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577210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物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物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物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物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三前四章测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必修三 非选择题1、人体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细胞正常生命活动非常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1)目前普遍认为人体内环境通过 调节来实现相对稳定。(2)体温相对恒定是保证内环境稳定的一个重要前提。体温调节中枢位于 ,与体温调节直接相关的两种激素是 和 。如果某人因发高烧,体温一天内基本都是38.5,则他在这一天产热量 散热量。(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3)体液中的水和电解质的含量也是相对稳定的。如果脑中缺血,使细胞内Na+浓度升高,会引起细胞 ;如果人体大量失水,血浆渗透压将 ,引起 激素分泌增加, 中枢兴奋。2、下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

2、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为了研究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方向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方向,进行了相关实验。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称为_,能代表反射弧的结构为(用图中序号表示)_。(2)刺激图中b点,则b点发生的膜电位变化是_,图中_点可发生兴奋。(3)若刺激d点,图中_点可发生兴奋;(4)由图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_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_个。(5)由此说明: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导是_ _。兴奋在两个神经元间的传递是_ _,其原因是_。3、在正常成年人生成尿的过程中,部分液体若干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请参照图25所

3、提供的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成份水分蛋白质葡萄糖尿素K+Na+Cl血浆/gdL190.07.00.10.030.020.320.37原尿/gdL197.0微量0.10.030.020.320.37尿液/gdL195.00.00.02.00.150.350.60 (1)通常成年人每天排尿量约1.5L,而原尿生成量可达150L,这一变化说明肾的 部位对水的重吸收能力很强,对此过程起重要作用的激素是 ,该激素是由 分泌的。例如,遗传性肾源性尿崩症就是因为相应结构对激素的作用失去反应造成的,患者的明显症状应该是 。 (2)若原尿中出现大量蛋白质,会引起血浆渗透压 ,从而会导致 (症状)。4、科

4、学家对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血糖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以下现象,请对这些现象进行解释:(1)运动前血糖含量下降,主要是由于_。(2)在运动过程的1.84.5min内,血糖出现上升趋势,其原因是_。(3)在恢复阶段血糖含量出现急剧下降又慢慢恢复到正常水平,原因是_。5、为证明光照和重力两种因素对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哪个影响更大,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索:材料用具:品种、大小相同的泡胀玉米种子若干,空易拉罐四个,沙土,不透光的牛皮纸等。方法步骤: (1)取四个空易拉罐,分别剪去顶盖,装入湿润沙土并分别标号(甲、乙、丙、丁);在每个易拉罐内植入三颗玉米种子,放在温度适宜的阴暗处培养,待苗长到

5、2左右时备用。 (2)将甲、乙、丙、丁均用不透光的牛皮纸包严(留出幼苗生长的足够空间),放在实验台上,甲、乙直立放置,在乙装置的一侧开直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侧面O5m处用lOO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丙、丁水平放置,在丙装置的正对地面处开直径l左右的小口,在它们的下方0.5m处用lOOW的白炽灯连续照射(装置如图所示);甲、乙、丙、丁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现象:两昼夜后,如图所示。甲直立生长;乙向光弯曲生长;丁向上弯曲生长;丙也向上弯曲生长,但与丁相比,弯曲度要小一些。请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并得出结论:(1)由甲、乙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 (2)由

6、甲、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玉米苗具有 特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3)由乙、丙、丁装置内的玉米苗生长情况可知 。(4) 继续探究:如果实验开始后使整个实验装置失去重力,甲、乙、丙、丁四个装置内的幼苗生长方向将是:甲 ,乙 ,丙 ,丁 。6、“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

7、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 。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

8、的比例关系为 。7糖尿病是人类的常见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下图是人体内的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糖尿病患者主要是图中 _细胞受损,使 _分泌不足,_发生障碍,使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所以病人出现机体逐渐消瘦,体重减轻的症状。 (2)图中物质A的作用机理是促进_分解和_的转化。上图所示调节过程属于_调节。下丘脑除参与血糖调节外,还参与_的调节。 (3)从图中看,与物质A有协同作用的是_,物质A、B调节血糖浓度的生理效应属于_作用。8、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

9、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 ,称为 。(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 (用字母表示)。(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 中,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 。(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使乙图中 中释放的 发生变化,从而暂时失去兴奋传导功能。9、某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1)实验一: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实验设计:见实验设计示意图(一) 实验结论:上述

10、实验假设成立。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一)不完善,缺少的是,你的具体改进是。 (2)实验二 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 实验材料:同实验一(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不增加其他材料器具)。实验设计:在上述示意图(一)改进未在示意图(二)中画出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光照射,实验设计及其实验预测结果见图(二)。 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成立。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是,理由是。还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并不能得出实验结论,他画了实验设计示意图(三)中的一部分,请你将示意图(三)补

11、充完整:在甲方框中画出与胚芽鞘尖端有关的图,在乙方框中画出实验结果预测图。10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43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2头。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 头。A 98 B 121 C 112 D 129(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条是 A 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C 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

12、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上图曲线1. (1)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2)下丘脑 、 肾上腺素、 甲状腺激素 、 等于(3)水肿(吸水) 、 升高 、 抗利尿 、渴觉2. (1)神经中枢; (2)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a、c、d、e; (3)e、c; (4)树突或胞体;3。 (5)双向的;单向的,突触递质的释放是单向的(总是从突触前膜到突触间隙,到突触后膜。)3.(1)肾小管和集合管 ;抗体尿激素 ;下丘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