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十六专题4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0564605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十六专题4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十六专题4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十六专题4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十六专题4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十六专题4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十六专题4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十六专题4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初中科学复习学案(十六)专题4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考点知识梳理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淀粉) 有机物氧气 水能量场所 活细胞条件光 无机物有机物有机物无机物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化学能其他形式的能量意义是地球上各种有机物和氧气的主要来源。是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呼吸作用将贮存在生物体内的 进行释放、转移和利用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赖。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 和部分原料(CO2)考点二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1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 ,根尖是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是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 2植物细胞的

2、吸水原理:细胞液的浓度 外界溶液的浓度。 考点三 植物体水分散失1气孔是两个半月形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叶片蒸腾作用时 散失的通道。也是二氧化碳和 进出叶片的通道。一般植物叶片下表皮的气孔 上表皮。 2根吸收的水约有 是通过这种蒸腾作用散发出去的,只有小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3蒸腾作用的意义 (1)有效 叶片温度;(2)根部吸水的 ;(3)有利于植物对水的吸收和 ;(4)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 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考点四 肥料对植物的影响1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起不同的作用。 (1)氮肥:使枝叶 ,缺氮会引起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2)磷肥:促进 ,缺磷的植株暗绿带红。 (3)钾肥

3、:使茎秆健壮,抗病、抗倒伏,缺钾会造成植株 ,叶片上带褐斑。 2生活污水,含氮、磷的工业废水,过量使用氮肥和磷肥,都可使水中的氮、磷元素含量增多,使藻类等浮游生物因获得丰富的营养而大量繁殖,在淡水中出现“ ”现象,在海洋中出现“ ”现象,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其过程可归纳为:水中氮、磷元素含量增加藻类大量繁殖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死亡需氧微生物分解厌氧微生物繁殖水体发黑变臭。考点五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21cnkxtj20081双子叶植物茎在木质部与韧皮部之间有形成层,形成层不断进行细胞分裂,使茎逐年 。水稻、小麦等 植物没有形成层,它们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生长。 2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央的导管中 地

4、向枝端运输。3有机物在叶中形成后,在茎的树皮的筛管中 地运输。中考典型精析21cnkxtj2008例1 如图是小梅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条件和产物”的实验操作过程: 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24小时;用铝箔纸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再将天竺葵放到阳光下照射;4小时后,将该叶片摘下,去掉铝箔纸;把叶片放到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当叶片呈现黄白色时取出叶片;叶片用清水漂洗后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21cnkxtj2008(1)将天竺葵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目的:将叶片中原有的_运走耗尽。 (2)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变式训练1:如图,将经过暗处理

5、后的银边天竺葵叶片的一部分上下遮光,再经光照、脱色及碘液处理,结果叶片边缘与遮光部分不变蓝。通过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光照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淀粉 C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片的绿色部分 D光合作用需要消耗二氧化碳2例2: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 B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变式训练2:在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主要应用了呼吸作用原理的是()

6、 A在准备移栽的蔬菜秧苗根部带一小块土坨21cnkxtj20 8B在温室大棚中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 C在我国北方早春播种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 D春季植树,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 例3:夏季移栽植物时,常常选择在清晨或傍晚进行,而且要注意遮阳并剪去部分叶片,这主要是为了() A减少水分蒸发B降低光合作用 C降低植物呼吸作用 D操作方便 变式训练3:从四个不同地区采集的同一种植物的叶,测出气孔的数目并计算平均值,数据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可知,降水量最大的地区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专题训练4(一)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丽水市西瓜以品种齐全、味美质优而闻

7、名,是很好的消暑佳品。在西瓜生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瓜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21cnkxtj2008 B光合作用始终强于呼吸作用 C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D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2如图所示,将丝瓜茎靠近基部处切断,可发现“水”会从切面处不断缓缓地向外冒,并可持续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 A植物的根细胞已经丧失呼吸作用 B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水”主要从切面的筛管处冒出 D根系吸水对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动没有影响 3下列措施是为了改变植物体光合作用强度的是() A低温、干燥条件下贮存种子 B春季播种时用地膜覆盖 C温室栽培作物时白天适

8、当升高温度 D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 4 “兰溪白枇杷”(如图)是金华的品牌水果。要获得优质高产的白枇杷,需经过幼苗移栽、移接和科学管理等过程。下列是白枇杷种植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分析,其中有错误的是() A带土移栽幼苗能防止根毛受损,提高成活率 B合理密植能让植株充分接受光照,提高总产量 C移栽时剪去幼苗所有叶片能减弱蒸腾失水,提高成活率 D以白枇杷枝或芽为接穗进行嫁接能保持白枇杷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5下列四位同学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小王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时无法进行呼吸作用 B小柯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C小明认为: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入二氧化碳、放出

9、氧气 D小张认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为人和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氧气 6樟树是金华市的市树。某校门口有一棵古樟树,树心已经朽烂成一个大洞,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樟树在大家的保护下还是照样枝繁叶茂、开花结果。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古樟树的() A全部韧皮部 B部分韧皮部 C全部木质部 D部分木质部 7隆冬时节,瓜农为提高黄瓜产量,在大棚内放置了三个煤球炉。甲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三个煤球炉同时烧着,晚上烧两个;而乙的做法是在天气晴朗的白天烧两个,晚上烧三个。你认为这两个人的做法及理由合理的是() A乙,因为晚上烧三个能提高大棚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光合作用 B乙,因为白天烧两个能提高大棚

10、的温度,有利于黄瓜的呼吸作用 C甲,因为白天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甲,因为晚上煤球炉能释放二氧化碳和提高大棚温度,有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 8如图为蔬菜大棚内一天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曲线,一天当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 A0点 B6点 C12点 D18点 9上个世纪,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类似下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11、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21cnkxtj2008A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C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21cnkxtj2008105年前,某学校在教学楼的南北两侧同时种下了两排长势基本相同的水杉,后续的管理工作也相同。现在发现大楼南侧的水杉明显比北侧的水杉茂盛高大,这是由于南侧水杉能获得更多阳光,增强了_,制造并积累了更多的

12、有机物。 11取两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甲、乙,装满水后分别放入等量的金鱼藻,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后盖上瓶盖。然后将甲包上黑胶布,乙不作处理。放在同样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n小时,再次测出瓶中水的含氧量,两次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n小时内甲瓶金鱼藻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是_g;乙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_g。 12小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中各加入等量的蓝墨水和红墨水,将芹菜的叶柄从基部沿中间切开,分别插入两个烧杯中,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左侧的叶片显现出蓝色,右侧的叶片显现出红色。请分析回答:21cnkxtj2008(1)在Y处将叶柄横切,观察到横切面上有许多的红点,这些红点出

13、现的部位就是导管所在的位置,说明导管的作用是_; (2)若在X处将叶柄横切,横切面上看到的现象是_ (选填一项); A左边蓝点多红点少,右边红点多蓝点少 B周围的一圈是蓝点,中间是红点 C蓝点和红点混合,均匀分布 D左边是蓝点,右边是红点 (3)小李同学继续进行下列实验:在甲、乙两烧杯中加入等量的红墨水,将两烧杯放在温度较高的同一地方,但只在乙烧杯中插入新鲜的芹菜。一段时间后,液面下降较快的是_烧杯,该烧杯液面下降较快主要是由于_。 13小明在三个相同的花盆中加入等量的相同土壤,利用A、B两种不同的植物进行了甲、乙两种方式栽培(如下图): 栽培过程中,提供充足的光照和水分,定时测量植株的高度,

14、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请用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分析实验中植株长高的原因:_。 (2)试推测,植物A按乙方式栽培,其生长状况不同于按甲方式栽培的原因是_ _。 14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 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