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规范之检查验收的规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546960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绘规范之检查验收的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测绘规范之检查验收的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测绘规范之检查验收的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测绘规范之检查验收的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测绘规范之检查验收的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绘规范之检查验收的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绘规范之检查验收的规定(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 更多资料请访问.(.)测绘相关规范中关于检查验收的规定1、 房产测量规范GB/T17986-200010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10.1一般规定10.1.1.成果检查、验收的制度房产测量成果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一级检查为过程检查,在全面自检、互查的基础上,由作业组的专职或兼职检查人员承担。二级检查由施测单位的质量检查机构和专职检查人员在一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10.1.2检查、验收中问题的登记和处理各级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必须做好记录并提出处理意见。10.1.3检查、验收报告书10.1.3.1检查验收工作应在二级检查合格后由房产测绘单位的主管机关实施。二级检查和验收工作完成后应分别写出检查

2、、验收报告。10.1.3.2产品成果最终验收工作由任务的委托单位组织实施。验收工作结束后应写出检查报告和验收书。10.1.4上交成果资料内容a)房产测绘技术设计书。b)成果资料索引及说明。c)控制测量成果资料。d)房屋及房屋用地调查表、界址点坐标成果表。e)图形数据成果和房产原图。f)技术总结。g)检查验收报告。10.2检查、验收项目及内容10.2.1控制测量a)控制测量网的布设和标志埋设是否符合要求。b)各种观测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c)各类控制点的测定方法、扩展次数及各种限差、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要求。d)起算数据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平差的成果精度是否满足要求。10.2.2房产调查a)房产要素调

3、查的内容与填写是否齐全、正确。b)调查表中有用地略图和房屋权界线示意图上的用地范围线、房屋权界线、房屋四面墙体归属,以及有关说明、符号和房产图上是否一致。10.2.3房产要素测量a)房产要素测量的测量方法、记录和计算是否正确。b)各项限差和成果精度是否符合要求。c)测量的要素是否齐全、准确,对有关地物的取舍是否合理。10.2.4房产图绘制a)房产图的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表述内容,图廓整饰等是否符合要求。b)房地产要素的表述是否齐全、正确,是否符合要求。c)对有关地形要素的取舍是否合理。d)图面精度和图边处理是否符合要求。10.2.5面积测算a)房产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b)

4、用地面积的测算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符合要求。c)共有与共用面积的测定和分摊计算是否合理。10.2.6变更与修测成果的检查a)变更与修测的方法,测量基准、测绘精度等是否符合要求。b)变更与修测后房地产要素编号的调整与处理是否正确。10.3成果质量的评定10.3.1成果质量评定等级成果质量实行优级品、良级品和合格品三级评定。10.3.2成果质量评定标准10.3.2.1成果质量由专职或兼职检查验收人员评定。10.3.2.2成果质量评定标准,可参照CH1003(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执行。2、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4.8地形图的拼接和检查P604.8.1每幅图应测出图廓外5mm,自由图边在测绘过程

5、中应加强检查确保无误。4.8.2地形图接边差不应大于本规范规定的平面、高程中误差的22倍。小于限差时可平均配赋,但应保持地物、地貌相互位置和走向的正确性。超过限差时则应到实地检查纠正。4.8.3作业人员和作业小组应对完成的成果、成图资料进行严格的自检和互检确认无误后方可上交。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图根控制点的密度应符合要求,位置恰当;各项较差闭合差应在规定范围内;原始记录和计算成果应正确,项目填写齐全。2地形图图廓、方格网、控制点展绘精度应符合要求;测站点的密度和精度应符合规定;地物、地貌各要素测绘应正确、齐全,取舍恰当,图式符号运用正确;接边精度应符合要求;图历表填写应完整清楚,各项资料齐全

6、。4.8.1地形测图全部工作结束后应提交下列资料:1图根点展点图、水准路线图、埋石点点之记、测有坐标的地物点位置图、观测与计算手簿,成果表。2地形原图、图历簿、接合表、裱板测图的接边纸。3技术设计书质、量检查验收报告及精度统计表,技术总结等。6.6资料整理、检查验收与成果提交P926.6.1作业组在工作完成后,应将全部成果资料整理装订,并进行认真严格的自检、互检、做到清楚、齐全,确保无误后,方可交出进行第二级检查,最后组织实施验收。6.6.2各级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和错误,必须做好记录并提出处理意见,该退回的应退回作业组改正或返工并分别写出检查验收报告。6.6.3地籍测量应提交下列成果资料1地

7、籍平面控制测量原始记录、控制网图、平差计算资料及成果表。2地籍丈量原始记录。3解析界址点成果表。4地籍铅笔原图。5地籍着墨二底图和着墨宗地图(土地证附件)。6地籍图分幅接合表。7面积量算原始记录及成果。8以街道为单位宗地面积汇总表。9城镇土地分类面积统计表。10检查验收报告。11地籍测量技术设计书(或纲要)、技术总结报告。6.6.4各种统计表格式按国家土地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3、 1:5001:10001:2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T15967-20083.1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P8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8.1检查验收成果质量检查验收按照GH1002、GH1003执行。8.2资

8、料上交上交的资料包括:a) 图历簿;b) 原始数据文件、编辑图形文件和绘图文件;c) 地形图;d) 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e) 外业控制点及内业加密点布点图;f) 加密成果;g) 图幅接合表;h) 检查验收报告等。4、 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17160-200810质量控制与检查10.1作业精度要求相对于纠正后的栅格数据,数字化后的点位误差不大于0.15mm,线划误差不大于0.2mm。10.2检查图输出10.2.1根据检查需要,选择绘图内容及输出形式。绘图内容可分为分层要素和全要素等,输出形式可以是单色输出或彩色输出。10.2.2检查图应采用硫酸纸或变形小、

9、表面光洁、半透明的纸张绘制。10.2.3检查图图廓边长误差不超过0.2mm,对角线误差不超过0.3mm。10.3作业内容检查检查方法一般应采用检查图与扫描原图套合的方法进行。检查内容应依据GB/T18316的相关规定执行。11成果提交上交的成果资料应包括:a) 技术设计书、技术总结;b) 扫描原图;c) 地形图数据;d) 元数据;e) 检查报告;f) 生僻字登记。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更新规范GB/T14268-20086检查验收及资料上交6.1成果形式地形图更新生产完成后应形成如下成果:a) 地形图成果数据集(数字地形图、元数据等);b) 输出的纸质地形图等。6.2检查验收工作的实施检查

10、验收工作的实施按GB/T18316有关规定执行。6.3资料上交根据设计书的要求上交资料。上交的各项数据成果、成图资料、技术设计书、检查验收报告等文档资料应正确、完整、装订整齐、准确、字迹端正清楚。6、 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规程部分P174.6探查工作质量检验4.6.1地下管线探查必须按第3.0.21条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各级检查工作必须独立进行,不能省略或代替。质量检查应按附录B.0.2格式填写探查质量检查结果。4.6.2每一个工区必须在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中分别抽取不少于各自总点数的5%,通过重复探查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取样应分布均匀,

11、随即抽取,在不同时间、由不同的操作员进行。质量检查应包括管线点的几何精度检查和属性调查结果检查。4.6.3管线点的几何精度检查包括隐蔽管线点和明显管线点的检查。对隐蔽管线点应复查地下管线的水平位置和埋深。对明显管线点应复查地下管线的埋深。根据重复探查结果,按公式(4.6.3-1)、(4.6.3-2)和(4.6.3-3)分别计算隐蔽管线点平面位置中误差mtd和埋深中误差mth及明显管线点的量测埋深中误差mtd、mts和2mth不得超过限差ts和th的0.5倍,限差ts和th按公式(4.6.3-4)、(4.6.3-5)计算。不得超过2.5cm4.6.4对隐蔽点管线点进行开挖验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2、1每一个工业区应在硬币管线点中均匀分布、随机抽取不应少于隐蔽管线点总数的1%且不少于3个点进行开挖验证;2当开挖管线与探查管线点之间的平面位置偏差和埋深偏差超过本规程第3.0.12条第1款规定的限差点数,小于或等于开挖总点数的10%时,该工区的探查工作质量合格;3、当超差点数大于开挖总点数的10%,但小于或等于20%时,应再抽取不少于隐蔽管线点总数的1%开挖验证。两次抽取开挖验证点中误差点数小于或等于总点数的10%时,探查工作质量合格,否则不合格;4当超差点数大于总点数的20%,且开挖点数大于10个时,该工业区探查工作质量不合格;5当超差点数大于总点数的20%,但开挖点数小于10个时,应增加开

13、挖验证点数到10个以上,按上述原则再进行质量验证。4.6.5地下管线探查除对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埋深进行检查外,还应对管线点的属性调查进行检查。发现遗漏、错误应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正,确保管线点属性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4.6.6经质量检查不合格的工区,应分析造成不合格的原因,并针对不合格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然后对不合格工区进行重新探查。在重新探查过程中,应验证所采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4.6.7各项检查工作应做好检查记录,并在检查工作结束后编写管线探查质量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内容应包括:1、工程概况;2检查工作概述;3问题及处理措施;4精度统计;5质量评价。5.6测量成果质量检查5.6.1地下管线

14、的测量成果必须进行成果质量检验,并符合下列要求:1测量成果质量检查室,应随机抽查测区管线点总数的5%进行复测。2复测管线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按公式(5.6.1-1)和(5.6.1-2)分别计算测量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mcs=mch=式中sci5.6.2测量点位中误差和高程中误差不得超过本规程第3.0.12第2款的规定。否则应返工重测。5.6.3各级检查工作应做好检查记录,并在检查工作结束后编写地下管线测量的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1、工程概况;2检查工作概述;3精度统计;4质量评价5处理意见。3.0.12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规定(P6):1地下管线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精

15、度:平面位置限差ts:0.10h;埋深限差th:0.15h。(式中h为地下管线的中心埋深,单位为厘米,当h100cm时则以100cm代入计算)注:特殊工程精度要求可由委托方与承接方商定,并以合同形式书面确定。2地下管线点的测量精度:平面位置中误差ms不得大于5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高程测量中误差mh不得大于3cm(相对于邻近控制点);3地下管线图测绘精度,:地下管线与邻近的建筑物、相邻管线以及规划道路中心线的间距中误差mc不得大于图上0.5cm。2)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条文说明4.6探查工作质量检验P4.6.1本条规定了地下管线探查应实行三级检查验收制度进行质量检查。三级检验是指作业组自检,部门(项目组)互检、单位(公司)主管部门验收。要求各级检查独立进行,不能省略或代替。质量检查应按附录B.0.2格式填写地下管线探查质量检查记录。5.6测量成果质量检验5.6.1本条规定了地下管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