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皮革业及质量审核指导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60004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纺织、服装、皮革业及质量审核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纺织、服装、皮革业及质量审核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纺织、服装、皮革业及质量审核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纺织、服装、皮革业及质量审核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纺织、服装、皮革业及质量审核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纺织、服装、皮革业及质量审核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纺织、服装、皮革业及质量审核指导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纺织、服装、皮革业审核指导书皮革加工及其制品制造业专业代码:BCC/AG/S-23.3/00编制:方丽娟审核:操圣祥审批:操圣祥二OO二年五月十五日实施一、目的: 指导审核人员有效地对纺织、服装、皮革业组织的体系(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审核。二、适用范围:适用于纺织、服装、皮革业作参考。三、相关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1 执行地方职业安全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3工厂安全卫生规程4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5劳动部关于颁发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6卫生部、国家建委、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劳动总局关于颁发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7卫生部、劳动人事部

2、、财政部、全国总工会关于修订颁发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者处理办法的规定8劳动部颁发关于生产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监督的暂行规定9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0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1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防疫法1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3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14电气安全管理规程15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6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7制革、皮鞋、毛皮、皮件安全生产规定(试行)18锅炉房安全管理规则19气瓶安全监察规程20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21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22纺织工业部关于纺织原料、成品仓库防火安全管理的暂行规定(82)纺生字第52号23纺织系统女职工劳动保护细则 纺生字(

3、1991)25号24纺织行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试行) (89)纺生字第21号25关于对制鞋、箱包等行业违法使用苯及其化合物进行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26国家经委、财政部、国家物资总局、纺织部、轻工部关于切实解决轻纺企业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中的问题的通知 (81)纺生字第13号27制革、皮鞋、毛皮、皮件安全生产管理规定(试行) 28关于对制鞋等行业从业人员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通知 (88)轻皮文字第11号四、贯彻法律、法规的途径:1 查阅上述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是否有清单。识别、索取及更新有无程序文件。2 查阅、询问上述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的符合性、执行情况。文档由本人精心搜集和整理,喜欢

4、大家用得上,非常感谢你的浏览与下载。凡本厂职工应热爱电厂、热爱岗位、热爱本职工作,发扬“团结务实、争创一流,立足岗位,爱厂敬业,尽职尽责,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圆满完成各项生产和工作任务,为华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贡献2019整理的各行业企管,经济,房产,策划,方案等工作范文,希望你用得上,不足之处请指正五、简要工艺流程图(以制革生产为例)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腐蚀物质 腐蚀物质 腐蚀物质 腐蚀物质 粉尘整 理植鞣革鞣后湿处理工段鞣 制鞣前准备 生物 机械伤害 生物 机械伤害 生物 机械伤害 生物 机械伤害 噪声 电危害 噪声 电危害 噪声 电危害 噪声 电危害 易燃易爆 作业环

5、易燃易爆 作业环 易燃易爆 易燃易爆 境不良 境不良 六、相关主要危险源:生物因素:病畜携带的炭疽杆菌、芽苞、布鲁氏杆菌等可引起炭疽病、波状热、口蹄疫。有毒、腐蚀物质:氯硅酸钠、硫化氢、铬盐、皮革防霉剂、化学溶剂等有毒或有腐蚀性。机械伤害:剖层机、挤水机、削匀机、轻重革打光机、轻革伸展机、磨革机、熨平机、重革滚压机和一些辅助工具都会对手构成伤害;转鼓会因绞入围腰而危及性命。粉尘:磨革时会产生粉尘。噪声:制革机械(转鼓、伸展挤水机、去肉机、剖层机、削匀机、磨革机、打光机、蒸汽加热、风机、空压机都会产生噪声。易燃易爆:溶剂或煤油脱脂、脱毛、浸灰碱、喷涂等处均易发生燃爆。电危害:高频干燥、红外线干燥

6、、微波干燥均需防电危害。作业环境不良:在准备和鞣制工段,常年穿高筒胶靴,湿气不易散发而透入关节,易导致职业伤害。七、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方法:1. 询问、交谈2. 现场观察3. 查阅有关记录4. 获取外部信息5. 工作任务分析6. 安全检查表7. 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8事件树分析9 故障树分析以上几种危险源辨识与分析方法都有各自特点,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在辨识危险源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只使用一种方法,而是综合运用上述各方法。八、危险源监测:应由具有法定资格的监测机构进行定期监测并出具监测报告。九、控制措施:1、机械伤害:(1)设置安全防护装置:用屏护方法使人体与生产中危险部分相隔离,如操作时可能接触到的

7、机器设备运转部分,加工材料的碎屑可能飞出的地方,机器设备上容易被触及的导电部分、高温部分和辐射热地带以及厂院和工作场所可能使工人坠落、跌伤的地方等。(2)设置保险装置:能自动消除生产中由于整个设备或个别部件发生事故和损坏,以至引起人身事故危险的装置。(3)设置信号装置:应用信号警告工人预防危险。(4)设置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使工人及时受到提醒,防止事故、危害的发生。2、电气伤害及火灾爆炸:(1)安全认证:电气设备必须具有国家指定机构的安全认证标志。(2)备用电源:停电能造成重大危险后果的场所,必须按规定配备自动切换的双路供电电源或备用发电机组、保安电源。(3)防触电接零、接地保护系统;漏电保护

8、;绝缘;电气隔离;安全电压;屏护和安全距离;连锁保护。(4)电气防火防爆消除电气引燃源;装设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或自动切断电源的漏电保护器;根据燃、爆介质类、级、组和火灾爆炸危险场所的类、级、范围配置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隔离;连锁保护装置;防静电措施;其他对策。安全距离:采用消防规范规定的防火间距。通风。电气建筑物、电气灭火、消防电源、消防报警和控制等对策由消防行政部门按消防规范要求提出。3、有毒、腐蚀物质:(1)物料和工艺:以无毒、低毒的工艺和物料代替有毒、高毒工艺和物料。(2)工艺设备(装置):生产装置密闭化、管道化,负压生产;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序化和自动控制。(3)通风净化:(4)对

9、有毒物质泄漏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设备和工作场所必须设置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和应急防护设施,如有毒物质事故安全排放装置、自动检测报警装置、连锁事故排毒装置、事故泄漏时的解毒装置。(5)根据危害严重程度,配备专门的气体防护机构、急救室、抢救设施、事故柜、急救箱、个人防护用品、人体冲洗器、洗眼器。(6)其他措施:隔离、遥控操作;有毒物质浓度监测仪、超限报警装置;检修时的解毒吹扫、冲洗设施;生产、贮存、处理极度危害和高度危害毒物的厂房和仓库,其天棚、墙壁、地面均应光滑,便于清扫,必要时加设防水、防腐等特殊保护层及专门的负压清扫装置和清洗设施。(7)采取防毒教育、定期检测、定期体检、定期检查、监护作业、急性

10、中毒及缺氧窒息抢救训练等管理措施。(8)根据相关标准应采取的其他防毒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4、粉尘:(1)选用不产生或少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无危害或危害性较小的物料。(2)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3)加强通风(4)操作人员佩戴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5)采取防尘教育、定期检测、加强防尘设施维护检修、定期体检和检查等管理措施。5、噪声:(1)减少冲击性工艺和高压气体排空的工艺。(2)选用低噪声设备。(3)采用操作机械化和运行自动化的设备工艺,实现远距离的监视操作。(4)采用隔声、消声、吸声和隔振降噪等技术措施。(5)个人防护:采用个人防护措施和减少接触噪声时间。6:作业环境不良(1)实现自动化

11、、机械化作业。控制低温作业、冷水作业时间。(2)穿戴防寒服等个人防护用品。(3)设置采暖操作室、休息室、待工室等。(4)冷库等低温封闭场所,应设置通信、报警装置。7、综合措施:(1)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计划检修:遵守技术操作规程;加油、清洗(此时,更应注意安全);大修时要严格遵守修理进度及有关规章制度,重视各项安全工作。大修完了以后应进行验收和试车。(2)工作地点的布置与整洁: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布置合理,使箱、柜、架板的安放符合工人操作的顺序,加工物品所经过的线路最短,避免重复往返;通道畅通,设备及与墙壁、柱子间保持一定距离;随时清除废屑、堆放整齐,修复损坏的地面。(3)个人防护用品:按危害

12、类型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有相应严格的管理制度,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应具有安全鉴定证。十、审核要点:1 文件审核2 第一阶段(初访)4.2,4.3.1,4.3.2,4.3.3,4.3.4,4.4.1,4.5.1,4.5.4,4.63 第二阶段:全部要素要素审核内容4.2职业安全健康方针1文件审核:查方针的具体内容是否体现了遵守法规持续改进事故预防保护员工职业安全健康的承诺?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查方针制定的原则、职责,何时以何种方式进行评审是否作出规定?2第一阶段审核了解方针是如何制定的?员工及其代表是否参与了协商?验证方针是否与用人单位的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性质和规模相适宜?即方针的内容是否与

13、用人单位的危害与风险评价结果相适应;3第二阶段审核了解方针是如何传达贯彻的?员工是否理解,公众是否获取;进一步验证方针是否符合企业的性质、规模,适宜性的评审结果;4.3.1 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1文件审核:查是否建立了程序:是否描述了危害识别方法,是否强调了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生产运行的常规活动;异常:设备投入运行前的试机,运行后停机、检修等非常规的活动;紧急:火灾、爆炸事故; 七个方面: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人机工程因素。是否规定了评价方法,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界定了风险级别?如:A类:不可容许风险;B类:重大风险;C类:中度风险;D类:可容许风险;E类:可忽略风险:是否规定了对什么样的风险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如:A类:制定目标及管理方案;B类:制定并实施运行控制程序;A、B、C类均应通过员工培训、绩效测量和监测来控制;是否规定了何种情况要更新危害信息;是否形成了辨识、评价的输出信息:危害辨识清单、风险评价重大风险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