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9348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2007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编号: 姓 名蒋鸣所在学校南航附属高中邮 编200007性 别男职 称中学高级学 科物理文化程度大学本科所在区县白下区电 话13851552137课题名称高中物理课程科学教育功能的初步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界定及理论依据1、课题界定本课题是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性实验研究。以现代科学教育理论和物理思维理论为主要指导思想,通过教学实践与思考,初步探索高中物理教学的科学教育功能;研究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培养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着重研究通过“科学探究”等教学环节实施科学教育的有效性,初步探索将科学教育和物理教学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在本课题研究

2、中,“科学教育”主指科学思想与方法,科学精神的教育。“科学素养”主指高中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2、“科学教育”的相关理论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教育要培养科学文化人,科学教育应肩负起传承科学文化的使命。科学教育就是要提高人的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科学教育肩负着传承科学文化的使命,科学教育应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的感染,产生文化的共鸣,体会科学的文化品位,使科学渗入他们的血液,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提高他们的精神素质。这是“科学文化说”。科学教育传播科学文化不仅是理念,更是行动,要让科学文化走进中学课堂。当今,国内外科学教育界都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科学教育的核心理念,这就

3、是所谓的“科学素养说”,人的科学素养对其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决定性作用。中学科学教育理应培养学生全面的科学素养,为原始性创新能力培植基因。但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科学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异化。因此,中学科学教育要转变观念,加大改革力度,为提高我国原始性科技创新能力打好基础。高中物理教学可以为培养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构建一个教育实践的平台。3、相关文献检索(1)“科学、技术、社会教育”简称“STS”教育。从七十年代起,尤其是到九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中学生课程中的“STS”教育,其主体是“科学教育”。我国现行的新课程中,也充分体现了科学教育的基本思想,在各学科教材中,尤其是理科新编教材中,开辟了“

4、STS”教育专栏。新课程目标中,首次明确提出“要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2)1996年,美国公布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该标准集美国近40年的科学教育之大成,制订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大纲等6个方面的标准,是对以探索为中心的科学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总结,成为指导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1、研究的背景在全国第四次科技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首次将“自主创新”置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自主创新关键在于创新人才,从创新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目前我国科学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的通知的第三部分:“主要行动

5、”中,明确提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要求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高中物理课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使学生通过高中物理的学习逐步养成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2、研究的意义有效发挥高中物理教学的科学教育功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思想方法,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基本科学素养,这是实施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探究并发挥高中物理课程中科学教育功能,为实现新课程的

6、教育理念和目标奠定坚实的的基础,为提高我国原始性科技创新能力打好基础,要为国家输送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合格高中毕业生。课题研究的内容1、主要研究目标从高中物理课程整体目标的三个维度来研究物理教学的科学教育功能,并从中探索既能适合于目前高中物理教学(高考)要求、又能充分体现科学教育要求的基本教学模式,初步总结“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教学思路与方法,并设计出“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量表”。2、主要研究内容(1)学习研究“高中生学习心理”、“教育目标与评价”、“现代科学教育”、“物理思维方法”等理论,探索高中物理课程与科学教育有机整合的有效途径。(2)研究教科书中有关“科学探究”的内容与要求,

7、探索其科学教育功能的基本教学模式。(3)实验研究并设计“高中生物理探究能力评价量表”课题研究过程及方法1、研究过程(1)准备阶段(2007年8月-9月)整理相关物理教学资料,检索并学习有关理论文献。设计研究方案。(2)实验与理论研究阶段(2007年10月-2008年5月)研究相关理论与“科学探究”等内容与要求,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探索高中物理课程的科学教育功能与教学模式。(3)规律探索研究阶段(2008年6月-2008年7月)探究“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教学程序和方法,设计“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量表”。撰写研究论文。(4)总结阶段(2008年8月)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回顾研究过程,

8、探索研究结论,撰写出研究报告:2、主要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研究相关文献,探索本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思路;(2)实验研究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基本假设,设计并实施教学实施教学过程,探索最优化的教学策略,验证研究假设。(3)测量研究法。运用教育测量原理,采集和分析各项数据,为课题研究提供量化信息。(4)经验总结法:对积累的教育实践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相关的教育实践经验,探索科学教育的有效教育途径和规律。课题研究的条件及预期成果1、研究条件(1)课题申报人曾多次参加省、市课题研究,任课题组长或主持人江苏省“九五”教育技术课题中学物理CAI课件的开发与应用研究(2000年10月结题);江苏省“十五”教育规划课题航空科技特色教育研究(2006年5月结题);南京市“十五”教育规划课题在课堂中应用MBI(基于网络的教学)研究(2006年6月结题);南京市“十一五”教育规划课题中学科技与创造特色教育研究(2006年11月批准立项),任课题主持人。(2)参加南京市2006年个人课题研究:高考物理第二轮复习策略的研究,获研究成果二等奖。2、预期成果(1)研究论文;(2)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评价量表;(3)课题研究报告。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