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J2010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企标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02404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KJJ2010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企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KJJ2010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企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KJJ2010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企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KJJ2010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企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KJJ2010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企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KJJ2010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企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JJ2010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企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徐州瑞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320303MT004-2008 KJJ131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2008-05-10 发布2008-05-10 实施徐州瑞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发布前 言本标准是根据KJJ131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的性能特点和煤矿管理、使用要求并参考了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制定的。本标准在编写格式、引用标准和表述方法上贯彻了GB/T1.1-2000和GB/T1.2-2002中的有关规定。本标准在防爆性能方面严格遵守GB3836.1-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3836.2-2000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 隔爆型“d”的

2、有关规定;电气性能方面严格遵守MT/T899-2000煤矿用信息传输装置的相关规定。(抗干扰性能和可靠性除外)本标准从2008年05月10日起实施。(首次发布)本标准由徐州瑞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徐州瑞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郝榕、王素川 徐州瑞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Q/320303MT004-20078产 品 标 准KJJ131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1 范围标准规定了KJJ131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以下简称千兆交换机)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KJJ131矿用隔爆型光纤千兆交换机(以下简称千兆交换机)

3、。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 通用要求GB 3836.2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2部分: 隔爆型 “d”MT 2101990 煤矿通信、检测、控制用电工电子产品基本测试方法GB/T101111988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方法GB/T282

4、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 (适用于对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验)MT/T2861992 煤矿通信、自动化产品型号编制方法和管理办法GB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AQ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3产品分类及命名3.1 产品型号3.1.1产品型号符合MT286-1992的规定。3.1.2型号KJ J 131 登记序号输入输出设备矿用监测、控制系统或设备3.2 防爆型式和标志3.2.1防爆型式:矿用隔爆型。3.2.2防爆标志:ExdI 3.3外形尺寸和重量3.3.1 外形尺寸(长宽高):650mm 275mm 633mm。3.3.2 重量:160。4技术要求4.1

5、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4.2环境条件4.2.1千兆交换机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a)环境温度:0+40;b)平均相对湿度:95% ;c)大气压力: 80KPa106KPa;d)无显著振动和冲击的场合;e)煤矿井下有甲烷爆炸性混合物,但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的场合。4.2.2 千兆交换机能承受的最恶劣的贮运条件为:a)高温:+60;b)低温:40;c)振动:50m/s2 ;d)冲击:峰峰值加速度500 m/s2 ;4.3 电气性能4.3.1 额定工作电压: AC127V视在功率:不大于80VA4.3.2 主要技术指标: 4.3.2.1 以太网光端口

6、a) 传输口数量 2b) 传输方式 TCP/IP以太网 1310nm单模光纤c) 连接方式 SC光纤接口d) 传输速率 1000M bit/s e) 发射功率 10dBm0dBm f) 接收灵敏度 25dBmg) 最大传输距离 10km (发射光功率-10dBm0dBm;接收灵敏度-25dBm;使用MGTSV(148)*1型矿用单模光缆;光纤接点总数14个,热熔接点10个,冷熔接点2个,活动连接点2个)4.3.2.2 以太网电端口 a) 通道数量 12 b) 传输方式 TCP/IP以太网c) 传输速率 10/100M bit/s 自适应d) 连接方式 RJ45型电端口e) 与网络设备(具备TC

7、P/IP)的最大传输距离:30m (MHYV矿用通讯电缆,520.75mm)f) 信号电压峰峰值15V4.3.3 功能4.3.3.1 具有以太网电信号之间的数据交换功能;4.3.3.2 具有以太网光信号之间的数据交换功能;4.3.3.3 具有以太网光电信号之间的数据交换功能;4.3.3.4 具有以太网光信号间的冗余环型网络数据交换功能;4.4 外观4.4.1 外壳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和变形,表面涂层不应起泡、龟裂和脱落,焊缝不得有明显的焊迹。4.4.2 铭牌与标志应清晰、牢固。4.4.3 隔爆结合面不得有划痕、砂眼等缺陷。4.5 电源波动适应能力千兆交换机供电电压在电压波动为95V

8、140V的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其性能符合4.3的要求。 4.6 工作稳定性千兆交换机均应进行工作稳定性试验,通电时间不少于2d,其电气性能应符合4.3的规定。4.7 电气安全4.7.1 电源输入端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50M,潮湿试验后1.5M。信号接线端与外壳间的绝缘电阻50M,潮湿试验后1.5M。4.7.2 电源输入端与外壳之间应能承受交流50HZ、2000V,历时1分钟的正弦工频耐压试验,漏电流不大于5mA,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信号接线端与外壳之间应能承受交流50HZ、1000V,历时1分钟的正弦工频耐压试验,漏电流不大于5mA,且无击穿和闪络现象。4.8 环境适应性4.8.1 千兆交换机在

9、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1规定条件进行的低温工作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4.4的规定。4.8.2 千兆交换机在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1规定条件进行的高温工作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4.4的规定。4.8.3 千兆交换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1规定条件进行的低温贮存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4.4的规定。4.8.4 千兆交换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按表1规定条件进行的高温贮存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4.4的规定。表 1试 验 项 目温 度试 验 时 间h恢 复 时 间h低温工作-102高温工作+402低温贮存-40162高温贮存+601624.8.5 千兆交

10、换机应能承受严酷等级为高温+40、周期12d的交变湿热试验,其电气安全、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7、4.3和4.4的规定。4.8.6 千兆交换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承受频率10150Hz、加速度50m/s2、三个轴向上各振动5次的振动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4.4的规定。4.8.7 千兆交换机在非工作状态应能峰值加速度500 m/s2、脉冲持续时间11ms、三个互相垂直轴线的每个方向连续冲击三次(共18次)的冲击试验,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4.4的规定。4.8.8 包装后的网络千兆交换机应能经受运输试验,试验后包装箱应无损坏和明显变形,其电气性能及外观应符合4.3、4.4的规定

11、。4.9 表面温度要求千兆交换机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外壳表面温度须不超过1504.10 特殊工艺要求隔爆接合面应进行磷化处理,并涂一层2041防锈油。4.11 结构4.11.1 紧固件必须有防止自动松脱的措施。4.11.2 金属零部件必须进行 防锈、防蚀处理。4.11.3 电源外壳应设有内、外接地螺栓。接地螺栓进行电镀等防锈处理,外接地螺栓应大于等于M8,内接地螺栓应大于等于M6。4.11.4 电源外壳内接线端子与接线端子及外壳间电气间隙应10mm、爬电距离应12mm。4.12 防爆性能4.12.1 千兆交换机外壳必须符合GB3836.1和GB3836.2的规定,并应经国家指定的防爆检验部

12、门审查检验合格,取得检验部门发放的“防爆检验合格证”。4.12.2千兆交换机外壳应通过GB3836.2-2000中第15.1.2.2条规定的外壳耐压试验和GB3836.2-2000中第15.2条规定的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4.12.3交换机隔爆外壳材质采用Q235-A,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应符合GB3836.2-2000的有关规定。4.12.4 交换机外壳精加工后应通过历时1min压强1Mpa的水压试验。4.12.5 .交换机引入装置中的密封圈抗老化性能应符合GB3836.1-2000附录D中D3.3条的规定。4.12.6 交换机的电缆引入装置应能承受GB 3836.1-2000附录D及GB 38

13、36.2-2000附录D中规定的电缆引入装置夹紧及密封性能试验。4.12.7 交换机的透明件应能承受GB 3836.1-2000中23.4.3.1规定的冲击试验,试验后不得损坏。4.12.8 交换机的透明件应能承受GB 3836.1-2000中23.4.6.2规定的热剧变试验,试验后不得损坏。5 试验方法5.1 试验条件除环境试验或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a)温度:1535;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6KPa106KPa。5.2 电气性能试验功能实验方法5.2.1.试验仪器和设备1) KJJ131 矿用隔爆千兆交换机 二台2) 具有相同光电接口的千兆交换机模块 二台3) 笔记本电脑 二台4) 专用测试程序 一套5) 自耦调压器0250V 一台6) 变压器:220/127V,1.2KVA; 一台7) 光功率计 一台8) 光衰减器 一套9) 万用表 一台10) 交流电流表 一台11) 示波器 一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