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0601839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PPT 页数:75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古代诗歌鉴赏之,语言鉴赏,考查题型,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第一种模式: 炼字型,(一)炼字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诗中的某个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直接鉴赏关键词) 2、诗中的“诗眼” “关键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找出关键词并鉴赏)(何为诗眼?) 3、这个词与另一个词比较哪个更好?为什么? (比较鉴赏),命题方式一:炼字 提问方式: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08全国卷一) 2.简析“危似孤臣末世难”中的“孤”字的妙处。 3.联系全诗,

2、赏析“雪” “朱”的表达效果。 4. “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5.这首诗第二句中得“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06福建) 6.本诗的“诗眼”是什么?(06江西),炼字题型答题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第三步:有表现手法时点出 或描绘了的景象(姿态、 神态、氛围、意境) 第四步:作用 或增强了感染力 或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二)炼字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语境中的含义(有时可能是活用)。 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句中描述景象(并指出手法)。 第三步:点明字词的作用:写出景物特征、烘托画面意境、表达

3、诗人情感(或其他表达效果) 若题目没有给出哪个字,第一步是先找出字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后两句诗。,可以这样写答案,答题格式: 该词有的含义,采用修辞手法,化为释含义、明手法,写出了情形, 描景象,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表感情、谈作用。 示例:,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后两句诗。 后两句诗的“侵”和“拂”用得精妙。(找字) “侵”有侵染之意,写霞光仿佛追逐着诗人一般,侵染诗人足迹。描写出诗人在夕阳下悠然自得、漫步山岗的生动情景。(释字、描述) “拂”即吹拂,运用拟人手法

4、,写青翠山色追逐诗人的脚步,吹拂诗人的衣裳,以动感的画面描写山色可爱多姿。(释字、描述) 这两个动词明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表达效果),一炼动词,一炼动词,动词艺术效果:,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赋予画面动态感,使意境特点更加鲜明。,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间 作 四 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 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

5、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答: “拳” “退” 拳,蜷缩;退,向后移动( 白鹭蜷缩栖息在沙滩上,使沙滩都显得一片明亮;天空如此高远辽阔,以至高飞云端的鸿雁似乎不是在向前飞,而是向后退去.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安然恬静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雁在辽阔天空中飞行似乎后退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答: 网,网子,网罗丝丝的小雨被编成了网子,想要网住春天,用了想象、比喻拟人。生动、新奇地表达了诗人想要留住春天的思想感情。,二、(08全国二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6、,然后回答问题。 春 日 即 事 李弥逊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二炼形容词,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历其境。,联系思想感情,例:红杏枝头春意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热闹 红杏在枝头绽放,开得那么灿烂,那么热闹 用了通感手法 把无声的姿态描摹得好像有声,写尽一派盎然的春意,蓬勃的

7、生机。,孤,孤独。一片孤独的城池处于万仞高山之间。写尽环境之孤寂,人心之孤苦。,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答:忽,忽然,不经意,漫不经心前两句写少妇不知发愁,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了杨柳,使她想起了当年与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一个“忽”字将这种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三炼副词,注意:联系全诗,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例: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四炼叠词,答: “葱葱”

8、 ,状写出溪边树木的葱茏茂盛,“靡靡”写江芜在微风吹拂下摇曳起伏的情态。写出春雨后水边草木之貌;富有韵律感,增强表达效果;表达了诗人对浓重春色的欣喜之情。,三、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 “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07天津),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五炼拟声词,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永不见。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六炼数量词,古诗词中数字的运用,有

9、时是用虚数,不可当真,但可使诗歌借助夸张增强表现力。有时是确数,使诗词精炼有力,含意丰富。,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作用: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 “着色的思绪” 。,七炼颜色词,如何鉴赏诗歌的诗眼 1.何为“诗眼”: 诗眼有全诗诗眼、数句之眼、一句之眼。 全诗诗眼、数句之眼往往是表达主旨、统摄全诗或贯穿全篇的关键词句。而一句之眼(凝练字)是某句中最精练

10、传神的富有表现力的字词(相当于“炼字”)。 2. “诗眼”主要表现为三类字(词): (1)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凉”、“孤”、“冷”等; (2)最生动传神的字(词),常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以动词或形容为主。 (3)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或明或暗地围绕它来写,常以动词或形容词为主。,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依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答案:交情,精练传神, 传达主旨。,请判断下面诗歌中的诗眼。 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

11、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深”,一语双关,指水深,也表现友情深,体现全诗的主旨。,3.设问方式: 简析某字在诗中的作用。 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第几联中的诗眼是什么?为什么? 诗歌开篇用某字,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 这首词上片有一个字统摄了下片的内容,这个字是哪一个字?为什么?,鉴赏诗眼,4.答题技巧(全诗的诗眼) 第一步:找出诗眼,并作简要的解释。 第二步:点明该词句的作用: 统摄全诗、充当线索、点明主旨、奠定全诗感情基调、营造氛围等。 第三步:分层叙说诗句的内容如何体现诗眼: 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叙说,即每一句、每一联、每一层写什么

12、内容,这个内容怎样体现诗眼的。对于绝句,可以逐句分析;对于律诗,可以逐联分析;对词曲,可以逐层分析。,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答: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岩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

13、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一】 (1)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 (2)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瞰所见;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

14、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问: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字词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二】 (1)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诗眼”。 (2)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之江楼,能够消暑,故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的“招客”。,炼句,第二种模式:炼句型(一),提问方式: 这一联或这一句最生动传神,为什么? 某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要点: 内容:描绘怎样的景象;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蕴涵着一种怎样的理趣。

15、形式: 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结构:结构上有何作用。,一、炼主旨句、具有隐含信息的语句 【答题思路】 1、简析句意。 2、结合文意赏析。 3、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有人认为本诗最后一联为喜幸之词,你同意吗?为什么?,不同意。 最后一句的意思是只是靠着老朋友帮助才能维持生计,对世事也不再有何追求了。(步骤一) 本诗前三联虽然写诗人在经历长期离乱后,重获家室儿女之乐,眼下过着闲适的生活,但这些却建立在“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步骤二) 最后

16、一联表面是喜幸之词,实则包藏了多少悲苦与无奈,此刻寄人篱下,艰难辛酸之情溢于言表。(步骤三) 因此不同意“喜幸”之说。,简析句意,结合文意赏析,分析作用、效果、表达的主旨、情感,答题步骤: (1)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 (2)抓住最突出的一点(或诗眼或写法)简析。 (3)点出该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二、赏析类题,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gu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本诗堪称白居易“用常得奇”的佳作。请结合全诗,对颈联“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两句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