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学选修课论文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575079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宗教学选修课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宗教学选修课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宗教学选修课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宗教学选修课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宗教学选修课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宗教学选修课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宗教学选修课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PINGDINGSHAN UNIVERSITY宗教学论文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年级及专业:13级市场营销 姓名: 温文坚 学号:131290104佛教的慈悲观中国佛教极度推崇慈悲精神,唐代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就说:“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中国佛教以诸佛、菩萨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和学习修持的榜样,也以救度一切众生为最高愿望。菩萨都有大悲愿,慈悲济世,救度众生,不度尽众生,誓不证菩提,不成佛道,这也构成为中国佛教的主导思想之一。一、慈悲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典籍中有非常丰富的慈悲思想,如佛教的“缘起论”思想就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佛教“依正不二”的思想告诉我们有情正报的身心不

2、能离开依报世界。“慈悲”教义告诫人们要保护动物和植物,当然更要怜悯与自己同类的人。人善待自然自然就会以和谐的面目回报人类;人类破坏大自然,自然便与人类对立,结果必然是人类自取灭亡。同理,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因此,环境保护的根源在于人类本身,人与人的和谐也在人的本身。(一)缘起论是慈悲理念的哲学基础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世界是一个由互生关联、相互依赖的各种条件组合而成的整体,所谓“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世界是因缘而起的,它的存在和灭亡均来自条件的成败,来自因缘的聚散,它因条件聚合而产生,也因缘分分离而消失。世界的一切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

3、联系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世界上的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自然以及人通过对自然的改造而形成的社会之间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这是佛教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种种现象产生、变化和消亡的基本理论。依据佛教的缘起法则,推导出“依正不二”、“无我论”、“同体论”和“平等论”等重要思想,这是佛教慈悲理念的哲学基础。“依正不二”是从佛教的基本原理即缘起论得出的结论,是佛教的重要思想。所谓“依正”,是依报和正报的简称。大明三藏法数云:“依为依报,即世间国土也,为身所依,故名依报。正为正报,即五阳身也,正由业力,感报此身,故名正报。”佛教将生命主体所依存的国土

4、称为依报,即生存环境;将众生乃至诸佛的身心称为正报,即生命主体。“不二”也称“无二”是指矛盾或对立的双方并非均是相互对立的关系,也是相互统一、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从缘起法则推导出的“无我论”:就人来说,也是由各种因缘聚会而生,即生理的、心理的多种万分的组合,并没有一个真正的独立的自我存在。既然人不能作为自身的主宰,人生无常,毕竟空无,这就构成了人生痛苦,一切皆苦的价值基础。如何离苦得乐,抚慰、缓解和拔除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种根本的需要,佛教慈悲理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此而被凸显出来。从缘起法则还能够推导出“同体论”和“平等论”。佛教认为,没有任何事物可以离开因缘而独立存在,同样,每个人也都与其他众生

5、息息相关。从三世因果关系来看,宇宙间各类生命实质上是一个整体。佛菩萨观照众生与自己具有同一的本性(同体),也就是说,一切众生皆具有存在的同一性、本质的现一性和至善的同一性。佛菩萨也由此而生起与众生的绝对平等心,生起为众生拔苦与乐的慈悲心。这是佛教提出慈悲理念的必然性和践行慈悲理念的可能性的理论基础。建立在缘起论哲学基础上的慈悲理念,成为佛教弘法利生的出发点。这集中表现了佛菩萨对众生平等的深切关怀,慈悲标志着中国佛教的根本精神。(二)佛教慈悲理论的特色慈悲和佛教的关系,很多人可能会知道“出家人慈悲为怀”这句话,但并不知道,慈悲一词本就出自佛典。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6、慈是爱众生而随时愿意给他们提供快乐和幸福,悲是爱众生而随时愿意救其离苦。这种对一切人都愿意予乐拔苦的精神境界便是慈悲。慈悲既是一种实践的法门,如慈心观等,同时也是佛菩萨所成就的悲智两大品质之一。作为佛菩萨品质特征的慈悲,并不是一个泛泛的概念,而有着特定的内涵和考量标准。慈悲的特色之一就在于菩萨的大慈大悲。所谓大,即慈悲的无限扩大。这种慈悲的对象,包括亲人,也包括冤家;包括人类,也包括动物,包括六道一切众生。换言之,只要还有一个众生是我们不愿利益的,是我们漠视甚至敌视的,就不是佛、菩萨所成就的大慈大悲。而从另一方面来说,佛、菩萨的慈悲又是长远的,是尽未来际永不改变的。之所以称为大,遍及一切众生,

7、延续是为久远,就是体现出普遍性与长远性。慈悲的特色之二是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慈悲的最高境界,就是无限的慈悲。佛之所以能成就无限的慈悲,关键就在于,他们已证得空性,已体认无我,已消除自我和众生之间的对立和隔阂,所以这种慈悲又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就是没有任何亲疏、爱憎之分,没有哪个众生是菩萨舍弃的,是菩萨不愿施以援手的。所谓同体,就是将众生和自己视为一体。就像你的脚扭伤时,手自然会去抚摸以减轻疼痛,这种帮助是身体的自然反应,是不需要加以考虑的。而在疼痛没有解决之前,这种帮助决不会半途而废,也不会去分别,手是施恩者而脚是受惠者,不会有什么感恩与报恩的需求。慈悲的特色之三

8、就是慈与悲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佛教认为,慈从悲来,悲必为慈。“悲”原意为痛苦,由痛苦而生悲情。一个人深刻感受到自身的痛苦,也就能对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产生悲情,自然地由衷地衍生出对他人的友情,并扩展为对一切众生的普遍的平等的慈爱。只有慈悲相连,才能产生“与乐拔苦”的践行和作用。佛、菩萨对众生的慈悲也是同样,观音菩萨之所以能“寻声救苦”,之所以能“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也正是因为体证到众生和自己本来就是一体。因此,这种帮助不需要任何条件为前提,不需要考量其中是否有利可图,能否得到回报。同时,这种慈悲是“三轮体空”的,不存在施者和受者之间的对立。正如金刚经所说:“菩萨灭度无量众生,实

9、无众生得灭度者。”因为无我,才能无住;因为无住,才能无限。慈悲的特色之四就是承认慈悲存在种类之分和层次之别。这是由佛教在教化过程中讲究契理契机,随缘是佛教教化的最高境界。如果佛、菩萨有应身、化身和法身之别;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观念;修行应该循序渐进,有明道、悟道与证道之说,说明修行处于什么果位。佛教追求最高境界的成佛之道,“诸恶不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同时,佛教也不会放弃一丝一毫的去恶向善之意,只要有一点向善意识,佛、菩萨也是赞叹的。“众善”之中,尽管主要讲数量之多,但是众多之中自然也是有种类之分和层次之别的。(三)佛教慈悲与世间慈悲通过以上分析,佛教的慈悲在于强列性与普遍性,

10、这与世间慈悲是有根本区别的,如是世间慈悲就变成了慈善、公益或者说公益慈善,尽管达到慈悲的境界,也是值得提倡的世间慈悲。世间慈悲,也许只是针对某个人,比如母亲对儿女的慈悲,虽然强烈,但并不普遍,不能扩展到儿女以外的其他人。也许只是由重大灾难所激发的情感,如四川地震时全国上下所表现出的关爱之情,虽然普遍,但并不持久,不能一以贯之地保持下去。原因是什么?因为凡夫是有“我执”的,这种执著蕴含着强烈的自我重要感,使我们本能地关注自己而忽略他人。母亲对子女的关爱,看似忘我,但多半只是对“我”的一种延伸,所以这种慈悲无法继续扩展到其他众生。也正是因为有“我”,我们才难以对“我”以外的“他”保有持久关怀。即使

11、因特定事件使这种情感被激发起来,但一段时间后,又会习惯性地转向对“我”的重视。二、佛教承认慈悲有差别佛教宣扬的大慈大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慈悲的最高境界。既然有大,自然也会有小;既然有无缘,当然也得承认有缘。佛教承认慈悲是有差别的,可以分种类,还能够划分层次。(一)佛教慈悲的种类根据觉悟的程度,大乘佛教把慈悲分为三种,称为“三缘慈悲”。大智度论卷四十云:“慈悲心有三种:众生缘、法缘、无缘。凡夫人,众生缘;声闻、辟支佛及菩萨,初众生缘,后法缘;诸佛善修行毕竟空,故名为无缘。”这三种缘是根据大乘佛教空宗思想划分的,认为以众生为对象的慈悲,是凡夫的慈悲,称“众生缘慈悲”;“法缘慈悲”是指觉悟众

12、生无我进而觉悟诸法无我的道理而生起的慈悲,是声闻、辟支佛和菩萨的慈悲;心无所缘,离一切差别,超越对立,毕竟空无,此为佛的“无缘慈悲”。(二)佛教慈悲的层次与上述三种慈悲紧密相关,佛教还把慈悲层次化,分为小慈悲、中慈悲和大慈悲三个层次。区别慈悲层次的标准有三:一是慈悲践行者身份的不同。佛的慈悲为大:菩萨的慈悲相对于佛为小,相对于二乘为大,也可说菩萨的慈悲是中,是中慈悲;二乘即声闻与缘觉的慈悲为小,是小慈悲。二是动机与效果的差异。小慈悲只是主观的同情、怜悯,停留在心念、心愿上面,而大慈悲则给予众生以实际的关怀、帮助,使众生真正得到快乐,脱离痛苦。三是自他有别与平等一体的区别。小慈悲是主客有别、自他

13、有别的,大慈悲则主众生平等、佛与众生平等,是一种无差别的、普遍的慈悲,这也称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最高层次的慈悲。三缘慈悲偏重于从慈悲的对象来区分,大、中、小慈悲则偏于从佛教修持者的认知和思想境界的高下来立论。两者的关系错综复杂,如以众生为对象的“众生缘慈悲”,也可以从动机与效果的差异角度区分为小慈悲与大慈悲。又如“法缘慈悲”,因慈悲践行主体二乘与菩萨的不同而有小慈悲与大慈悲之别。至于“无缘慈悲”即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与佛的大慈大悲异名同实。慈悲的种类与层次的关系,虽然复杂,但从思想实质来看,两者又是统一的。(三)佛教慈悲实践方式慈悲在佛教修持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小乘佛教向大

14、乘佛教发展,佛教越来越强调慈悲与智慧的结合是解脱之道的两大环节,也是大乘菩萨德性的两个方面。慈悲是在践行上要求自我牺牲和无私奉献,智慧是在认识上证悟宇宙、人生的真谛。悲智结合,悲智双运,自利利他,是为解脱成佛的正道。大乘佛教把“戒、定、慧”三学的戒学、定学归结为慈悲,慧学为智慧。“六度”中的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也被定为慈悲之度,最后第六度智慧即是智慧之度。大乘佛教,尤其中国佛教对慈悲理念的践行主要侧重于布施和不杀生两个方面。佛教崇尚布施,认为布施具有无上功德。小乘佛教的布施有两种:一是“财施”,将财物布施于他人,破除自我的贪心和吝啬,以免除来世贫穷;二是“法施”,向人说法传教,使

15、人成就解脱智慧。大乘佛教在此基础上又增加“无畏施”,给人增强无畏的信心,使之面对茫茫人生之苦而无所畏惧,在修持解脱的漫漫长途上勇猛精进。不杀生是佛教“五戒”的首戒,指不杀人,也指不杀鸟兽虫蚁,还指不乱折草木等,表现了对一切生命的尊重,也体现了戒律所包含的慈悲的本质特性。佛教也认为,对社会和自然有害的东西,如害虫害鼠,非杀不可,杀了,也是慈悲心的一种体现。中国佛教还特别反对战争和刑杀,并提出断酒肉、素食、放生的主张。自南朝梁武帝提倡断酒肉以来,素食成为汉地僧人普遍的饮食生活准则。佛教重视利他是自利的有效途径.佛教修持讲究自修自证,不能够有依赖思想。佛经上说:“一翳在眼,空花乱坠。”意思是说:就好象眼睛里长了东西,遮蔽了视线,看不见璀璨的阳光,却反而去责怪太阳不够明亮;我们的心眼被不正确的知识见解阻挡了,自以为是,见到的只是乱坠的空花,却不能看到真实的状况。所以有佛语:“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四)佛教慈悲对我们的启示佛教告诉我们,慈悲不仅是利他的善行,更是一种使人格得到提升的自利行为。当我们对他人心怀慈悲时,内心是调柔而开放的。这种调柔能使我们感到安宁与祥和,而这种开放则能使我们建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