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参考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579563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3.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参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参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跨国公司与直接投资1. 跨国公司:在他们的基地所在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生产或服务设施的企业。(1) 包括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领域如何(2) 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进行经营,能通过一个或几个决策中心采取一致对策和共同战略(3) 各实体通过股权或其它方式形成的联系,使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实体有可能对别的实体施加重大影响,特别是同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分担责任。2.跨国指数:也称跨国程度指数,其数学表达式为跨国指数(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佣人数/雇员总数)/3 *100%3.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联系和区别。(1)母公司:指通过拥有其他公司一定数量的股权

2、,或用过协议方式能够实际上控制其他公司经营决策的公司,使其他公司成为自己的附属公司。 母公司的主要特征: 母公司实际控制子公司经营管理权。 母公司以参股或非股权安排行使对子公司的控制。 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有限责任,以其出资额为限。(2)子公司:指一定比例的股份被另一家公司拥有或通过协议方式受到另一家公司实际控制的公司子公司主要特征: 子公司是独立法人。 子公司在经济上和业务上被母公司实际控制。 母公司对子公司进行实际控制或是基于支配性协议等非股权安排。 (3)分公司主要特征: 不具有法人资格,不能独立承担责任,其一切行为后果及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分公司由总公司授权开展业务,自己没有独立的公司名

3、称和章程; 分公司没有独立的财产,其所有资产属于总公司,母公司对分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4国际直接投资:指居民(含自然人和法人)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取管理权的一种跨国投资活动。核心内容:(1)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 (2)投资方拥有足够的经营管理权。5.直接投资的四种形式(1)资源追求性的直接投资(2)市场追求型的直接投资(3)效率追求型的直接投资(4)战略资产追求型直接投资6. 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公司内部的转移价格起着润滑内部市场的作用,使之像外部市场一样有效地发挥作用。7. 国际化经营发展的阶段理论:(1)罗宾逊六阶段理论。(

4、2)波尔穆特四阶段理论(3)安索夫三阶段理论。8.国际生产的专业化和多样化:专业化必须是针对一个产业,核心是比较优势。国际化生产经营的类型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横向联合型的国际化生产。(2)纵向联合型的国际化生产(3)混合型国际化生产。9.哪三大产业是生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化工,汽车,电子。10.跨国公司的早期发展:主要资本输出方式为间接投资,主要采取借贷资本输出的形式。11.第一家跨国公司:美国第一家跨国公司就是建立于1867年,以生产缝纫机起家的“胜佳”。日本首家国际化经营企业是三井公司。12.直接投资的发展分界点:1960年。在此之前是FDI的初始发展阶段。13.对外直接投资发展形式主

5、要有三种:(1)资源开发型投资模式,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从国际范围获取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以满足本国工业化对资源的需求。(2)产业结构转换型投资模式,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把劳动密集型的轻纺产业转移到国外,本国着重发展重化工业,促进本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升级。(3)市场导向型投资模式,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并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141. 垄断优势理论(1)代表人物:美国海默博士(Hymer. S. H,1960 年提出)(2)理论基础试图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导致的垄断来解释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比如:政府介入,如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 、关税等对比:传统的要素禀赋论完全竞争市场(3)市场

6、不完全条件下的垄断优势 技术优势: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囊括了教材中的管理经验) 资本优势:筹资能力、产业金融资本、坚挺的货币 规模经济优势: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 信息优势(4)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跨国企业有比被投资国同类企业更有利的垄断优势。 (5)评价 局限:对发展中国家的FDI以及中小企业的FDI没有分析,只局限于大公司。因而垄断优势理论在现在已经失去普遍意义。142. 产品周期理论(1)代表人物: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维农(Vernon. R,1966 年提出)(2)前提假设: 发达国家对新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比发展中国家更大。(保证美国出口的

7、时候其他发达国家马上就进口) 发达国家拥有特定的技术优势。(保证首先出口的是美国)PPT图:(3)理论核心: 周期变化趋势: 美国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出口当地生产返销出口 产品的特征:在技术密集产品的导入期,技术优势比成本优势更重要,需求价格的弹性低。在新产品的导入期,市场不稳定。 新产品阶段在本国组织生产,适当对外出口 产品成熟阶段降低成本成了竞争的关键,创新企业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保护自己的竞争优势 产品标准化阶段创新企业选择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地区,以确保价格竞争优势,并将部分产品反销到本国市场(4)评价: 假定不符合现实,发展中国家也有创新。 过分强调产品,忽视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

8、跨国公司的决策不可能只基于一个创新产品。 技术外溢,产品周期被打破。 多元化格局使得美国不再居高临下。 (5)模型修正: “创新寡占阶段”:竞争重点在国内市场,适度将部分生产移至其他发达国家。 “成熟寡占阶段” :对主要竞争者行为及时作出反应的战略,相互牵制战略、投资跟进战略。 “衰老寡占阶段”:在全球寻找成本最低的生产区位。 始终认识到竞争者的存在来决定各阶段的行为,尽可能地保持垄断地位。 143. 比较优势投资论(1)代表人物: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1970 年代中期提出)(2)理论核心 批评前两种方法无法解释日本60年代开始的对外投资。 提出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认为F

9、DI可以扩大双方的比较成本差异,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图4-3) (3)理论验证: 日本式FDI是补足贸易的,而不是替代贸易。(产品是否对外销售?) “边际产业”的概念可以扩充。 立足于“比较成本原理”进行判断。(4)归纳:日美两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较1、“日本式直接投资”的特点 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资源开发行业和制造业 制造业投资主要集中在比较优势逐渐丧失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投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发展中国家2、“日本式直接投资”的优点 促进日本资本品、中间产品的出口,贸易创造型的直接投资。 3、美国式直接投资的缺点 产品初创即对外投资。(5)政策意义: 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入比

10、较劣势的产业(边际产业)依次进行。 不主张采取独资的股权方式,而主张采取与东道国企业合资的方式。 对于东道国而言:learning by doing。144. 内部化理论(1)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巴克雷(Buckley. P. J)、卡森(Casson. M)和加拿大经济学家拉格曼(Rugman A.M)(2)理论核心 旨在阐明市场不完全、尤其是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的条件下,跨国企业如何将外部市场内部化,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 (3)市场不完全的表现:(中间产品) 在寡头垄断情况下,买卖双方比较集中,难以议价交易; 不存在期货市场(原材料有)时,买卖双方难以签订期限长短不同的期

11、货合同; 不存在可供中间产品按不同地区、不同消费者实行差别定价的市场; 价格缺乏可比性,交易双方难以定价成交; 为了回收研发成本,往往定价过高,交易对象难以接受; 技术、知识、信息产品的边际扩散成本很小,出售者对购买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控制需要较高的监督成本。(搭便车行为) (4)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原因:(动机) 买卖双方存在信息压缩,难以确定真实价格,双方谈判成本提高; 知识产品的边际扩散成本很小,出售者对购买者的机会主义行为的控制因为监督成本的存在而变得不现实; 知识产品存在“资产专用性”,要为其寻找合适的买主需要支付搜寻成本; 具有自然垄断性质,外部市场没有价格参照,差别定价不可能。(5

12、)内部化过程与转让定价 “中间产品”通过外部市场交易难以保证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怎么办? 要实现利润极大化,就必须将“中间产品”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之下。 定价策略:通过制定“转让价格”(Transfer Pricing)转移利润,使税收支出最小化,追求整个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6)内部化的好处:(教材150页) 统一协调 有差别的转移价格 消除不确定性 保持技术优势 避免政府干预(7)评价 具有一般性。(教材151页) 局限: 1、内部化越强,竞争程度越低。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 2、不能解释区位分布。 3、对大型跨国公司的垄断行为未能作出具体约束分析。14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代表人物

13、:英国经济学家邓宁(John. H. Dunning,1977 年提出)(2)理论核心 (自身没有新的理论体系,而中和了别的理论思想,进行组织装配,就形成了新理论) 该理论是在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上折衷而成的(也被称为OLI 范式),邓宁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同时拥有:1. 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 Specific Advantages, O) 2. 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Incentive Advantages, I)3. 区位优势(Location Specific Advantages, L)(3)关于区位优势的解

14、释:(教材155页) 区位优势是指东道国固有的、不可移动的要素禀赋优势,如地理位置、资源、市场容量等。 直接区位优势:东道国的有利因素形成 间接区位优势:投资母国的不利因素形成 (4)三种因素的组合与战略选择: 1. 同时拥有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对外直接投资2. 具有垄断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出口3. 仅有垄断优势技术转让(许可贸易)15.2 直接投资综合动因模型:(1)空间偏好1、定义:表示各种非经济因素的投资效应。投资地点越接近,各种环境差异平均也越小,经理人员的空间偏好度就越低,反之则越高。2、模型: Uj(IIj,V) 关键在于,V是可以变化的。1971年理查德森提出“直接投资综合动因模型”Uj(IIj,V)三个变量分表代表:Uj:按管理者空间偏好率调整的预期投资收益。IIj:第j个市场投资项目的预计平均收益(利润)V:反映经营管理者空间偏好。3、 如何使得投资企业空间偏好程度改变? 提高东道国的信息质量; 改善东道国市场环境; 逐步开放,稳定跨国公司的预期; 创造“跟随效应” 改善配套设施。(2)决定FDI的经济因素:见PPT15.3. 其他投资竞争优势理论(1)直接投资竞争优势理论-哈佛大学教授波特(1990年)(2)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