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603014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8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试题:第25课世界多极化趋势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25 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 编者选题表 题号 知识点 易中 欧共体的形成1、2 3 日本成为世 界经济大国 4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56 综合 7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济南期末)早在 1944 年 3 月他(戴高乐)提议在共同的 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 地中海” 。 “西方集团”的组建始于( ) A.欧洲煤钢共同体 B.欧洲经济共同体 C.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欧洲共同体 解析:A 根据材料可知,“西方集团”指的是走向联合的欧洲,综观四个 选项,成立最早的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它是欧洲一体化的开端,故 A 项正确。 2.1963 年戴高乐访问希腊

2、时说:“希腊和法国可能作出的最大贡献将 是保持独立的国家地位,而不做卫星国。 ”言外之意是戴高乐不满意( ) A.华约组织的建立 B.美国对日本的扶植 C.美国控制西欧 D.成立欧洲共同体 解析:C 1963 年控制法国和希腊的是美国,戴高乐的言外之意是不满美国 控制西欧,这是促使欧共体成立的重要原因。 3.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 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 明”文中所指的 “文明”行为是( ) A.接受马歇尔计划 B.参加了经济互助委员会 C.成立欧洲共同体 D.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解析:C 引文中肯定了这一“行为”

3、,对欧洲是有利的,1967 年欧共体成 立后,欧洲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地位提高,C 项正确;西欧接受马歇尔计划和 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有利于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东欧加入经济互助委员 会有利于苏联对东欧的控制,都不是欧洲的“文明” 行为。 4.美国第一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布莱德雷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 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 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第二次世界大战 3 后日本 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A.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 B.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C.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D.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解析:B 第二次世界大

4、战后世界的政治格局是美苏对峙,美国“扶蒋” 失败后,被迫扶持日本,使日本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5.下图反映了 20 世纪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中数量的变化,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力量 B.西方国家已经放弃了对亚非拉国家的遏制政策 C.第三世界的力量在六七十年代迅速崛起 D.所有亚非拉国家都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 解析:C 图片显示 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中的 数量增幅明显,体现了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C 项符合题意。新中国成立于 1949 年,而在 20 世纪 50 年代,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的数量未见明显变化。 A 项

5、表述错误;B、D 两项与史实不符。 6.(2017浙江湖州期末)第一届不结盟运动筹备会议,决定了有资格受邀 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条标准,其中一条写道:“不得是与两大阵 营有关的区域性或双边条约的成员。 ”这说明不结盟运动( ) A.排斥与美苏结盟的国家 B.排斥资本主义国家 C.排斥新兴独立国家 D.排斥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A 根据材料“有资格受邀参加不结盟国家会议的五条标准,其中一 条写道:不得是与两大阵营有关的区域性或双边条约的成员 ”得 出排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结盟 的国家,故 A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战后世界风起云涌,各种力量交互作用,对世界

6、发展起到巨大影响。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马歇尔计划从 1948 年到 1951 年共向欧洲提供了大约 131 亿美元的“援助”,受援助国 GDP 从 1948 年到 1952 年底增长了 25%。但 受援国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例如美援必须用以购买美国物品和技术;部 分工业发展接受美国监督;受援国必须放弃工业国有化等。其“援助”手 段确定了美元的结算单位,打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了意 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稳定了政权。 李申杜鲁门主义的续篇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 25 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头几年还十分盛行的世界两极格局开始消失,一股股新的

7、力量在萌动 这些活跃的“地缘战略棋手”在世界棋盘上纵横捭阖,以自己的力量,自 己的声音,震荡着世界,改变着世界。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1)据材料一,概括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影响。 (2)你如何理解“新的力量在萌动”促使“两极格局开始消失”? 解析:第(1)问,美国的“援助”可以促进西欧经济恢复发展,“但受援国 需要承担经济和政治义务”实际上使西欧在经济政治上受制于美国,“打 破了西欧各国的贸易关税壁垒,更削弱了意大利和法国共产主义的影响” 说明马歇尔计划遏制了共产主义势力发展,稳定了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第 (2)问,需要抓住三个要素: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仅 25 年、新力量 和两极格局开始消失。 答案:(1)影响:促进西欧经济恢复发展;西欧在经济政治上受制于美国;遏 制共产主义势力发展,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2)理解: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 国的振兴,冲击了两极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