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598517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前提条件政治前提: 劳动力: ; :海外贸易、 ;技术:手工工场长期发展;市场需求: ( )政治保障:19世纪中期 扩展;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条件:殖民掠夺、商品倾销和资本积累。技术条件:(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突破市场需求:国内 的开辟; 国际: 主要成就开始标志: 主要标志: “ ” 新兴行业: 、 业、 交通: 、 ; 主要标志: 发明,人类进入 交通: 、 等新式交通工具;通讯: 、 新兴行业: 、 、 等。特点工业( )开始; 发明 含量低; 中心扩到欧美;能源: 工业为主, 与技术 紧密结合, 和 国最显

2、著,多国同时进行新能源为 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 、 影响生产力: 发展, 取代 人类进入 时代;生产关系: 取代手工工场,社会分裂为 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 现象严重; 社会结构: 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大量兴起,但 开始严重;思想:进入 资本主义阶段,亚当斯密提出 主义国际: 初步形成,英成为 ,亚非沦为 和 ;资本主义制度:欧美资产阶级逐渐确立其世界统治,进行全球扩张,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生产力: 发展,人类进入 时代;生产关系:各行业 形成,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成熟,逐渐过渡到 阶段;世界市场: 形成,标志着 形成。形成经济格局: 国和 国发展最快,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英的

3、经济霸权;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 经济: 思想:政治:经济:思想: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前提条件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劳动力:圈地运动;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等;技术:手工工场长期发展;市场需求: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日益扩大市场的需要。( 最重要) 政治保障: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经济基础: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条件:殖民掠夺、商品倾销和资本积累。技术条件:电磁感应等自然科学理论重大突破, 市场需求:国内统一市场的开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主要成就开始标志:珍妮纺纱机动力:瓦特“万能蒸汽机”,进入蒸汽时代。新兴行业:棉纺

4、织业、机器制造业交通:火车机车、蒸汽船(轮船); 主要标志:电力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交通: 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通讯:电话、电报钢铁工业进步:钢铁材料广泛运用。新兴行业:电力工业、石油化工、汽车工业等。特点 轻工业(棉纺)开始并为主;工匠发明科技含量低;英国为中心扩到欧美;能源为煤炭 重工业工业为主,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德国和美国最显著,新能源为 电力和石油 有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如:德日俄等影响生产力:高速发展,机器取代手工,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生产关系: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社会分裂为 工业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贫富分化现象严重; 社会结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大量兴起,但

5、环境污染开始严重;思想:进入自由资本主义阶段,亚当斯密提出自由主义国际:资本主义世界实际市场初步形成,英成为世界工厂,亚非沦为 原料产地和 市场 ;资本主义制度:欧美资产阶级逐渐确立其世界统治,进行全球扩张,传播先进思想和生产方式。生产力:飞速发展,人类进入 电气时代;生产关系:各行业 垄断组织形成,资本主义制度日趋完善成熟,逐渐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形成经济格局:德国和美国发展最快,欧美其他工业国崛起,冲击英的经济霸权;对中国的影响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