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技术的新进展

上传人:lcm****801 文档编号:90602415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ICC技术的新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PICC技术的新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PICC技术的新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PICC技术的新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PICC技术的新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ICC技术的新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CC技术的新进展(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ICC技术的应用新进展,PICC(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定义: 外周静脉穿刺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用于7D以上的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或用于需要静脉输注高渗性、有刺激性药物的情况。导管留置时间可长达1年。,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由外周静脉穿刺 留置时间长(7天-至1年) 中心静脉输注适用于各种药液,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建立中心静脉通路 已是医疗处置中最重要步骤,危重抢救的重要措施之一 肿瘤患者的福音 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困扰操作者的常见问题,穿刺成功率 置管中导管异位的早期发现

2、确保导管尖端位置正确 PICC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PICC临床应用进展,超声引导穿刺技术 改良塞丁格技术(MST) 心房内心电定位技术 Power PICC 的临床应用,目前国内PICC穿刺现状,穿刺针粗(16G)、对静脉条件要求高 穿刺成功率低、操作者压力大 穿刺损伤相对高 选择余地少 超声引导下穿刺少 成功率60-70%,国外目前PICC穿刺,专业IV Team 采用MST技术 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成功率高、穿刺损伤小、并发症少,基本能满足病人的需求,目前现有的条件下 在超声未广泛使用的前提下 如何进一步提高成功穿刺?,改良塞丁格技术!,非超声引导MST技术,利用很细的穿刺针穿刺,然后通

3、过扩张血管,使得导管能够顺利送入静脉。,解决,PICC穿刺中遇到的“瓶颈”,非超声引导MST技术优势,22G-24G留置针穿刺 操作方法简单、护士最为熟悉 穿刺损伤小、成功率高 痛苦小、病人易接受 有导引钢丝 确定血管通畅性 穿刺成本费用相对低,节省时间 更符合目前的国情,非超声引导MST技术,比起传统的PICC穿刺方法,应用MST使得PICC置管成功率进一步提高,同时减少了 穿刺时的相关并发症。 减轻操作者的压力 在现有的条件下能使更多病人 从这项技术中先获益。 是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基础操作,超声引导+MST穿刺的优势 提高了操作者评估上臂血管的能力 对静脉条件极差的病人提供了置管

4、机会 导管置入上臂,减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 MST的应用减小组织损伤. 提高穿刺成功率. 病人活动时舒适度得到了很大改善.,血管超声机+配件+MST,寻找什么?,血管特点,如何寻找静脉?,寻找 “黑洞” 静脉容易受到压迫 受压迫时没有搏动,什么是Power PICC 导管?,具有传统PICC的特点之外 Power PICC 导管可以 实现高流速 ,并可以用于实施静脉高压注射 可达最大的输注速度= 5 ml/秒 耐受最大压力= 300 psi,Power PICC导管,Power PICC 导管更适合: 危重病人 创伤、休克、急性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 (多通道输液、输注肠外营养、输注甘露醇、需

5、测中心静脉压) 晚期肿瘤患者姑息术后的治疗(化疗、治疗效果评价) 反复输血或血制品,反复采血,PICC相关并发症的预防,置管期间的常见并发症: 机械性静脉炎 感染 导管阻塞 血栓,预防导管相关的感染,严格遵守“洗手”和无菌技术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的基本原则,感染途径,静脉药液,护士的手,装置连接器,病人的皮肤,输液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病人的免疫系统和对感染的易感性 手卫生和无菌技术 导管材质、置管技术 皮肤准备、导管穿刺部位的选择 导管的连接装置: 导管留置时间: 导管的固定方式 输入已污染的液体 管理和教育,10天感染率8.3% 11-20天达27.8% 21天达66%,增加一个装置污染发生率0.78% 两个达1.51%,预防及处理,加强手部卫生 最佳的无菌屏障 最佳部位的置入 皮肤的消毒(CHG) 输液接头的维护 导管部位的护理 教育和培训,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