件本体为缺陷(塑封SOIC及SOT 元件本体除外);多锡影响组装 或者违反最小电气间隙为缺陷,此判定同样适用于SMT外观检验;影响组装为缺陷 缺陷图片 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