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实验工高级工试卷资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578121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2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林实验工高级工试卷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营林实验工高级工试卷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营林实验工高级工试卷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营林实验工高级工试卷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营林实验工高级工试卷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林实验工高级工试卷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林实验工高级工试卷资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统一试卷营林试验工(高级工)理论考试试卷注意事项1. 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你的姓名、考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2. 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你的答案。3. 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内容。4. 鉴定时限120分钟,满分150分。得 分评分人一、 选择题(1120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内的括号中。 每题0.5分。满分60分):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2003年A、5月20日 B、6月25日C、7月25日

2、D、8月5日2、决定是党中央、国务院关心林业、重视林业的重大战略举措,明确了林业的“三地位”,即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 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 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 地位。A、重要首要基础 B、基础首要重要C、首要重要基础 D、重要基础首要3、决定明确指出的新世纪中国林业发展的总体战略思想是“三生态”战略思想,“三生态”是指 、 、 。A、生态建设、生态良好、生态文明B、生态发展、生态良好、生态文明C、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D、生态环境、生态安全、生态文明4、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一次森林火灾发生于 年5月6日至6月2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给国家

3、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A、1987 B、1999C、2001 D、19655、根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覆盖率已达到 %。A、18.21 B、13.92C、12.72 D、13.296、 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A、林业 B、林木 C、森林 D、湿地7、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效。A、净化空气 B、生产建设C、减少疾病 D、防止火灾8、第一部正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于1984年9月20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七号公布,于起施行。A、198

4、5年1月1日 B、1985年3月1日C、1986年1月1日 D、1986年3月1日9、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是。A、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预防为主,积极消灭C、主动预防,积极消灭 D、预防为主,小火当大火打10、我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要求全省林区开展森林防火“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A、保护区 B、中小学校 C、单位 D、农村11、森林有经济、社会三大效益。A、生态 B、产业 C、环保 D、自然12、林火扑救的基本原则是。A、打早、打小、打了 B、早发现、早出动、早扑灭C、小火当大火打 D、发现早、灭的快13、我省的森林覆盖率(不含其它灌木林面积)为%。A、50.0 B、65.1 C、51.2 D、5

5、7.414、每年到次年为我省森林防火期。A、11月1日5月31日B、12月1日5月31日C、11月1日4月30日D、1月15日6月15日15、森林防火条例规定的森林火警是指受害森林面积不足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森林火灾。A、1.5 B、1.0 C、2.0 D、1.316、林火扑救的基本方法有窒息法、冷却法、。A、直接扑打法 B、间接扑打法C、以火攻火法 D、隔离法17、森林防火条例规定的重大森林火灾是指。A、过火面积100公顷以上的火灾B、受害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火灾C、过火面积1000公顷以上的火灾D、受害面积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火灾18、地下火在地面下燃烧,一般见不到火焰,

6、只有少量的。A、火光 B、灰尘 C、烟 D、炭19、3S技术是指卫星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A、计算机系统 B、管理信息系统C、数据库管理系统 D、地理信息系统20、防火林带主要是利用具有耐火能力的或组成的林带来阻隔或抑制林火发生和蔓延。A、乔木灌木 B、乔木杂草C、公益林灌木 D、杉木松木21、森林火灾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森林可燃物、火险天气和。A、木材 B、火源 C、枯叶 D、杂草22、森林火险天气等级共分级,其中级属于极度危险。A、44 B、14 C、55 D、1523、森林火灾中的危险环境主要是指三面环山、向阳山坡、和狭窄草塘沟(或窄谷)。A、鞍状山谷 B、开阔地C、山顶 D、

7、山脚 24、火场自救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点火解围、强行顶风冲越火线、卧到避烟、等。A、快速转移 B、继续扑救C、原地不动 D、呼叫25、森林火灾的燃烧类型常分为地下火、林冠火和树干火。A、飞火 B、狂燃火C、地表火 D、雷击火26、森林火灾治理提出的建立森林防火新机制是指“立足基层、,乡自为战、村自为战,群防群治,自防自救”。A、立足基础 B、立足预防C、预防为主 D、积极消灭27江泽民同志指出:“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A、责任重于泰山 B、打早、打小、打了C、责任高于一切 D、安全重于一切28、森林防火戒严期间,在林区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机械和居民生活用火,应当严格管理。

8、A、控制 B、可以 C、不宜 D、严禁29、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A、儿童 B、青年 C、军人 D、干部30、森林防火条例规定:当地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接到森林火灾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当地军民扑救,同时逐级上报省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A、人民政府 B、林业部门C、公安部门 D、有关部门31、开发林区和成片造林,应当同时制定设施的建设规划,同步实施。A、林业建设 B、生态建设C、森林防火 D、有关设备32、烧荒烧炭、烧灰积肥、烧田埂草、炼山造林和火烧防火隔离带等生产性用火,必须经过级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授予的单位批准,领取生产用火许可证。A、县省 B、

9、市市C、县县 D、市省33、经批准进行生产用火的,要有专人负责,事先开好防火隔离带,准备扑火工具,有组织地在级风以下的天气用火,严防失火。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34、森林防火条例规定: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火灾发生规律,规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内出现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时,可以划定森林防火戒严区,规定森林防火戒严期。A、乡镇 B、县 C、市 D、省35、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A、职责 B、义务 C、责任 D、权利36、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A、人民政府 B、林业部门C、防火部门 D、森林公安机关77

10、、地方各级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当地驻军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本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A、人民政府 B、林业部门C、公安部门 D、党委38、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应当配备兼职或者专职。其在森林防火方面的具体职责是:巡护森林,管理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火情,协助有关机关查处森林火灾案件。A、管理员 B、护林员C、巡逻员 D、督查员39、从事林副业生产的人员,应当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选择安全地点用火,在周围开设防火,用火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A、隔离带 B、生物防护林带C、观察哨 D、监控点40、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A、军队 B、公安机关C、林业局 D、人民

11、政府41、森林火灾扑灭后,对火灾现场必须全面检查,并留有足够人员看守火场,经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撤出看守人员。A、原地待命 B、清除枯死木C、继续观察 D、清理余火42、根据浙公发20019号关于办理失火犯罪和消防责任事故犯罪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之规定,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烧毁森林200亩以上或特种用途林20亩以上的,可以处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A、四 B、二 C、三 D、五43、森林燃烧过程一般可分为、炭化、燃烧三个阶段。A、预热 B、分解C、炽热 D、烟雾44、火源可以分为人为火源和两大类。A、自然火源 B、生产性火源C、非生产性火源 D、雷击火45、地表

12、火是指沿扩展蔓延,烧毁地被物的火。A、林地表面 B、森林C、树枝 D、土地表面46、风力灭火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扑火效率高等优点,主要用于扑灭中、弱度的。A、地表火 B、林冠火C、地下火 D、树干火47、森林火灾是指林地上的火,它是自由蔓延,超过一定面积,造成一定损失的林火。A、失控 B、自燃C、人为 D、生产性48、森林火灾既属于自然灾害又属于灾害。A、人为 B、生产性C、不可控制 D、无法预测49、通常在林区,没有,不管气温有多高,风多大,干旱时间多长,森林火灾是一般不能发生的。A、火源 B、人C、车辆 D、农事生产活动50、烧田埂草、烧灰属于火源。A、非生产性 B、生产性C、自然 D、天然51、森林火灾的卫星监测是通过监测来实现。A、人的活动 B、热点C、火 D、烟52、在我省,火源是造成森林火灾的主要火源。A、自然 B、自燃C、雷击 D、人为53、我省林业工作的重点是:围绕创建生态省、融入长三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奔小康等重大举措,结合我省林业工作实际,实施五大工程,打造五大基地,深化五大改革,构建五大。A、机构 B、体系C、项目 D、系统54、国务院于2003年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林业工作会议。A、12 B、6 C、9 D、855、我省林地面积667.97万公顷,森林面积地万公顷。A、612.8 B、435.1C、529.3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