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燃料动力会议材料要点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02716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NG燃料动力会议材料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LNG燃料动力会议材料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LNG燃料动力会议材料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LNG燃料动力会议材料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LNG燃料动力会议材料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NG燃料动力会议材料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NG燃料动力会议材料要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NG燃料动力船舶推广应用工作座谈会材料第一部分:背景介绍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交通运输部以推进清洁能源使用和进一步发挥水运优势为出发点,作出了抓紧推进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引导和规范的战略部署。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交通运输部部署LNG燃料动力船舶推进工作情况(一)2013年6月21日和8月5日,何建中副部长分别主持召开LNG燃料动力船舶推进工作专题会议和研究加快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有关问题专题会议,会议强调应尽快研究发布规范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的指导意见和安全技术标准,组织做好LNG燃料动

2、力船舶应用的试点示范工作。部海事局牵头研究制定LNG燃料动力船舶安全技术标准。(二)2013年10月23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气的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对安全有序推进水运行业应用LNG工作进行部署。(三)2013年12月10日交通运输部印发落实推进水运行业应用液化天然气的指导意见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从八个方面进行工作分工,海事局负责牵头的主要有:1.制定LNG动力船舶及其关键设备的检验法规、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规定;2.制定LNG动力船舶的排放监测规程;3.开展LNG动力船舶试点示范;4.开展加注方式研究;5.内河LNG船舶试点改造工作评估;6.逐

3、步扩大LNG应用范围;7.推进重点关键技术研究;8.加强LNG动力船舶安全监管。以上八项工作开展情况自2014年起每年年中和年末需反馈至水运局。二、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安全研究项目背景情况(一)项目启动我局和国家能源局组织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部分天然气生产运输企业、长航集团等有关航运单位和柴油机生产企业、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中国船级社、部分直属和地方海事机构等单位于2012年7月27日共同启动了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安全研究项目,发布了关于开展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安全研究的通知,成立了研究项目领导小组和秘书处,确定了项目研究内容和项目承担单位。研究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L

4、NG燃料动力船舶安全性评价及其保障措施研究;2LNG燃料动力船舶标准研发及试验研究;3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安全操作及监督管理研究;4LNG燃料动力船舶加注模式及加注站研究;5LNG燃料动力船舶试点工程系统研究;6LNG燃料动力船舶加注站区域性规划研究。通过上述六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运用,形成相应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解决目前LNG作为普通船舶动力燃料推进工作中的突出问题。(二)中期会议2013年3月13日,我局和国家能源局在北京组织召开了“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安全研究项目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会上各课题组汇报了研究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建议。陈局要求参与研究的单位要统一认识,加强协调和配

5、合,合理安排理论分析和科学实验,注重信息共享,保障研究质量和进度。 (三)项目验收2013年7月16日,我局组织召开了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安全研究项目验收协调会,会上明确各相关处室按照分工实施成果转化工作,其中课题1、5由船检管理处牵头;课题2由政法处牵头;课题3由船舶处牵头;课题4由危防处牵头,同时密切跟踪课题6。目前,六个课题已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评审,共形成26份理论专题研究报告、5份技术标准文件、5份试验研究及模型计算报告及11份指南及规定性文件。3、 交通运输部推进水运行业应用LNG工作目标 2015年,水运行业应用LNG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重点水域、港区的加注站点建设启动,长江干线

6、、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淮河和部分封闭水域的普通货船试点示范和客船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推动港作船和工程船应用LNG,试点示范船舶的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内河运输船舶能源消耗中LNG的比例达到2%以上。 到2020年,水运行业应用LNG的标准体系基本完善,加注设施基本适应水运发展需要,全国主要内河水域的普通货船和客船、港作船和工程船等船舶应用LNG得到推广,危险品船、沿海客船和普通货船试点示范项目稳定开展,远洋运输船舶的试点工作启动,内河运输船舶能源消耗中LNG的比例达到10%以上,用能结构得到改善。第二部分:工作完成情况根据部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工作部署,按照部领导对我局推进LNG

7、燃料动力船舶工作的相关要求,我局完成了“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安全性研究项目”、制定了相关安全管理和技术法规规范、推进了188艘船舶的实船试点工作。现将我局有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完成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安全研究项目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安全性研究项目评审完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一)安全应用方面。与常规燃料相比,LNG的低温、燃爆特性带来了新的船用风险,需要在燃料充装、围护、供应、利用、控制等各个环节采取新的风险控制措施。研究表明,在采取了恰当安全措施的条件下,LNG用作船用动力燃料的风险是可控的。(二)环保效益方面。LNG作为一种清洁燃料,由于其物化特性,在降低船舶硫氧化物(SOx)、

8、颗粒物(PM)排放方面,具有常规燃料不可比拟的优势,如采用专门设计气体燃料发动机(包括单燃料和双燃料),在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方面也有显著效果。目前的试点船普遍采用了直接对原柴油机进行改造的方式,NOx减排效果不明显,但在SOx和PM减排方面效果明显。综合来看,船舶使用LNG作为动力燃料,对于降低排放,尤其是应对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具有积极意义。(三)工业技术方面。在前两年LNG动力船舶试点初期,相关产品、技术基本走的是“陆用产品(技术)船用化”的道路,如直接搬用陆用空温式热交换器等。随着本项目的深入开展和实船试点的规模扩大,引导了国内业界积极研发船用LNG设备和技术,如在发动机、储罐、热

9、交换器、电控系统(ECU)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展。可以说,我国工业界水平基本可以支撑现阶段LNG动力船舶的应用发展,但在高性能气体燃料发动机、低温阀件等领域还有待继续深入研发。(四)技术标准方面。本项目的实施,为构建我国LNG水上应用标准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项目成果的转化,内河LNG动力货船、水上加注趸船的检验法规规范以及LNG储罐等关键设备的技术标准已陆续颁布实施,加之已有的内河散装运输液化气体船舶构造与设备规范,涵盖运输、加注、应用等环节的LNG水上应用链的技术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可以说,本项目研究形成的技术标准,填补了国内空白,走在世界前列。(五)海事管理方面。国际海事组织(IMO

10、)还没制定有统一、系统的关于LNG动力船舶的安全监管要求。本项目研究制定的内河LNG动力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应急和操作指南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鉴于目前航运公司管理条件的差异,不易于强制采用安全管理体系,但航运公司需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安全操作、维护保养和应急操作等管理制度。(六)人员培训方面。人的因素对保障LNG在船舶上的应用安全性至关重要,但目前世界范围内对涉及LNG操作的船员培训都存在很大缺口,我国缺口更大。考虑到LNG燃料的特殊性,需要对LNG动力船舶船员进行专门的培训,设立“LNG 燃料动力船舶船员特殊培训”项目,由培训机构进行培训。海事机构编制培训纲要、考试大纲、培训机构资质条

11、件、考试发证办法等规定。(七)基础设施方面。基础设施是全面、深入推进LNG燃料水上应用的关键条件,我国目前LNG水上加注站点、岸基式加注站等建设才刚刚起步,而且在布局方面存在“各自为政,缺乏规划”的现象,本项目建议将全国LNG动力船舶加注站点总体规划布局为“两横两纵两网十八线”,共规划布局内河233个加注站(其中长江干线70个、西江航运干线16和京杭运河35个,支线和其他高等级航道水网地区112个),沿海16个加注站,共249个加注站。其中2015年之前建成30个内河加注站;2016-2020年建设136个内河加注站,8个沿海加注站;2021-2030年建设67个内河加注站,6个沿海加注站。(

12、八)市场前景方面。据测算,我国现有内河船舶的潜在改造规模约2.9-3.5万艘,沿海港作拖轮潜在改造规模约200-300艘。鉴于我国内河船舶保有量大这一客观现实,近期以改造为主,随着新造LNG动力船规模的增加,船舶的LNG动力改造规模将逐步萎缩。预测至2020年内河新造LNG动力运输船约10750至12550艘;沿海新造LNG动力港作拖轮约300-400艘;沿海新造LNG动力运输船舶1300艘至1600艘。未来客滚船、集装箱船、工程船、工作船应用LNG作为燃料的前景是可期的。预计到2030年内河新建LNG动力船累计约23000-30000艘。本项目的开展,还达到了“探索一条路子,搭建一个平台,培

13、养一批专家,积累一定经验”的目的。探索一条路子,就是通过项目制、联合体的工作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产、学、研、用、政”相结合的新路子;搭建一个平台,就是形成主管机关、船检机构、科研院所、设备厂家、能源企业等相关方全面参与、深度合作的良好局面,构建了一个学科交叉、多方共建的协同创新平台;培养一批专家,就是通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业内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的研发,以及未来海事管理、船舶检验、产业布局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积累一定经验,就是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船试点同步推进,理论研究成果指导实船试点,实船试点经验反过来论证理论研究的做法,积累了在LNG水上应用推广

14、初期具有指导意义的宝贵经验。二、研究成果转化情况通过LNG燃料动力船舶应用安全研究项目的成果转化,初步制定了涵盖运输、加注、应用等环节的LNG水上应用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内河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法定检验暂行规定(已发布)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规范(CCS 已发布)液化天然气燃料水上加注趸船法定检验暂行规定LNG燃料动力船舶储气罐产品检验标准、容量、布置及安装指南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安检指南(特殊部分)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船员特殊培训、考试和发证办法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安全操作指南LNG燃料动力船舶加注站应急响应计划编制指南水上LNG加注站安全监督管理规

15、定液化天然气燃料水上加注站作业安全规程LNG燃料动力船舶加注站规划方案与建议内河LNG燃料动力船舶储气罐使用年限指导意见船用气体燃料动力发动机台架试验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双燃料发动机(改装)废气排放实船测试要求3、 推进实船试点示范情况 (一)规范实船试点工作。制定颁布了关于明确LNG燃料动力船舶改造试点工作有关事宜的通知(海船检201248号),LNG燃料动力试点船舶技术要求和LNG燃料动力试点船舶关键设备技术要求(海船检2012307号)等技术和管理规定,规范了实船的试点工作。制定颁布了48m、90m、100mLNG加注趸船审图原则和中长燃加注趸船审图原则,推进了LNG加气站建设。(二)推进

16、京杭运河LNG动力船舶试点应用工作。2013年5月21日,我局联合国务院南水北调办环保司组织召开了京杭运河LNG燃料动力船舶试点应用推进工作座谈会。会议统一了对加快推进运河LNG燃料动力船舶试点应用的认识,明确了力争在三年内完成运河适改船舶采用LNG燃料动力的工作目标。到目前,经我局核准进行LNG动力船舶试点工作的京杭运河船舶共97艘。(三)开始海上船舶试点工作。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海上船舶的试点工作,经过技术论证,核准了两艘新建的6500马力双燃料港作拖轮试点方案及一艘江海联运船舶改造试点方案。截至目前,经我局核准同意进行试点的船舶共118艘,其中内河船舶115艘,海船2艘,江海联运船舶1艘;新建船7艘,现有船改造111艘;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