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测量方案汇总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97656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7.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铁测量方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铁测量方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铁测量方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地铁测量方案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地铁测量方案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测量方案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测量方案汇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第一章 工程概况本工程段为地铁 号线 站 站区间工程,设计范围为K3+582.820K4+975.405m,总长1392.585m,左右双线均采用矿山法施工,区间隧道沿造甲街和丰台东大街下方设置,整体呈南北走向,隧道覆土1019.5m,周边房屋密集;由于单线隧道较长在区间内拟开3个竖井施工,因地面条件的制约每个施工场区都比较狭小,而隧道埋深又较深,给施工中的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施工工作面多,测量工作量大,施工期间需要更好的安排测量工作,满足施工需要。11第二章 施工测量准备2.1 施工测量仪器准备 施工测量使用仪器表详见表2-1。表2-1 施工测量使用仪器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

2、数量备注1徕卡全站仪TCRA1101台12徕卡精密水准仪DNA03台13铟钢尺2m付14钢卷尺50m个45数显式收敛计SD-1台1所有测量仪器必须经过计量检测部门检测并且具有检定合格证方可使用。2.2 施工测量人员组织公司拟设专业测量队,具体人员配备(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测量工程师2名高级测量放线工2名测量放线工4名 2.3 施工测量技术要求1)测量计算工作的要求依据正确(对原始数据要认真仔细地逐项审阅与校核)、方法科学(各项计算要在规定的表格中进行)、计算有序(各项计算前后有联系时,前者经校核无误后,后者方可开始)、步步校核(各项计算应由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进行,结果正确后

3、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结果可靠(计算中所用的数据应与观测精度相适应,在满足精度的前提下,应及时合理地删除多余数字,以便提高计算速度,多余数字的删除应遵循“四舍、六入、五凑偶”的原则)。2)测量记录工作的要求原始真实(不允许抄录)、数字正确(不允许有涂改现象)、内容完整(表头填齐,附有草图和点志记图等)、字体工整。3)测量观测的精度要求工程自始至终保持等精度观测,观测人员、记录人员、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路线等基本保持不变。4)测量放线和验线工作的要求测量放线和验线工作在满足工程精度要求的前提下必须独立进行,严格依据测量规范进行,测量人员要积极主动,团结协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5)设计及规

4、范要求(1) 按照施工测量招标文件和施工图纸、城市测量规范CJJ8、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及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有关规定执行。(2)对甲方提供的控制点进行检测,符合精度要求后再进行工程的施工测量。(3) 对整个工程场区按施工需要布设精密导线控制网 。表2-2 精密控制导线的主要技术指标等级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边长相对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和差方位角闭和差()3-53502.51/600001/350005n注:n为测站数(4)场区内按施工需要布设高程控制网,并采用城市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其路线高程闭合差在8mm(L为线路长度,以Km计

5、)之内。表2-3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水准仪的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附和闭合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和路线二等2DNA03铟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注:L为往返测段,附和水准线路的长度(以千米为单位)(5)北京地铁工程隧道开挖的贯通中误差规定为:横向50mm、竖向25mm,极限误差为贯通中误差的2倍,纵向贯通误差限差为L/5000(L为贯通距离, 以Km计)。北京地铁工程平面与高程贯通误差分配表如表2-4所示。表2-4 北京地铁工程平面与高程贯通误差分配项 目 误差种类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地下控制测量总贯通中误差横向贯通中线误差25mm20mm30mm50mm纵向贯通中线

6、误差L/5000竖向贯通中线误差16mm10mm16mm25mm第三章 施工测量控制3.1 主要工作内容 1)接桩与复测由勘测设计单位交桩后,七日内对所交的测量点位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报告结果上报监理单位。若导线网和高程网精度分别能够满足工程测量规范中的二级导线测量和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则对测量点位进行标识和保护。2)竖井趋近导线控制测量根据本标段特点建立两条竖井趋近导线。导线形式可为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竖井趋近导线应附合在精度较高的导线点上,近井点应与GPS点或精密导线点通视,并使定向具有最有利的条件。近井点必须纳入网中,导线应满足二级导线测量技术要求。近井点的点位中误差应在10mm之内。

7、竖井趋近导线边长不宜短于350m。3)联系测量本工程各施工竖井均很狭小且深,深度达25m左右,用常规的全站仪直接投点无法实施,用联系三角形法因场地太狭小也很难满足此方法的要求,根据以前的测量经验为了方便实施和满足精度要求我们采用在施工竖井两侧的井壁上做固定的测量托架,以双导线的往井下测放;如图3-1 联系测量示意图所示,高程联系测量采用在竖井内悬挂钢尺,地上地下同时读数的方式传递高程如图3-2所示。图3-1 竖井联系测量示意图图3-2 高程传递示意图4)地下施工控制导线测量随着区间暗挖隧道的掘进,隧道内导线点以三角导线网的形式向前延伸如图3-3所示,建立时导线点之间要通视良好,确保导线的精度。

8、支导线要通过联系测量定期和地面控制网进行联测,保障其稳定、可靠。图3-3 地下隧道内控制导线点布置平面示意图5)高程控制测量在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施工加密高程控制网,通过联系测量,将高程传递到施工竖井内,并且在暗挖隧道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通过高程控制网指导地面、地下的工程施工。6)施工放样测量施工中的测量控制采用坐标法进行施测。为了加强放样点的检核条件,可用另外两个已知导线点做起算数据,用同样方法来检测放样点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坐标,放样点理论坐标正确与否,或利用全站仪的坐标实测功能,用另两个已知导线点来实测放样点,放样点理论坐标与检测后的实测坐

9、标X、Y值相差均在2mm以内,可用这些点指导隧道施工。暗挖区间隧道施工放样主要是控制路线设计中线、里程、高程和同步线。隧道开挖时,在隧道中线上安置激光指向仪,调节后的激光代表线路中线或隧道中线的切线或弦线的方向及线路纵断面的坡度。每个洞的上部开挖可用激光指向仪控制标高,下部开挖采用放起拱线标高来控制。施工期间要经常检测激光指向仪的中线和坡度,采用往返或变动两次仪器标高法进行水准测量。在隧道初支过程中,架设钢格栅时要严格的控制中线、垂直度和同步线,其中格栅中线和同步线的测量允许误差为20mm,格栅垂直度允许误差为30。7)对各种数据进行验算对本标段图纸中的坐标(X,Y)和高程(Z)进行验算;对专

10、业施工队测量员的施工测量放线的数据进行验算;对专业施工队测量员的放线进行复核,实行二级测量监控。8)监督施工队对控制点的保护,对被破坏的控制点及时准确地进行恢复。9) 仪器设备和元器件的维护及送检。10)量测资料均经现场检查、室内复核并上报 。11)与监理工程师密切配合工作 , 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有关情况和问题 , 并提供有关真实可靠的量测资料 。3.2 与邻近标段或建筑物接口处的联系测量对于车站及区间预留的接口,施工前要对这些位置轴线、高程与有关部门进行确认,并进行与对方控制网的复合测量,以保证接口的正确连接。3.3 施工控制测量成果的检查和检测 检测均按照规定的同等级精度作业要求进行,及

11、时地提出成果报告,一般检测互差应小于2倍中误差,可用原测成果,若大于该值或发现粗差,应由监理会同甲方测量队采取专项检测来处理。检测地上、地下导线的坐标互差12mm,20mm;检测地上、地下高程点的高程互差3mm,5mm;检测地下导线起始边(基线边)方位角的互差 10;检测相邻高程点互差3mm;检测导线边的边长互差8mm;检测隧道中线点坐标的互差16mm;检测经竖井悬吊钢尺传递高程的互差3mm;对影响隧道横向贯通的检测误差应严格控制。3.4 工程贯通测量区间贯通后,联测地上、井下导线网、水准网,并进行平差,为隧道提供具有一定精度和密度的导线点与水准点来指导后续工序的施工。平面和高程贯通测量:在隧

12、道贯通面处,采用坐标法从两端测定贯通,并归算到预留洞门的断面和中线上,求得横向贯通误差和纵向贯通误差;用水准仪从贯通面两端测定贯通点的高程,其误差即为竖向贯通误差。3.5 工程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包括:线路中线测量和隧道净空断面测量。1)线路中线测量以施工控制导线点为依据,利用区间施工控制中线点组成附合导线。中线点的间距直线上平均150m,曲线上除曲线元素点外不应小于60m。中线点组成的导线应采用级全站仪,左、右角各测一测回,左、右角之和与360之差应小于5,测距往返各二测回。2)隧道净空断面测量以测定的中线点为依据,曲线上包括曲线元素点每5米应测设一个结构横断面,结构断面可采用全站仪进行施测,测

13、定断面里程误差允许为50mm,断面测量精度允许误差为10mm第四章 施工测量技术保障措施由于工程工期和施工环境的限制,结构施工要形成流水作业,适时穿插衬砌施工,而不是等到贯通调整中线和标高以后。这使得测量工作不允许出现测量误差超出限差的情况,在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测量工作,必须加强施工测量检核。为达到中线和标高的测量误差均在限差内的目的,特制定以下技术措施:1、施工放样前将施工测量方案设计与意见报告监理审批。内容包括施测方法、操作规程、观测仪器设备的配置和测量专业人员的配备等。2、固定专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设备、建立专业测量组,专人观测和成果整理。3、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按“三级复核制”的原则进行施

14、测。每次施测后,须经测量工程师复核。4、加强对测量用所有控制点的保护,防止移动和损坏;一旦发生移动和损坏,应立即报告监理,并与监理协商补救措施。5、用于本工程的测量仪器和设备,按照规定的日期、方法送到具有检定资格的部门检定和校核,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6、用于测量的图纸资料,测量技术人员必须认真核对,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对,确认无误无疑后,方可使用。如发现疑问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待得到答复后,才能进行测量放样。7、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应在现场用钢笔或铅笔记录在规定格式的外业手薄中。测量技术人员要认真整理内业资料,保证所有测量资料的完整。资料必须一人计算,另外一人复核,抄录资料,亦须认真核对。8、外

15、业前,测量技术人员对内业资料进行检查,所采用的测量方法、测量所用桩点以及测量要达到的目的向测工进行交底,做到人人明白;外业中,中线和高程测量要形成检核条件,满足校核条件的要求的测量才能成为合格成果,否则返工重测。9、经常复核洞内有变形地方附近的导线点、水准点,随时掌握控制点的变形情况,关注量测信息。在测量工作中,随时发现点位变化,随时进行测量改正。严格遵守各项测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10、外业后,应检查外业记录的结果是否齐全、清晰、正确,另有一人复核结果无误后,向技术主管交底。11、工区所用的导线点、水准点、轴线点(或中线点)要设置在工程施工影响范围之外、坚固稳定、不易受破坏且通视良好的地方。定期对上述桩点进行检测,测量标志旁要有明显持久的标之计或说明。12、外业前,列出所要用的测量仪器和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