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现代媒体优势提升图像识读能力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9417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现代媒体优势提升图像识读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发挥现代媒体优势提升图像识读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发挥现代媒体优势提升图像识读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发挥现代媒体优势提升图像识读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发挥现代媒体优势提升图像识读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挥现代媒体优势提升图像识读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现代媒体优势提升图像识读能力(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挥现代媒体优势 提升图像识读能力 福建省福州市宁化小学 陈磊【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像超越了文本,改变了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和感知世界的方式。如何让现代媒体服务于美术教学,使小学生适应在这个读图时代学习,就必须具备图像识读能力,形成基本的视觉素养。合理而有效地发挥媒体优势解决不同领域的美术课的重难点,以提高学生图像识读能力。关键字现代媒体技术 优势 图像识读能力数据时代信息文化的传播主要源自现代媒体。美术信息交流、传递文化的方式就是通过图像。学习者只有通过对图像的识读来解读图像的内涵和意义,从而传播人类文化。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依托现代媒体先进的技术环境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

2、。所以,如何有效发挥媒体技术的优势提升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就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技术的发展,诞生了许多新新的数字媒体。数字化学习平台、微课、电子白板、电子手绘板、电子书包、VR虚拟现实技术等等。新媒体相较于传统教学媒介有着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灵活性高、快捷高效等特点。对传统的美术教学产生一定的冲击。如何利用现代媒体提升图像识读能力呢?笔者尝试在不同的课型美术课里运用不同的现代媒体,解决教学的重难点,来提高学生图像识读能力。主要用到微课、希沃白板、VR等现代媒体,以下主要从三个方面谈不同课型中运用媒体技术如何提升图像识读能力:一、运用微课技术 提升图像识别能力造型表现课的核心

3、是: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实现的。1 传统的美术课前自学,学生通过教材中静态的图片进行自学。一方面,对教材中不同板块图片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不明确。另一方面,教材只是简直接呈现提供学习的图像,未形成问题情境,启发性不足。翻转课堂的教学理论下,运用微课视频情境课前进行自学,对学生的视觉刺激是经过教师精心预设的紧扣教学重难点的问题情境。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图像识别,有利于提升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个性学习。我用了微课解决造型问题 通过课堂解决表现问题.在要依据学生的审美心理和认知规律,从美术作品、教学内容图像(图片)中归纳出美术学科表现问题的线索,以此探究性地解决问题。2.(一)创设

4、问题情境 强化图像识别课例指画动物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本课的重点是运用指画的技法来表现自己喜欢的动物。难点是指画技巧和动物的表现。笔者的微课先以熊猫为例,从熊猫特征的观察到画的表现再到动态的变化三个层次进行微课自学。以下课例创设两个问题情境两个教学重难点解决本课重难点。情境一:解决熊猫形态概括的问题,情境二:解决熊猫动态变化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指墨画熊猫一课,问题情境一:微课视频的第一帧出现淡墨画的一个椭圆和一个正圆,浓墨画的大小不同的四个墨块。(图1)这样的画面学生感觉很反常,从内心里产生疑问,本课学习的是什么呢?教师预计到学生将产生的心理反映,视频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这些形组合在一起能变成

5、什么?视频前3秒的视觉体验,勾连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3秒后展示结果:一只熊猫。借此强化学生对熊猫特征的图像识别。树立复杂的事物是由简单的形组合而成的造型观念。问题情境二:为了更好地解决熊猫动态表现的问题,微课又再次请出了课前出现的圆和椭圆以及四个黑块。请学生思考如何产生熊猫不同的动态,1分钟的思考之后,(图1)出示行,跑,坐,攀等动态进行对比,找动态间的联系。这时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熊猫的动态是怎么产生的?学生认识到:动态是肢体变换角度产生的姿态变化。两次创设问题情境都是为了提高图像思维能力,深化图像的分析和识别,从中找到图像内在的联系。 (二)运用视频演示 辅助图像识别 美术作品物态

6、化的形式存在的。识别美术作品要了解其的创造过程和工艺。微课不仅对美术作品、美术现象进行精辟的讲解,而且能对美术作品创造的过程进行了高质量的演示。相比较于传统课堂教师示范,微课中的示范更加准确,针对性更强。强化了对美术作像品图的识别。课例指画动物表现的手法很关键。(图3、图4)如何用手指的不同部位画出不同形态的点线和墨块就成了问题的关键。微课以熊猫为例,体现了微课的基础性。微课通过调浓淡墨示范,指导学生通过墨色判断浓淡,以及用宣纸试验墨中的水分多少。通过完整绘制两只熊猫比较指法的不同,突出展示四肢的要运用拇指的指肚和指侧墨块画法。运用辅助学生 二、运用微课+白板技术 提升图像解读能力电子白板是近

7、几年活跃于课堂的主要媒体,它与传统的黑板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就是其操作的交互性、资源的丰富性。它强大的交互性,极适合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讨论探究。电子白板的工具区对图形图像的编辑功能,能在快速地实现图形的缩放、旋转、遮罩、擦除、标注等功能。不仅瞬间可实现对图像处理,而且呈现效果直观,为美术教学提供良好的视觉创造交流的“信息化实验场”。(一)运用微课+白板技术 促进美术鉴赏的解读欣赏评述课需珍视学生对审美对象的个性感受和独特审美角度。有了个性的审美感受,还要有整体的欣赏观念和思维模式。微课的优势就在于能够给学生的个性学习留出空间。而电子白板的思维导图功能,有助学生展开有序地欣赏,便于及时地归纳欣赏内容的

8、内在结构关系,梳理出欣赏的脉络,从而建立整体的欣赏观念和思维模式。例如课例飞天,微课就设置一个问题:从一张儿童想象画入手,引导学生畅想飞的愿望。回忆学生联想神话故事中会飞的人物。儿童画教师运用微课设计了敦煌壁画结合古典的音乐的视频导入,让学生对飞天的形象的艺术来源有一定的了解。欣赏北魏、隋、唐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思考最喜欢那个时期的飞天形象为什么。目的就是为了借助微课的助学功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审美感知。课堂上运用希沃5白板的思维导图工具。(图5)着重从两个角度的思考问题展开欣赏:从哪里感觉到她在飞?在哪里飞?从研究飞天形象的动态、神态、飘带、配景入手。再进一步研究细化研究飞天1、飞的不同姿态

9、,手中的器物2、神态 :眼神3、飞天飘带的动势、色彩4、配景: 飘花、云气。让学生总结概括飞天给人的总体感受:优美飘逸。再进一步深入思考为什么要画得如此优美飘逸,佛教壁画描绘宣扬极乐世界的美好和安宁。教师适时地结合课堂欣赏将板书的关键字填入白板思维导图中,在课的总结阶段为学生提供了完整的欣赏思路,便于学生总结归纳,增强对美术作品识读能力。(二)运用微课+白板技术 促进设计创意的解读设计应用课需要增强设计意识激发创造思维,还要形成创意。激发创造思维收集素材借助微课;而获得创意部分,揭示内涵就要将充分利用白板的交互性、丰富性、编辑功能来讨论探究相互启发。所以我选择微课与电子白板运用在正负图形这一在

10、设计应用课上。1、运用微课启发思维 收集素材例如课例正负图形,微课请学生观看埃舍尔的视觉作品鸟鱼,找出作品的独特之处。拍摄视频逆光下的一排酒瓶观察酒瓶的空隙间的形,展开联想。(图6)对比两张作品思考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微课给出提示是奇妙的轮廓线联系着正负图形。布置预习作业:收集生活中外形有特点的事物,用画笔记录它的轮廓线,并展开联想,看看你会想到什么。微课开启了学生正负图形设计的思维,学会找寻生活中的设计素材,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2、运用白板互动研讨 分析范例电子白板的图形图像处理功能有助于设计应用课程中设计创意的解读。电子白板图像处理功能具有操作简便,易于修改的特点。看似简单的操作却能在设计创

11、意的教学中发挥解读图像的作用。例如课例正负图形笔者提供原始图片兔子,(图7)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有的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快速地说到乌龟,源于经典的童话故事,怎样将关联的事物组合成一个正负图形呢?学生带着问题共同研究而教材中的3幅经典的正负图形,汇报观察后的感悟,发现正负图形的特点:借助轮廓线共生图形。请学生运用白板擦除工具进行操作尝试。在尝试中抓住轮廓线图底相似的局部这个突破口着手改造。接着教师运用擦除做关键性示范,在兔子的腹部轮廓空隙处稍加改造擦出了乌龟的轮廓,这样就将这两位童话故事的主角,通过正负图形的创意组合起来了。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创意思维的解读过程。3、运用白板联想创造 解读创意电子白

12、板可以调取预先准备好的图像,存放于屏幕的画面以外的区域,在教学需要时及时拖入对图形进行角度的变换、大小的缩放、层次的叠加、局部的去除,已达到改造图像。 比如课例正负图形教师将照片中的手素材,通过白板画笔圈选填充成手形色块,在复制翻转成为对称的手,请学生观察两手间的空隙展开联想,学生发现了爱心形。(图8)笔者用画笔工具快速在爱心中写上403的字样。通过白板的简单处理就成了我们班级的班牌,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正负图形不仅是形态的联想和创意,更是图形内涵的升华。三、运用白板+VR技术 发展图像感知能力随着3D技术的发展,科技为视觉模拟真实打开了一扇窗。例如飞行员培训都运用模拟现实技术来迅速有效地提高他们

13、的驾驶技能。在美术教学中,模拟现实成像技术也为图像观察和空间知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弥补了传统课堂实物教具的观察与体验无法回归实际现象的不足。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向写实造型的转型期,对空间、立体没有概念,对空间中的事物近大远小的现象,缺乏写生表现的经验。体验指人在特定环境中感受某种气氛,产生某种情绪和认识过程。3.房间一角的教学难点用二维效果表现三维空间。学生没有真实地体验立体空间,更别谈表现的正确与否。以往的教学用PPT、摄影图片、电子白板只能呈现二位效果。而用VR技术学生就如同置身于具有长、宽、高的真实立体空间之中,对比观察,分析归纳,学生对透视现象的认识迎刃而解了。有了真实的体验,学生的

14、认识易于从感性上升为理性,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透视的原理和规律。同时也攻克了美术教学中透视这一知识难点。(一)体验VR 感受三维空间笔者通过让全体学生带着VR眼镜参观3D儿童房间,鼓励学生转动头改变视角,充分感受长、宽、高三维空间。甚至有的学生要伸手摸家具,还激动地站了起来。(图9)(二)VR+白板 不同视角观察 对比把握规律展示学生课前画的方形家具:大多是平面的,桌面呈长方形。(图10、图11)引导学生第二次带上VR眼镜走进儿童房间,共同观察书桌,让学生转头移动视点比较书桌形状的变化。为了更好的研究书桌不同视角的形状变化,笔者将VR中书桌的两个角度截屏图对比呈现,请学生用希沃白板5的批注工具勾

15、画书桌的轮廓,从而凸现书桌的形状。对比中思考同一书桌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形态,学生感悟观看视点的不同。师生进一步研究书桌的桌面成什么形,桌面近处的边与远处的边长短相同吗?桌腿总是是垂直的,桌面边线有时水平有时倾斜是为什么?笔者小结由于观察角度的不同,眼睛看到书桌就产生了平与斜的形状变化,而且总是近处的大,远处的小,这就是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二)白板示范演示 应用规律笔者在希沃白板上运用画笔工具演示主体大体轮廓背景细节的装饰等线描过程。教师将主体家具的大体轮廓用红线标出强化引起学生注意,其整体表现出近大远小的效果。其间:运用设置线条粗细功能来增强画面的黑白灰关系,剪切功能将画面局部剪切拖出,放大比较局部线条疏密产生的黑白灰的效果。(图12)总结当今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其必然带来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图像识读能力是当今人们认知世界重要方式和基本素养,也是新时代下学生最重要的美术核心素养。教师要紧抓美术学科视觉性的主线,合理有效地与不同学习领域美术教学深度融合,紧扣教学重、难点来发挥现代媒体的感知优势、交互优势、图像处理优势、资源优势来切实地提高图像识度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独立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让媒体技术服务于美术教学,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视觉潜能,培养出一双双懂观察、会审美的智慧之眼。参考文献1.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第10页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