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政策选择的理性措施研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97715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坏账准备政策选择的理性措施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坏账准备政策选择的理性措施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坏账准备政策选择的理性措施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坏账准备政策选择的理性措施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坏账准备政策选择的理性措施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坏账准备政策选择的理性措施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坏账准备政策选择的理性措施研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坏账准备政策选择的理性措施研究 【摘要】部分企业为了单纯追求利润指标,忽视了坏账损失,而坏账损失是企业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因此通过分析坏账准备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合理的选择坏账准备政策,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政策;理性措施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应收帐款 应收账款是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属于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相关收人的同时,也应该确认应收账款。

2、所以企业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办法,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监督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风险。 (二)坏账准备的内涵 坏账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只要企业允许客户赊购产品,就会产生因一些购货企业丧失支付能力或不可抗拒的事件,致使货款不能收回,这些收不回来的账款称为坏账,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四十二条规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

3、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因此,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终,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三)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 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主要有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其中,直接转销法是指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转销应收款项,计入当期损益,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该方法简便易行,缺点是不符合会计核算的谨ILA性原则。备抵法是指期末在检查应收账款收回可能性的前提下,按照预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款项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冲减计提的坏账准备

4、,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款项金额的一种核算方法,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符合会计核算的谨ILA性原则。一方面将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作为减值损失及时计入费用,避免企业虚增利润。另一方面在会计报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使报表更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定,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企业采用备抵法进行坏账核算时,应按期预计应收款项减值损失。 二、坏账准备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坏账政策包含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比例和计提时间。企业在进行会计决策时,选择坏账准备政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对整体收益的评估。 (一)坏账准备计提方法的影响因素 从计提方法上看,通过查

5、阅150家上市公司公司的年报附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政策大体分为三类:单项金额重大单独计提坏账准备、单项金额不重大但单独计提坏账准备和组合计提坏账准备。而按照组合计提坏账准备政策中的方法包括账龄分析法和余额百分比法,其中账龄分析法占到绝大多数。全部150家公司均采用了按照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其中149家采用的是账龄分析法,1家采用的是余额百分比法,采用账龄分析法组合?提坏账准备的公司占到99.35%。 从金额上看,各公司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根据应收账款单项金额的重大与否,便会采取不同的会计政策。首先是单项金额重大(超过100万元人民币)并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单项进行

6、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个别认定计提坏账准备,经减值测试后不存在减值的,应当包括具有类似风险组合特征的应收款项中计提坏账准备;对于单项金额不重大的应收账款项目,要进行分类说明,明确财务实践的方法。其次是是单项金额不重大但单独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计提坏账准备。最后是按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在信用风险特征组合中,则要对应收账款进行系统的区别和辨别,并以此来判定是够需要对该项目进行相关的计提减值准

7、备。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在对应收账款做计提准备时都会有依据。根据企业应收账款的收回时间不用,从而进行不同比例的资产减值损失。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资金的无形流失,避免日后收回比原有金额少时,凸显出经营业绩的亏损,另一方面可以避免一次性的计提,若是比较大的应收账款,可预防企业财报上出现赤字,影响当期利润和整体经营评价。 (二)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影响因素 首先是业绩压力。为了维持经营业绩的平稳增长,当企业业绩处于良好且超出预期目标的情况下,管理者有可能利用坏账准备政策将本年利润延至未来期,即计提较高比例的坏账准备。而当企业本年利润水平不高或未能完成预期目标时,管理者会转回前期多计提的坏账准

8、备,即计提较低比例的坏账准备,以便提升当年的利润水平。管理当局通过选择适当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利用坏账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调节盈余,从而达到平滑利润的目的。其次是债务契约。出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目的设立的契约被称为债务契约。通常当某项债务契约的限制性条款与特定会计政策联系紧密时,管理者越有可能针对该项会计政策做出有利于提升企业利润水平的选择,增加收益、资产规模或者降低负债,使会计信息朝向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因此,债务契约是影响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一项重要因素。最后是资金压力。充足的资金是企业平稳运行的根本保证。然而企业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资金紧张的情况,资金压力会给企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在资金压力大的企业中,管理者会尽可能的提取较少的坏账准备以抬高收益水平。因此,为了弥补资金压力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管理层会利用降低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来提高工作业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