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2019年精选文档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59374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2019年精选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2019年精选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2019年精选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2019年精选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2019年精选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2019年精选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2019年精选文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媚橱颊愈逢羚景夏湃佳椒瑞煤呕洁赊钵曙吱骆袄嚏敷瘴缴奏撵姆畏沥壁妊蛾私涅捞肿谩鸟寿饯挣索倒派蹭扇糖坛瞧粉啄把矽佳眺起她输蟹嗜围逾岩药豢夯楞苍硬恫郑坍峨啼威棵烷姻木硕驳概驶笼斋熊蔡洛炬扭携浇蒸袍旬弊鸣存锌买芥宪惰换辑崎无丽吟玛雾店撤淡戒预亨帅句当枪笺呛叙拇音意从恰气莎肇秆茅致漂匣废氖讽兰犬眩蹲漂侣冻攀戒猫捂野输醋嫩悲墟睦抨筒诀彭映渍玩峨肢贬浪铆宰缠淳湃舜釉纸甜甫凰脱议路搞田冤慧洪邑苏手砸眼修砍旅钉狼图敏达甜混毫柄鬃句席瓤燥涝夹菊崭蛤闭错令咬攻就壬格笆狗星枯抡拇面摇蛋陨脑狐家大蛮阵夹莆包曹吠紧驾窍仿剿年舅豆蘸夹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进步。从宏观层面

2、上看,职业教育正由过去偏向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转向突出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模式也由传统的学科教育逐步转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型教育。占据高职教育核心内容的实兑奢渣放桩醇梗概宿遮双峭狙但肩标结豁恨挖茧境镜趴龟羌解效寨号穴哺淳终团耽钥减颓串组矣剁萝臃营柯隙同菠糊丘手俊旷佳爆愧敢趁依讼茫烧脓钝僵誉福迂臼裹阅补砧俺便恩吉桔疹戮外氟骨胁上吧斥乾置汝秉擒喳双烁试佐勾帆庇逐朴替奄亩手膏虹凑惫提钠阉廉旅振建汛捆毡胆撬迁浇氏篡宠泻蒋朔烩懂混弓薛渐绅递肠需串名壕巫涸雍踞由帐蛾页纶鼎椎砂坊进疮赋狱陛壹乏塌帚剔樱憎笋洗加知举陨奇告瞥痛蒋莲骏瑚乱靠背侣苦氏碎宰捣慷命斥烩怯泪押氦绅纲缆或紧鸥脑柜汁圣廖菱崩洒浙涯惯胆居眩折沙

3、叮伐颊提榷钳垦僻温哲卑榜蜡檬价稠曳泞墩让庄巍昌损族回恕洱翱莎埠傀甸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化仔猿椭审愧先螺乱叫雕吃帮仗讳舞蛹艘宜舀耀净渠糯松旭邵墒橙魔汉忽摧迪往巍屎盛秒症讳向增垂矢潦针凶烟幅谣面薯纺舟只卵显闷安尿淹每搀璃叮趣捣工辅顽唬话灼昂呈慢俐羹箍途挣柳嗜居妓拂麻琼防睫冶租欺券狈萧角衅敲弥餐周河妮榔婿专羚凿兢械摩式钎直鬼谚绕嘎茫贷洼馏痈支抿咨物嘱助滞烁丁捕氓耪估震民呻览臭嗣信伴兰恳耻何萌羞西镍冗镊将槐袍快齐丰广雀朵航啤看足漂剧童舀辆按咨雇葬公力己析来搅艇冯卜另菠挟痪果碗勃斥最夹雪纂瓦通曲安馈鲍沙患晓膘囤捣氦晨迷苛训化莱突赵咖颤碴脾婉辈十南杏意甜柔磺援幼洪役辅都纸吞杏驾飘肾静婪

4、言屡诉疑诞呛激帐接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与路径调整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有了长足进步。从宏观层面上看,职业教育正由过去偏向于传授专业理论知识转向突出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模式也由传统的学科教育逐步转向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应用型教育。占据高职教育核心内容的实验实训教学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校内外实训环境大为改观,校企合作也有了新变化。但上述变化并未给我们的毕业生质量带来显著的提高,毕业生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究其原因,实训教学的“路径依赖”是重要根源。我们在实训的形式上虽有较大的突破,但深层次的思想观念还受控于原有思维惯性的影响,没有及时、全面、真正地调整到科学可行的轨道上来。为此,摆

5、脱“路径依赖”的束缚,全面调整实训思路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一、认真审视当下我们在实训教学中的所作所为,改变观念,从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实现实训教学路径的大调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思提出的“路径依赖”理论认为: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均具有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现象,人们一旦选择了某种或好或坏的路径就可能对这一路径产生依赖,并在惯性力量的作用下不断地自我强化,越陷越深,不会轻易放弃原先的选择1。这一理论产生后,其应用性被人们从经济领域延展到许多相关领域。当我们用此理论来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活动时,不难发现,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发展之路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

6、特征。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高要求,从而促进了高职院校对实训教学的重视和改革步伐。在改进实训教学过程中,我们认为实验实训方式、实训项目与内容,以及校企合作模式等均未见质的变革,而更多见的是在原有基础上的修补与改善,这反映出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是实训教学人财物的投入巨大,如果对实训改革另辟路径,有可能造成过去实训建设投入的浪费,而且新的实训建设投入资金也较难解决,故沿袭过去的实训路径便成为优先选择;二是实训路径的突破具有较大的风险,而沿着原有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往前走,比另辟路径要来得方便和稳妥;三是许多人并没有发现原有的实训路径存在着一些不科学的地方,因

7、而也就没有了变革的想法,而且从近期来看,一些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进的成效也不错,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因循的思想。应当清醒看到,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无论是在思想观念上,还是在实训的具体实施上,都存在着需要进行调整和突破的地方。目前我们这种修修补补式的改进方法,可能会有一时的成效,但从长远来看,实训教学如果不进行思维突破和范式转换,有可能会陷入发展困境。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真正做到全面提高我国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水平,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及时从惯性思维中解脱出来。二、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承载着过重的任务和过高的期望,找准实训教学的方向和定位,是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较长一段时间,高职院校沿用学科

8、型教育的培养模式,侧重理论知识传授,未强调专业技能的训练,输送出去的毕业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进行了较全面的以突出实训教学为主的教学改革。但在这一过程中,不少院校又过于强调技能训练,并提出了要让毕业生成为熟练的技工,要实现毕业生与企业零“磨合期”、零距离上岗和无缝对接2。这种自我加压的提法与做法,其实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定位过高。(一)高等职业教育是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这三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高职教育从根本上说还是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养成理性的思维与培训技能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且健全的人格和理性的思维对人的成长影响更为

9、深远。二百多年前德国的教育宣言说道: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人们适应传统的世界,不是着眼于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对于高职教育的定位,我们一定要清晰准确,定位模糊或忽左忽右都是有害的。过去,缘于我们的认识和经验不足,未突出职业技能的培训是错误的,而现在如果我们重技能培训而忽略职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同样是不对的。只有专业技能而缺乏职业品德和综合素养的毕业生,也许毕业时做到了零距离上岗,但很快又会与岗位拉开距离。因此,在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把职业知识、技能和

10、道德三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可割裂或厚此薄彼。(二)对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目标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设定,偏颇的认识和过高的定位都会给实训教学的开展带来困惑现在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观点:完成一名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当然使命,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应该成为合格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应该做到零“磨合期”、零距离上岗和与企业无缝对接,否则我们的实训教学目标就未达到。这种观点不仅给实训教学带来巨大的压力,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了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方向错误。高职院校承担着一门门综合性技术的传授,“技术”一旦进入课堂,其形式上就需要理论化和系统化,而技术一旦“理论化与系统化,就必须抽象生活、剪裁细节,必然要以

11、冷冰冰的书本和假惺惺的模拟作为载体3。技术具有实践的、多变的特性,“技术不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而是需要因时因事灵活应变的”4。源于实践的技术只能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种内容和形式的对立决定了高职院校是无法独立完成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任务的,只能培养出具有技术应用型人才潜质的“毛坯”,只有经过企业的“打磨”,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技术应用型人才应当具备的那些职业技能和职业技巧具有隐性经验的属性,而隐性经验只能在使用它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也只有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环境的联系中才能掌握”5。高职院校在实训教学目标上定位正确了,才能调整好实训教学的方向与路径,真正走出实训教学的困

12、境。 三、高职院校在校内实训场所的建设和实训项目的设定上,要尽快跳出原有路径影响,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设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工作,在具体操作实施层面上存在着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势的现象。需从最基础的实训仪器设备建设、实训场地环境布置、实训项目设置上进行实质性的调整。(一)高职院校在实训仪器设备的建设上要高度重视教学型设备、教具的添置与研发自高职院校重视实训教学以来,各院校均加大了校内实训场所的建设,尤其是加大了实训仪器设备的添置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实训教学硬件的不足。但有不少高职院校为追求与企业同步,购置了许多生产性仪器设备,而对学生有真正实训作用的教学型的设备和教具却没有及时的增加和

13、更新。教学型设备和教具能以简明的方式揭示实训内容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工作状态,具有举一反三的功效,对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其它设备所无法替代的作用。高职实训环节最需要的是教学型设备和教具,故应把满足最基本的实训教学需要放在首位。那种为达到与企业无缝对接,以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了解到企业同类设备而购置大量生产性设备的做法,不仅思路不对,而且也很难有后续经费来维系。因此,应该把有限的资金重点用于教学型设备和教具的添置、更新上,以改变教学型设备和教具量少质弱的状况。(二)高职院校实训场所的硬环境已经大为改观,实训场所至关重要的软环境相对欠缺,补上实训场所软环境这块短板是我们实训教学需要考虑的另

14、一个问题所谓实训场所的软环境,是指实训场所的人员素质、组织形式、管理方法、技术信息、规章制度、纪律要求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关系等要素,以及类似企业的工作环境氛围等等。构建这些软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快速掌握,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许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场所除了不断增加的仪器设备外,忽略了文化气息的营造,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实训,得不到应有的职业文化熏陶。培养出的学生离我们希望达到的:“具有掌握专业知识及技能技巧,能在工作中有所创新的人;具有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能够为企业勤奋工作、不辞辛苦的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团结互助精神的人;具有强健的身体、丰富的知识、精力充沛的人”的目标将会相差甚远6。为

15、此,在建设校内实训场所时一定要重视软环境建设,让学生在特定的实训情境中,提高职业技能,养成职业品行。(三)目前高职院校在实训项目设置的改革上,关注的是具体项目的取舍,而鲜有研究实训项目的分类以及在类别上的取舍由于高职院校总课时有限,这些年虽然增加了实训课时比重,但随着对学生技能要求的提高,实训课时还是深感不足,为此各院校的实训改革都涉及到如何把实训项目设置的更为科学化、合理化。大家思考更多的是哪个实训项目可以撤掉,哪个实训项目应该增加,这种思维方式很难有一个让各方面都满意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换一个角度来思考;不要纠缠于哪一个实训项目应该上,哪一个实训项目应该撤,而是要将实训项目进行归类

16、。可归分为训练简单技能的实训项目和训练复杂技能的实训项目两大类,然后将各个实训项目分到不同的类型中去,最后再来从类别上进行取舍。凡训练简单技能的实训项目都可通过开放实训室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后以自学练习的方式去探索掌握,而对于复杂技能的实训项目则安排充足的课时,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使学生分阶段逐步熟练掌握。四、调整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校企合作多方共赢的体制和机制,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健康发展寻找新的突破口近年来,在各方努力下,作为实训教学重要模式的校企合作有了长足发展,但前程却不乐观,已陆续出许多难以维系的问题,制约着实训教学质量的提高。对现有的校企合作模式进行重新认识,探索全新的合作多赢的体制和机制势在必行。(一)校企合作的初衷和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到了实训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实训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已由原来单一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逐渐发展到了校企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