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题-(2)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564669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题-(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题-(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测试题-(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必修2期中测试一、单选题 “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近年来“候鸟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大。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我国“候鸟老人”的主要迁移省区是A.北京 江苏 B.黑龙江 海南 C.新疆 河南 D.湖北 河北2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养老设施 C.气候条件 D.婚姻家庭 下图为19822010年广州市人口空间变化模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319822010年广州市郊区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郊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外来人口持续迁入 老城区人口持续外迁 中心城区人口持续外迁A. B. C. D.42000年以后,与老城区、中心城区人口变化

2、情况关联性最小的因素是A.城内地价水平较高 B.交通通讯条件改善C.城内外环境质量差异 D.郊区人均收入高 下图为我国乡村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5由图中信息可知A19802010年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最快B19502010年我国城市人口出生率一直大于乡村地区C在甲时间点,我国城市与乡村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D房地产开发是我国城市人口比重上升的直接原因6关于我国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2010年后,城市化发展趋缓主要受逆城市化的影响B城市化发展速度快,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C随着经济的发展,中西部将会大量涌现城市群和城市带D积极促进乡村非农产业发展,加快乡村城镇化7下图为甲

3、、乙、丙、丁四地人口统计图。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最可能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读我国某城市2013年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下列问题。8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是( )A.女性人口少于男性人口 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C.以青壮年人口比重最大 D.与该市原有人口的年龄构成相似9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A.缓和了当地就业的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C.减少了该市被抚养人口的数量 D.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生育率是是总出生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妇女人数之间的比例,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

4、564岁)人口数之比。右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 B.年龄结构C.教育程度 D.医疗水平11下列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B社会经济发展养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C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D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下表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12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A以中老年人口为主 B老年人口比

5、重低于青少年人口C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一致13迁入人口对该市可能导致的影响有( )A导致该市非农业用地的减少 B扩大该市的环境人口容量C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D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老龄化指数指65岁以上人口占014岁人口比例。读下列国家和地区老龄化指数表,回答下列各题。国家和地区台湾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老龄化指数(%)42.3125.158.485. 7129.614造成上述五个国家和地区老龄化指数偏高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达,寿命延长 B婴儿死亡率下降C人口迁移率上升 D出生率下降15根据规定,美国家庭中如果有一个孩子,可从总收入中扣除5000美元再纳

6、税。如果有两个以上小孩,最多也只能扣除10000美元。美国该项税制不能( )A控制人口自然增长 B防止人口老龄化C降低婴儿死亡率 D提高出生率 右图为“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B出生率最低的是乙C人口数量自然增速最慢的是丙 D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丁17与我国现在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14年末,北京人口数为2151万。2015年3月,北京公布了“严控人口数量”的新目标:2020年人口数量控制在2300万以内,该人口数量主要是根据北京水资源的承载力计算出来的。据资料,回答下

7、列小题。182020年的人口数量是北京的A户籍人口数量 B外来人口数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环境人口容量19北京市为控制人口规模需要调整的产业为普通服装业 高新技术产业 文化创意产业 小商品批发产业A B C D 下图为“某城镇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图中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21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自然优美环境的是( )A毗邻大学,文化氛围浓厚 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 D绝版水岸名邸,依山傍水 读城市地域结构的理论模式示意图,完成

8、下列问题。2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各等级城市服务范围相同 B、甲等级城市服务功能最全C、乙等级城市数量相对最少 D、丙等级城市彼此相距最远23图中四城市比较,高等院校多集中于( )A、 B、 C、 D、24容积率是规划用地范围内建筑物总面积与规划用地面积的比率,一般来讲,容积率越高,建筑物越高。绿地率是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有关容积率、绿地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容积率越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润空间越大,居民的舒适度越低B绿地率越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越高,居民的舒适度越低C绿地率越高,城市的热岛效应越明显D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容积率一般较高 下图为某市某区域一公共自行车租

9、借服务点多日平均借车和还车数量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25图示时间段内该服务点自行车数量增多的时间约有A2小时 B4小时 C6小时 D8小时26该服务点最可能位于该市的A风景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仓储区 下图示意合肥经济圈内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读图完成以下问题。27与合肥市相比,淮南市A城市级别高 B城市规模大C服务范围大 D服务种类少28随着城市化进程,合肥市的A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 B交通用地减少C第一产业产值减少 D耕地比重增加29下图为19902012年我国某特大城市主城区居住用地面积在各环线圈内的比例变化统计,造成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经济发展和人口驱动 空气质量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产

10、业结构优化A BC D30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数量增长速度相当快,其原因是经济发展,人口的出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政区的变化,香港和澳门回归人口迁入量大人口的机械增长快新的生育高峰期的到来A. B. C. D.新疆在承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将努力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目前,新疆出口的家具主要销往中亚,并在中亚建家具加工厂和物流中心。据材料回答3132题。31新疆家具企业在中亚建加工厂的主要因素是()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技术32在中亚建家具加工厂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科技水平A B C D读“

11、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自然资源支撑模式图”,完成3334题。33影响产业结构由M阶段向N阶段演进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 B政策C人才 D市场34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A纺织、煤炭、钢铁等传统工业部门消失B工业部门的种类日趋多元化C资源要素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逐渐降低D工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不断攀升下图为“某地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读图回答3536题。 35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员工工资水平低,乙员工工资水平高B甲、乙两工厂劳动力成本比例差异悬殊C甲、乙两工厂所属工业类型对劳动力数量的要求相当D乙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单位产值从业人员数量多36下列关于甲

12、、乙两类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步从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B现在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少C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影响D甲、乙两类工业发展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完全一致下图示意世界炼油能力空间分布及变化(图中圆圈大小表示炼油能力大小)。读图回答3738题。 37与图中炼油能力空间分布关系最大的是()A石油资源 B科技水平 C市场需求 D人口数量38炼油能力空间分布的变化将导致()A石油运输量增加 B欧美经济萎缩 C世界贫富差距加剧 D污染区域更集中读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39题。39符合甲、乙变化趋势的工业区位因素分别是()A.科技、原料 B计算机网络、原料C.廉价劳动力、计算机网络 D廉价劳动力、交通40下图中四幅工业区位图,最合理的是()第II卷(非选择题)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