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发展前景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0250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ED发展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LED发展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LED发展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LED发展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LED发展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ED发展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ED发展前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ED发展前景LED巨大的市场注定其将发展成一个庞大的产业。总体来看,国内在规模产业的发展上一直不尽人意,典型案例就是集成电路产业与液晶面板产业,国内到现在集成电路产业还是夹着尾巴做人,液晶面板产业也是百病缠身,技术复杂、投资大、基础薄弱是主要原因,而LED产业将打破这个魔咒,并且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提升,如国内驱动芯片产业在液晶驱动上根本做不起来,因为液晶面板产业不在国内,由于有巨大市场支撑,LED驱动芯片预计在国内得到蓬勃发展,促进国内相关企业做大做强,这反过来又会促进国内LCD驱动芯片或其它驱动芯片的发展。中国大陆目前LED产业发展的劣势在于,一、国内企业LED产品技术水平与海外还是有一定

2、差距,在争取高端客户方面处于劣势;二、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基础相较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这些LED强势地区而言薄弱,LED外延、芯片制造能力、工艺水平及外围材料配套能力差一些,学习曲线长一些,需要一段时间培育;三、国内LED企业的规模还比较小,大多没有超过100kk/月产能(蓝绿光),这种状况在未来两年将有改善;四、国内研发多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生产在各企业,缺乏研发成果产业化的快速转换机制,这方面应借鉴台湾工业研究院的技术成果授权机制,加快技术成果转换速度,科研院所不能为自己产业化而不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及时转移到产业界,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相关行为;五、国内核心专利缺乏,特别在关系到产业长远发展

3、的蓝光核心专利及白光专利缺乏,这将使国内产业的长期发展受制。中国本土企业现阶段主要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较小,对掌握专利的大厂构不成威胁,专利问题还不是很突出。但是随着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一旦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专利问题将成为隐患。目前对国内企业而言,壮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是首要任务,提高未来取得大厂专利授权时的要价能力,或逐步通过研发突破核心专利。我们认为LED产业在国内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以下几点:一、就技术而言,LED具有技术成长瓶颈高,学习门坎低特性,国内在半导体领域长期积累的研究资源都可以用得上,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尽管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基础比较

4、薄弱,工艺水平比较低,但国内一些企业通过聘请海外技术人员加盟,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国内好的企业技术水平已经与台湾大厂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大,与国际大厂的整体差距也在不断拉近;二、LED的投资额比较小,初始投资1亿就可建厂,国内企业进入门槛低,容易实现滚动发展,这与集成电路制造及液晶面板制造动辄几十亿到上百亿人民币的投资而言显得“微不足道”,国内企业容易进入形成产业集群,当然,也可能造成恶性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市场整合;三、国内市场巨大,LED未来主要市场是通用照明市场,市场容量大,终端消费市场比较分散,不易形成垄断,国内企业生存空间广阔;四、国内一些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如晶能光电的硅衬底氮

5、化镓蓝光项目,大连路美的芯片领域核心技术,都具有全球竞争力,这些企业在技术发展上容易形成示范效应,促进国内企业市场健康成长;五、技术成熟后,LED下游封装和器件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大陆具备发展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从LED产业发展进程看,全球LED按销售额计目前最大市场是手机背光市场,随着手机销量增长的趋缓,以及手机OLED屏对TFT-LCD屏的渗透加深,全球LED的增速下降。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降低目前(乃至2010前)还不足以让LED全面进入一般通用照明市场,全球接下来的增长点将在笔记本、液晶电视的背光市场以及汽车内饰背光与车后灯市场。由于目前全球前五大液晶面板厂(LG飞利浦、三星、友达、奇

6、美及夏普)分布在LED技术水平高、产能大的日本、台湾地区及韩国,国内仅有京东方、上光电和龙腾光电的三条五代面板线,上海天马的4.5代线产能开出后也会有LED背光需求,但总体需求量不占主导地位,国内企业进入液晶面板LED背光供应链的收益不会很大,这与手机面板背光市场有相似之处。中国现阶段的应用市场主要在建筑照明、室内外显示屏,基于上述原因,下一波的主力可能还是目前这些市场,但在手机、小尺寸液晶背光、汽车的渗透会加大,另外一些零散市场如特种照明的开拓也会更大(特种照明对成本的要求没有通用照明那么苛刻)。经过前几年的替换,LED交通指示灯已经非常普遍,由于LED的使用寿命较长,短期内很难在出现大规模

7、的替换工作,这就使得交通指示灯对于LED的需求将出现一段低潮期;国内轿车市场庞大,但要求较高,认证周期长,只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国内车用背光及车灯的LED市场需求非常大,而且这一市场的需求增长比较稳定;而LED显示屏以其易拼装、低功耗、高亮度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到银行、证券、广场、车站、体育场馆中,未来这一市场仍有很大增长潜力;在奥运会、世博会、一些城市夜景工程示范效应的带动以及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等众多有利因素的促进下,建筑照明市场依然前景广阔。总体看,国际大厂着力于一些高端、目标市场比较集中的“整装”市场以及潜力巨大的通用照明市场,而将一些对产品技术要求相对低一点、比较分散未来控制力弱的市场让

8、出来,由于其手握大量专利,不担心未来被挤出市场,现阶段并不太追求产能(日亚月产能500kk,丰田合成及Cree分别为350kk和300kk),而着力于引领市场技术潮流,当技术成熟到可以规模进入通用照明市场时,估计其产能将会快速提升,同时减少对外专利授权。这种“中心外围”的竞争格局预计将维持很长时期。目前国内厂商的市场还主要在内地,如果芯片出口恐将遇到两方面的挑战:一、国际大厂的专利诉讼(主要是蓝光和白光),实际上只要做到一定规模,无论出口与否都会遇到专利挑战,但出口受专利诉讼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二、其它外围厂商的竞争,特别是台湾地区厂商,台湾厂商沿袭它们的传统战略技术紧密跟踪国际大厂,同时大力提

9、升产能,降低成本,目前台湾芯片产能全球第一,还有一些其它行业的巨无霸如鸿海、联茂、佳总正陆续进入这一领域,未来台湾产能将影响全球LED芯片市场价格波动。鉴于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芯片厂即使依靠国内市场也可以获得充足的发展,如果海外光电大厂无限制进入国内市场,国内企业会面临持续的竞争压力,这对于处于成长期的国内企业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现阶段是LED产业成长期,也是各LED大厂国内布局期,外资投资国内享受税收优惠,国内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对外资进入国内市场,应鼓励在国内设厂从事外延、芯片等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这些企业可促进国内人才培养,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应限制那些封装在国内,外延、芯片等

10、具有核心技术的部分在国外专为占领市场而来的的企业,一旦让这样的企业在各个核心领域卡位,本土企业享受不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发展空间又受限,将来抢位恐怕又得靠价格战,做吃力自己又不讨好的事情,因此目前应对仅封装部分在国内的外资加以限制,如加征芯片进口关税。单从专利诉讼来讲,其并不可怕,只要主要的竞争对手都有缴纳,大家还是在同一竞争起跑线上,台湾各大涉蓝光和白光的LED芯片厂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LED诉讼,在诉讼中达成和解,取得专利授权,不断壮大。最佳应对措施是现阶段做大规模,获得专利授权,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研发,提高在专利诉讼中的议价能未来的产业竞争将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技术,这包括提高发光效率、降

11、低成本的技术,提高器件功率的技术,方向上有现有技术路线的延伸,也有可能出现新的技术路线;也包括获得高质量产品的工艺技术,以及外围如照明系统设计及驱动芯片设计技术;二是规模,一方面是由于规模大可以降低成本,市场议价能力强;另一方面,化合物外延片与集成电路制造用的硅片很大不同在于即使同一片外延上制作出来的芯片性能也可能有较大差别,这对一致性要求比较高的应用领域(典型的如液晶面板背光)而言,一片外延上只有一部分符合要求,但对规模大的企业而言,其有多层次的市场结构,可以将不符合某一市场要求的芯片产品调配至另一市场,公司总的产出效率得到充分提高。浅淡中国LED产业发展前景作为目前全球最受瞩目的新一代光源

12、,LED因其高亮度、低热量、长寿命、无毒、可回收再利用等优点,被称为是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绿色照明光源。我国的LED产业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上海、大连、南昌、厦门、深圳、扬州和石家庄7个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产品广泛应用于景观照明和普通照明领域,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照明电器生产国和第二大照明电器出口国 中国大陆目前LED产业发展的劣势在于:一、国内企业LED产品技术水平与海外还是有一定差距,在争取高端客户方面处于劣势。二、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基础相较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这些LED强势地区而言薄弱,LED外延、芯片制造能力、工艺水平及外围材料配套能力差一些,

13、学习曲线长一些,需要一段时间培育。三、国内LED企业的规模还比较小,大多没有超过100kk/月产能(蓝绿光),这种状况在未来两年将有改善。四、国内研发多集中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生产在各企业,缺乏研发成果产业化的快速转换机制,这方面应借鉴台湾工业研究院的技术成果授权机制,加快技术成果转换速度,科研院所不能为自己产业化而不将最新的技术成果及时转移到产业界,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规范相关行为。五、国内核心专利缺乏,特别在关系到产业长远发展的蓝光核心专利及白光专利缺乏,这将使国内产业的长期发展受制。中国本土企业现阶段主要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较小,对掌握专利的大厂构不成威胁,专利问题还不是很突出。但是随

14、着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一旦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专利问题将成为隐患。目前对国内企业而言,壮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与技术水平是首要任务,提高未来取得大厂专利授权时的要价能力,或逐步通过研发突破核心专利。我们认为LED产业在国内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基于以下几点:一、就技术而言,LED具有技术成长瓶颈高,学习门坎低特性,国内在半导体领域长期积累的研究资源都可以用得上,具备较好的研究基础。尽管国内集成电路制造基础比较薄弱,工艺水平比较低,但国内一些企业通过聘请海外技术人员加盟,在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国内好的企业技术水平已经与台湾大厂的技术水平相差不大,与国际大厂的整体差距也在不断拉近

15、。二、LED的投资额比较小,初始投资1亿就可建厂,国内企业进入门槛低,容易实现滚动发展,这与集成电路制造及液晶面板制造动辄几十亿到上百亿人民币的投资而言显得“微不足道”,国内企业容易进入形成产业集群,当然,也可能造成恶性竞争,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市场整合。三、国内市场巨大,LED未来主要市场是通用照明市场,市场容量大,终端消费市场比较分散,不易形成垄断,国内企业生存空间广阔;四、国内一些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如晶能光电的硅衬底氮化镓蓝光项目,大连路美的芯片领域核心技术,都具有全球竞争力,这些企业在技术发展上容易形成示范效应,促进国内企业市场健康成长;五、技术成熟后,LED下游封装和器件生产属于劳

16、动密集型,大陆具备发展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作为LED产业链中的显示屏,在国内舞台演出中运用LED电子显示屏已经非常频繁。它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可以模拟实景,再现自然。也可以出现效果图像,还可以用来展现资料等等。它有传统布景所无法比拟的灵活性和虚拟性,又有灯光系统所具备的部分光源特点,如大屏幕是利用发光二极管制作,通过本身的光源性能摸拟出现形态迥异的现实空间造型,还能表现出灯光的光效效果。它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已经很难用传统的布景或者灯光来界定它,就象用电脑灯打在天幕上的图案所形的效果一样,具有相类似的特点,目前还没有新的术语来描绘它,姑且也称之为“光景”吧。在国内早期的舞台演出中。LED电子显示屏最早是仅仅作为展现视频资料,同步视频图像为主。在当时的舞台演出中,舞台工作者并没有将其纳入舞美的范畴,只是因为显示视频图像而存在,但是随着对其新鲜感觉的消失,对于我们观众已经形成了审美疲劳,当时此类用法在国内演出中已经泛滥。随着演出交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