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战争新样式浅析空天一体战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9056928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来战争新样式浅析空天一体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未来战争新样式浅析空天一体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未来战争新样式浅析空天一体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未来战争新样式浅析空天一体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未来战争新样式浅析空天一体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未来战争新样式浅析空天一体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来战争新样式浅析空天一体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未来战争新样式浅析空天一体战纵观战争发展史,每一次新技术革命,在军事领域都会引起战争形态的重大甚至革命性的变化。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同样促进了空天一体战的形成与发展。 所谓“空天一体战”,是指航空、航天空间为战场空间,运用航空航天力量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的行动。而在未来战争中空天一体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这里面所说的战场空间,也就是我们的空天战场指的是航空空间与航天空间一体化的战场。 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空中力量在数十颗卫星的支援保障下,对伊进行了长达38天的大规模空袭,从而揭开了空天一体战的序幕,可以预见,空天一体战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一种主要和基本的作战样

2、式。第一部分、空天一体战是现代军事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外层空间重要性的不断上升,航天空间已成为当今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制高点。外层空间的军事存在和有效控制,不仅直接影响其它战场上夺取制地、制空、制海、制电磁权的军事行动,而且将最终影响战争全局和国家的安全利益。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声称:“谁控制了宇宙,谁就控制了空间,谁就控制了战争的主动权”。俄罗斯于2000年制定的新军事学说中亦明确指出:“未来战争将以天基为中心,制天权将成为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的主要条件之一”。由此可见,太空既是军事上的制高点,又是国家安全的高边疆。对太空的控制和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决定未来战

3、争主动权的得失,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全与发展。当前人类主要利用的空间是距地球表面100400公里的近地空间,这个空间拥有极其丰富的人类可用资源,其中包括高度资源、真空资源、微重力资源、太阳能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等。这些资源使近地空间具有诱人的经济效益、科学价值和特殊的军事用途,已成为世界强国争夺和开发利用的新领域。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局部战争表明,空中力量的战略能力除了自身固有的战略属性外,航天力量的支援则使其战略能力得到了迅猛的提升,航空力量与航天力量合为一体的航空航天力量,已成为实现国家意志的首选战略力量。比如海湾战争航天力量对空中力量战略能力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1:航天力量为航空力量

4、实施空中打击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情报和近实时的指挥控制;2:是航天力量提高了航空力量的远程奔袭和精确打击能力,军事测绘和卫星气象等已成为航空兵远程作战的重要保障手段;3:导弹预警卫星为空军实施防空防天作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援等。为什么空天一体战是现代军事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1.航空与航天空间的无缝性,是空天一体战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人类在探索太空的活动中,根据不同航空器的活动高度,将地球表面以上的空间划分为航空空间与航天空间,但二者同属地球表面上的垂直空间,是无缝衔接、密不可分的。由于航天空间具有高边疆、无国界的特点,与航空空间相比能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快的通信速度,能对空中作战提供更有效

5、的支援,因此它成为各军事大国激烈争夺的新的军事制高点。2.现代航空、航天及信息技术构成了空天一体战的物质基础。现代航空、航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空天力量发生重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从最初追求飞机机械性能转变为突出飞机信息优势;第二个转变是从以航空力量建设为主转变为以航天航空力量建设为主。航天与航空力量的结合,改变了空中战场形态,极大地提高了空中作战效果。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空天信息系统,特别是空天一体侦察预警系统、指挥控制系统、信息传递系统和信息对抗系统的发展,促使空天战场上的各种作战力量紧密结合起来,聚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了强大的作战威力,为空天一体战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3

6、.世界军事强国的竞争为空天一体战提供了广阔的实践舞台。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4个月后美国发射了自己的首颗人造卫星,从此拉开了争夺外层空间的序幕。美国早在1959年就提出了“谁能控制外层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的战略思想,并开始大力发展航天力量,同时使之与空中力量实现交联。1992年3月,美正式把空军称之为“航空航天力量”。新的世纪,美军更明确地提出了要将空军改造成为一支无缝结合的航天航空力量,以确保美国在空间的主导地位。为此,美军相继成立了三军联合航天司令部、空军太空作战中心、专业太空管制中队和空间作战中队。目前,美国已建成了多种高性能、多用途军用空间系统,

7、部署各类侦察、监视、导航、通信、气象等卫星近百颗。此外,还部署了具有军事用途的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并在加紧研制天基反导和攻击性武器。在空天交联方面,美军通过统一编组航空航天部队和发展空天交联技术等措施,建立了完备的航天支援机制,使空中力量与航天力量密切交融。据分析,到2020年左右,美军将建成世界上最强大的一体化航天航空力量。届时,俄罗斯也将建成仅次于美国的航天航空一体化作战力量。第二部分、空天一体战武器装备系统及作战样式(一)武器装备系统 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1.空天保障型系统主要由侦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等组成,保障系统可为空天一体战武器装备提供精确而可靠的信息服务,成为空天一体化作战的

8、眼睛和大脑;2.空天作战型系统在空天一体战中,除以往的航空武器装备外,还可能有新型的航天武器装备参与,这些武器装备可能主要有激光武器、微波武器、粒子武器、动能拦截器、电磁发射器等。其中,空间作战飞行器被一些军事专家称为未来空天作战中的“航空母舰”,成为可为空天作战提供作战组织和供给等平台。(二)作战样式空天一体作战较之以往单一的空中作战,其样式将更加丰富。除了传统的空中作战样式外,还会有以下几种新的样式:1.空天一体信息作战。即在空天战场上利用航空、航天装备,将空中与太空的信息作战手段有机融合与运用,为夺取和保持空天战场上的制信息权而展开的空天一体的信息对抗活动。它包括空天一体电子战、空天一体

9、心理战、空天一体网络战和空天一体情报战等。2.反卫星作战。即综合运用部署在地基和空基的各种作战武器或利用其它信息作战手段,对敌方卫星进行硬摧毁或软杀伤的作战行动。3反弹道导弹作战。即利用部署在地基和空基的各种作战武器,在空天一体侦察、预警系统的支援下,对敌方来袭的弹道导弹或弹道导弹发射平台予以摧毁的作战行动。第三部分、中国空天一体战现状(一)“空天一体”是中国建设强大空军战略的必然选择 资料显示,中国在如何加强航空、航太军事建设方面,经歷了20多年的科学论证,参考和借鉴了主要军事强国的发展经验和教训。“空天一体”成为中国建设强大空军的战略选择,并非偶然。无论从战场实际、部队编成、武器使用等方面

10、来说,中国军队要走“空天一体”的道路,是必然的。首先,是出于战场空间的重新认识。传统的“天空”概念反映了昔日科技的局限性,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空”和“天”必须重新给予一体化的认识。其次,是我国国防科技建设的发展使然。积数十年的国防科技建设成就,我国在航天科技和国防科技方面已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为我军选择“空天一体”战略提供了强大基础。航空力量与航太力量在兵力组织结构、训练、指挥控制等基本相同,“空天一体”的一体化作战主要是在打击力量投放上增加了包括航空器、洲际弹道导弹、人造卫星、太空梭部队,以及各种拦截导弹、动能武器、镭射武器的军事因素。在战术分工上,航太力量负责实施全球侦察监视,负责向太空发

11、射航天器,夺取“制天权”;而传统航空力量则仍然负责战场上的快速兵力投送,实施纵深打击,“夺取制空权”。再次,是出于未来作战特点的认识。在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大国决战里,“空天一体”作战是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必须建立航空航太整体作战的战略战术意识,把直接或间接使用航空航太力量和设施的作战行动融为一体。专家更进一步指出,建设“空天一体”的军队,比分别建设空军和“天军”,更具有指挥和作战的优势,适应未来现代化战争的需要。(二)中国“空天一体,攻防兼备”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国空军在本世纪初开始讨论空天一体的作战理念和发展战略。据中国空间百科全书介绍,“2004年,根据中央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确立了空天

12、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战略,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空军战略的核心内容”,由此看来,空天一体在中国空军提出已有10年时间。在这10年间,正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战略指导空军在各领域的发展建设。2009年,解放军空军成立六十周年前夕,时任空军司令许其亮接受采访时透露,随着航空力量与航天力量逐渐融合,“空天一体”作战成为军事强国发动战争的基本手段,中国需建立一支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空中军事力量,维护国家利益,许其亮指出,控制了空天,就控制了地面和海洋,掌握战略主动权,中国已确立“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战略。2014年4月14日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调研空军机关,指示加快建设“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空军”

13、,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支撑。中国上世纪60年代发展“两弹一星”,打破了霸权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客观上制衡核霸权,捍卫世界和平的作用。今天中国建设“空天一体”空军,同样将有力地抗衡某些军事大国建立空间军事霸权的图谋,打造国家安全的“空天之盾”。1.为打造“空天一体”盾牌,实现空军作战范围由航空领域向航太领域跨越,有专家提出了“资讯空天军”的概念,它的含意是把资讯、航空、航太三种力量一体化编组、运用的空军。即要求空军范畴内的资讯技术、航空技术、航太技术的作战力量互相融合,既能进行独立作战,又能进行资讯化的空天进攻作战和空天防御作战。这也是中国空军实现战略性跨越发展的目标选择。2.

14、北斗系统成形经过多年布局,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现已达成阶段性目标。随着中国版GPS逐步覆盖全球,中国军队的海外行动将获得来自太空的坚实保障。冷战结束后,航天技术依然倍受大国重视,成为改变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态势的催化剂,深深地影响了军队的作战方式,甚至成为决定战争走势的关键。近年来,在推进载人航天计划之外,中国自主构建的北斗航卫星系统不断取得阶段性成果。鉴于卫星导航技术明显的军事色彩,北斗系统的成形,被解读为中国军队实现全球到达雄心的表现。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甚至报道称,北斗系统可以与其他卫星、无人机以及相关技术联合使用,帮助追踪美国舰船,引导反舰弹道导弹打击目标。3.东风导弹曝光2014年中

15、国军方首次公布了其最先进的洲际弹道导弹“东风”-31型导弹飞行中的照片,此举被视为针对美国军方在该地区动向作出的回应。这种导弹的射程估计接近1万公里,足以将核弹头打到欧洲国家的首都和美国西海岸。中国即将建成的“空天一体战”部队独立于陆海空三军之外,单独建立自己的管理机构,中国空军和二炮都将参与其中。这支部队是多兵种合成部队,除指挥机关外,还将包括地面部队、航天和空天装备部队和火箭部队等。其主要任务包括太空防御,支援空中、地面及海上作战及开发宇宙空间等。解放军二炮正在规划建设新的兵种,其中包括网络化部队和电子战部队,而这些部队都是正在组建的“空天一体战”部队形成作战能力的基础。二炮组建电子战部队,也是强化“空天一体战”能力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