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603114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4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五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巴黎公社1、23、4、5俄国十月革命6、87、9、10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11、12、13、15、1916、17、1814、20综合21、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近代欧洲,曾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他们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的种种理想;他们还曾尝试说服有钱人掏钱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他们”中的一员是()A.圣西门 B.伏尔泰C.黑格尔 D.马克思解析:A依据材料关键信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揭露”“尝试说服有钱人”,

2、建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可知“他们”属于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是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故A项正确。2.“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19世纪2030年代,是指社会批评家傅立叶和欧文的思想”。他们的思想()A.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B.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C.来源于欧洲工人运动的实践D.找到了解决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途径解析:A傅立叶、欧文是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的思想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对未来社会主义制度做出了天才的设想,但从根本上来看,他们的思想并没有看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没有找到建立新社会的途径,因而具有空想性,答案为A。B、C两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D项说法错误。3.

3、俄国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问: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据此可知,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A.生产力高度发展 B.武装暴动C.无产阶级联合 D.欧洲一体化解析:A题目中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也就意味着他认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是生产力的高度发达,故A项正确。4.亚当斯密在1859年发表的道德情操论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尝试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

4、.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通过解析:B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与材料中“1859年”不相符,A项错误;1871年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首次尝试,B项正确;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不属于“率先”,C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颁布于1949年,与材料信息“1859年”不相符,D项错误。5.马克思说:“巴黎公社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也就具有自发性、偶然性。并不是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结果。”这表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诞生的实际原因是()A.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外屈膝投降B.民族矛盾尖锐导致阶级矛盾激化C.工业革命与当时生产关系的矛盾 D.工业革命

5、导致无产阶级队伍壮大解析: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的诞生并不是因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在外有普鲁士的侵略,内有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屈膝投降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故B项正确。6.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沙俄政府内务大臣玛克拉科夫就预言:“可能在新的战争结束之后俄国骚乱重起。”这主要是因为()A.垄断资产阶级掌控国家政权B.自由主义思想在俄国影响深远C.战争会加剧俄国经济和政治矛盾D.军事失败必然引发俄国统治危机解析:C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一场革命不可避免。故C项正确。7.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

6、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他论述的是()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解析:D据材料“成为共和国”,可判断此次变动指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是历史的进步,因此,正确的答案为D项。二月革命后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手中,A项不正确;B项是十月革命的意义;C项是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8.“列宁以上述的理论为依据,使他的党作好了1917年第二阶段革命的准备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体现“上述理论”的文献是()A.四月提纲B.和平法令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解析

7、:A俄国十月革命的第一阶段是二月革命,主要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第二阶段主要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四月提纲提出了“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故正确选项 为A。9.以下是一组反映20世纪初期中、俄两国社会变革的图片。它们所代表的历史事件()A.都推翻了专制王朝B.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都改变了社会性质D.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解析:D第一幅图片反映的是辛亥革命之武昌起义,在武昌起义影响下,全国十几个省份纷纷宣布独立;第二幅图片反映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之攻打冬宫,十月革命掀起了国内革命浪潮,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故D项正确。A项仅符合第一幅图片,俄国推翻专制王朝的是二

8、月革命,辛亥革命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A、B、C三项错误。10.美国记者约翰里德写道:“他站在那里,扶着讲台,眨着眼睛巡视人群显然没有注意长时间的欢呼,这欢呼持续了好几分钟。当欢呼声静下来后,他只简洁地说了一句话:我们现在将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秩序!惊天动地的欢呼声便再次响起。”与这一场景直接相关的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诞生C.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D.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解析:D材料描述的情景是人们在欢呼胜利,关键信息是“我们现在将开始建立社会主义秩序”,这表明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与这一场景相关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1

9、1.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评价为“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一些学者认为这次大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这次会议()A.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B.提出了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C.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解析:B五四运动后中国才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二大时不可能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探索,故A项错误;中共二大提出了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故B项正确;井冈山的斗争探索出中国特色的武装斗争的道路,故C项错误;八七会议确

10、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故D项错误。12.1926年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特别会议,决定党在政治上主要的方针是加紧进行湖南、湖北、河南等地的群众工作,特别是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中共中央这一方针()A.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B.推动了农村的土地革命C.使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D.有利于巩固苏维埃政权解析:A1926年,国民政府决定北伐,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确定发动和组织农民运动的方针为北伐战争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土地革命、工作重心转移、苏维埃政权是1927年之后的事情,B、C、D三项错误。13.国民革命时期,苏联给中国共产党发出指示:“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

11、,在人民民主革命取得胜利时,中国无产阶级只能指望自己目前常常是奴隶般的地位有一定的改善”苏联对中国共产党的这一指示()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战略策略B.揭示了农民革命的重要意义C.影响到党对革命领导权的放弃D.维护了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解析:C根据材料“现在革命取得胜利后走向全国政权的党不是共产党,而是国民党”可以看出苏联的指令实际上是要求中国共产党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故C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从短时间看苏联的指示确实有利于团结,但是事实上中国共产党的妥协并没有挽救国共两党的分裂,故D项错误。14.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与道路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

12、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或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则材料最能说明()A.中国革命必须走中心城市武装暴动的道路B.中国共产党没有吸取大革命失败的教训C.党内对中国革命斗争形式与道路存在严重分歧D.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解析:C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B、D两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中“关于中国革命的斗争形式与道路的问题,有一种意见认为”可以反映出党内对于革命的斗争形式与道路存在不同意见。故选C。15.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目

13、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自己提出新的任务”。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开始由幼稚走向成熟B.红军已粉碎国民党的“围剿”C.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D.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解析:A抓住材料“1935年10月”“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可知这次会议是指遵义会议,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故A项正确;遵义会议时红军还没有粉碎国民党的“围剿”,故B项错误;遵义会议撤换“左”倾领导人,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4、,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完整的领导核心,故C项错误;红军长征胜利会师才意味着红军完成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故D项错误。16.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该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甲午战争爆发 B.中华民国建立C.抗日战争爆发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析:C材料反映出该文发表时中国民族意识空前高涨,抗日战争爆发,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C项正确。17.1937年9月,蒋介石在对中

15、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中说:“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党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材料说明()A.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C.国民党政府坚持一党独裁D.中日民族矛盾是当时主要矛盾解析:D材料反映的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的主张,不能体现出各党派政治主张趋于一致,故A项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民党希望和其他党派联合,一致抗日,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民党放弃党派差异,主张各党派一致抗战,体现的是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导致国内各党派暂时消除了阶级差异和分歧,故D项 正确。18.美国学者费正清指出:“由于日本侵略以及其他国家的卷入,中国从一个软弱的战争牺牲者,转化为一个世界大国,一个确立稳定和平局面的伙伴。”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抗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