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82790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2011-05-14 15:30:23|分类: 省级课题结项材料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江西省宜丰县新昌一小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研究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人的心理健康与心理教育。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而且包含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对社会的适应性。”良好的精神和对社会的适应性都属于心理健康范畴。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标志,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学生健康心理。这是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国家振兴的教育需要。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

2、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跨世纪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根据我校对学生的调查,学生的心理问题正在日益增加。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富裕家庭子女的消费欲;破碎家庭子女的失落感、自卑心和自暴自弃;不良家庭造成望子成龙的心理压力;棍棒教育的摧残,金钱刺激、放任等等造成的心理扭曲;学校教育中的学业负担过重、升学和成绩的竞争压力、不良教育态度和方式造成学生不正常的心理负担,压抑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现代社会的紧张、拥挤、污染、攀比、竞争和新旧体制、新旧观念交错中的冲撞带来形形色色的刺激和迷惑,使未成年的学生心理发展受到过重的心理困扰。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发展学生健康心理已成为十分紧迫和重要的课题。二、实验假说与理论依据1、实验假说国内理论界普遍认为:素质基本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三层结构。在这三者关系中,我们认为生理素质是物质载体,是心理素质的自然基础。心理素质是学生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从生理素质发展为社会文化素质的中介。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课题属于发展性的实验,在发展中加以预防。实验的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以正常发挥,个性品质得到良好发展,心理潜能受到正确开发,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学习与生活有较全面的适应性,预防出现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疾病,从而全面

4、提高综合素质,逐步达到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这一目的。2、理论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关论述。(3)国内外有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三、实验目标1、构建适合城镇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索城镇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2、通过实验,对学生的心理适应、发展进行辅导和教育,以维护心理健康,增强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发展,开发心理潜能。3、通过实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四、实验原则1、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原则教师应该能够根据

5、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通过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得到启迪与引导,从而接纳教师对他们的良好期待,而不是教师单向灌输、强制的过程。2、尊重与理解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应该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倾诉与发泄,让学生在倾诉、发泄内心的苦闷和烦恼中得到心理调节,同时也使教师能较深入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便给予启迪和疏导。压抑学生的发泄和粗暴武断的批评,只能加重学生的压抑感,而无助于问题的解决。3、环境改造与创设相结合的原则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外部条件,学校环境是主要条件。现存的学校环境既有有利于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因素,也有不利的因素。对有利的因素要加以利用和发掘;对不利的因素要加以改

6、造;对缺少的因素要创设。4、学生整体的健康心理设计与学生个体心理辅导结合的原则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不平衡的,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各有优势与劣势,不可能以一个模式来要求每个学生,因此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学生不同的心理需要,用适当的方式加以个别辅导,从而把共性的要求个性化,在学生整体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的同时,使每个学生的心理都有各自的特色与优势。五、实验对象、方法、步骤1、实验对象:选取我校16年12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2、实验方法:主要采取自然实验法,辅以问卷调查法、谈话法、观察法、访谈法等。3、实验步骤(1)准备阶段(2009.32009.4):成立课题小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分工;制定

7、实验方案,确立实验对象;培训试验教师,学习实验方案,讨论实验步骤,依据实验原则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召开了实验开题会,请我县教育科研室、德育研究室的有关领导和专家进行了开题论证。查阅、学习相关理论资料,进行实验前测。(2)实施阶段(2009.52010.3):按实验方案进行研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团体辅导,相互启发、诱导,进而改变学生的观念、态度、行为。成立心理咨询室,进行心理健康讲座,通过个别辅导、谈心,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决具体问题。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3)总结阶段(2010.42010.6):对学生进行反馈测试,对试验成果进行检验和加工提炼,进行

8、论文、案例、个案和实验报告的撰写,召开结题会,整理有关材料,申报验收。六、实验的具体操作为了达成实验目标,我们进行了如下内容的实验:智能训练、学习指导、情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自我心理修养指导、生活社会适应指导等。在具体操作中,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之中,不流于形式,不排斥其它学科的教学,不使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加重小学生负担的又一砝码,而应结合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状况和特点,激发小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及进行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贴近小学生生活,针对小学生容易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教育,保证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全面发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

9、如下优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适应、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开设专门的课程,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能够有保证;通过课程的形式,教师事先可经过培训,有统一的大纲、教材和教学参考书,可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解决师资短缺的问题,规范教学行为,从而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2、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通过发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可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各科教学内容均从不同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这些教学内容涉及的是我们人类的生活,心理健康教育其实是蕴含在生活中的教育,所以结合不同学科的教学开展

10、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资源和渠道,这既是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必要补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性的客观要求。所有任课教师都负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健康的心理主要在生活中形成,如良好的情绪、人际关系适应等都必须在日常的活动中加以培养。因为许多非知识性内容,需要在活动中体验,还有的内容无法由心理课来完成,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应向学生日常生活中渗透,心理知识的传授应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结合。抓好日常教育活动,发挥教师的创造潜能,改革旧有的教育工作模式,能够带来教育效果的显著提高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4、进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一般面对的是个别学生的特殊需要,学校应

11、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来帮助解决学生的个别心理问题,促进其心理行为的矫正。但目前咨询教师的素质不高,应通过培训、研讨等形式加以提高,以适应实验工作的需要。5、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开展全方位的心理教育活动,必须创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环境,因为心理教育环境是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环境。学校心理教育所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大。它包括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技能、心理测试和心理档案的建立、个别咨询、培训与研究等许多方面。6、建立心理咨询档案学生心理咨询档案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档案,它反映了学生心理的成长轨迹。从学生心理档案中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轨迹,而且可以考察我们教育措施的效应

12、,因此可以借助学生心理咨询档案来加强对少年儿童心理及教育科学的研究工作。在实验工作中根据学生心理咨询档案中所提出的教育培养建议,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辅导工作,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和人格健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效果。七、实验成果通过实验研究,我们初步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摸索出了一套“五位一体”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同上文“实验的具体操作”,不再赘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1、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提高学校通过此项课题研究及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学生的自我意识、集体意识、学习意识、生活意识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在

13、自我意识方面,小学生的嫉妒心理得到一定程度的消除,战胜挫折的能力有了加强。在集体意识方面,学生们逐渐懂得了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初步形成了团队意识,在集体活动中,能互相配合,互相协作。学生初步具有了良好的生活态度和适应性。学校进行的意志力测试表明,经过学习,学生的对生活态度和社会适应性的认识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课题研究,使小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存在、优点与缺点、现实与未来。能有针对性地确定人生目标,选择自己的成材之路,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使小学生适应学习生活,为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在能力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2、教师的素质得到提高课题

14、研究培养和锻炼了教师,使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自身的心理素质得到了提高。在研究中,我们总课题组中期实验成果显著,教师撰写的有关实验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还有多篇论文、教学案例获省、市、县级奖励;国家级优质课1节、省级优质课1节、市级优质课2节、先进个人3人。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专业化水平。课题研究对解决心理教育师资短缺问题有了很大帮助。3、学校的德育和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我县2009年德育工作评比中,我校德育工作获第一名,科研工作获第一名。学校连续2年被评为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还先后获得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的“人民群众满意学校”、“江西省中小学和谐校园

15、”、“江西省读书活动先进单位”、“江西省家长示范学校”称号,被评为“宜春市文明单位”、“宜春市德育示范学校”、“宜春市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学校”。八、结论和建议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的主渠道在学校,但问题也是存在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单靠学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社会各界的援助,而这正是一个不易完成的课题。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加大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从各方面入手,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2、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面临人员短缺的严重问题。从理论上讲,专门的人做专门的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必须是经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但目前学校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绝大部分不是专业人员。队伍的培训机制亟待加强。3、心理健康教育各自为政的局面必须打破。要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将各种现有资源加以整合,发挥学校教育资源的合力。包括整合课程资源、师资力量以及家庭、社会资源。4、高度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由于职业原因,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而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教育出身心健康的学生。在目前,尤其要关注教师的“亚健康”状态,使教师远离“亚健康”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