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详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544713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详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详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详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详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详述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详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详述(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旅游业在全国的比较地位及发展目标以旅游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要素整合推动河南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提高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规划期末使河南旅游业在全国的位置提高到上游水平。国内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图3 河南省旅游发展模式图解本省、周边省全国和世界市场本省市场市场共享旅游发展动力本省,全国,世界市场区域旅游发展观念更新,体制改革,大环境培育,产品创新与精品建设,旅游开发与区域建设一体化,城市功能旅游化与城市活力培育,旅游科技和旅游信息化等观光休闲度假寻根武术山水/文物/根/武/教整合效应区域经济和城市旅游(商务/公务/会议/城市观光)外出旅游省内游/国内游/出境游旅游大环境旅游大环境旅游大环境旅游大

2、环境第三个层次主要是大众游客,这一层次的产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为突出,其作用是充当文化旅游的拳头产品,包括:五千年文化(特别是武术文化)、中原古都文化(郑州、洛阳、安阳、开封)和现代都市娱乐。图5 河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层次结构图3 旅游文化开发要点(1)历史文化名城游 首先要把文化旅游项目纳入到城镇规划中去,对于古城社区进行保护式开发;项目尤其要注意与名城、名镇的历史文脉相一致;充分利用历史街区,选择重点做大文章;河南的古都年代久远,要表现远古文化,应当注意运用现代技术,增加表演效果,同时注意与民间文化及其他文化的开发相结合。重点开发:开封宋都文化旅游区、洛阳古都文化旅游区、安阳殷商古都文化

3、旅游区、郑州商代古都遗址、商丘古城旅游区、淮阳和浚县古城旅游区等。(2)祖根文化游 祖根文化旅游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并重;依托太昊陵、轩辕故里和二帝陵,建设祖根文化旅游区,形成常年活动的文化载体;策划大型文化活动,使祖根文化活动与节事旅游活动相结合。各地的姓氏文化节和恳亲联谊活动要通过策划提高文化档次,结合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项目共享相应的常规活动载体。重点开发:太昊陵和太昊文化园,黄帝故里旅游区,二帝陵园旅游区等。(3)红色文化游 坚持寓教于游,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相结合、与山水田园风光相结合、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推动红色旅游产业化。近期内重点打造大别山“红色

4、圣地,将军摇篮”和太行山“民族脊梁,时代精神”两个红色旅游区;配套完善大别山红色圣地游、罗山何家冲长征精神游、竹沟革命根据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红旗渠精神和现代英雄人物时代精神游等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好新县鄂豫皖革命首府红色旅游景区等24个红色旅游区。(4)宗教文化游 正确区别宗教文化旅游与封建迷信活动,让宗教发挥积极的经济与文化作用。坚持培育宗教地位、历史地位、文化地位和信仰地位高的大庙,反对和控制主要进行迷信活动的小庙;发掘河南祖庭级和圣地级的宗教文化项目,重点培育几个有影响力的大庙;宗教项目的建设应该以经济文化项目为内核,反对单纯的建庙行为。开发重点:白马寺佛教祖庭、少林佛教寺禅

5、宗祖庭、鹿邑和函谷关道教圣地、香山寺观音菩萨圣地,太昊陵祖庙等。(5)商业文化游 包括饮食文化游、贸易文化游和产品文化游等。配合中原崛起工程,寻找一个载体(如郑州或商丘、安阳)炒作“中国商源”,举办现代商业论坛;发扬光大中原传统商业精神,塑造现代河南商业文化形象。立足于做大商、做文明商,树立现代文明商贸形象;除了做大流通文章,建商务旅游区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微观着手,将现代形象理念、文明经商的商业文化贯穿其中;要制定商业文明规范,实施形象工程,树立“文明商贸之邦”的商业信誉。举办各种形式的节事活动,把商业文化旅游向生产过程延伸,拉长产业链。(6)名人文化游 对历史名人进行内涵挖掘和外延的延伸,打

6、造名人文化;编写游客便于携带和阅读的名人传奇小册子,利用各种传播方式,树立河南名人的文化形象。重点打造诗圣、医圣、酒圣、商圣、药王、高僧等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名人文化品牌;通过为历史名人建设祠堂,举行纪念活动,拍电影或电视剧,开展不经意的“造神运动”,神话圣人,实际上是祖先崇拜的一种方式。(7)博物馆文化游 以河南博物院为龙头,炒作河南“天然的历史博物馆”形象,拓展河南的博物文化游;博物馆的设计和建设要富有文化品位,与历史主题和周围环境相协调;加强博物馆的管理,提高博物馆导游人员的水平,改进讲解工作;博物馆旅游要和科普文化教育相结合,静止的陈列与声光电演示相结合,与动态的表演相结合;开辟特色休闲

7、区,增加参与和娱乐项目,喻教于游;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发各种特色旅游纪念品。重点改造河南省博物院、殷墟博物院、虢国博物馆、南阳汉画馆等。(8)武术文化游 打造“武术文化之都”的形象,继续办好少林国际武术节,提升中原武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对武文化资源的转化不能仅停留在术的层次,还要注重武学内涵的挖掘;结合全民健身运动,在武术之乡推广武术,做好武术的推广普及工作;针对不同的市场,开展时间长短不等的武文化健身游。建设武术博物馆或武术文化苑,集中展示河南历史上各门派武术源流和特色;同时对各武术世家的纪念地进行保护和恢复,开展相应的武术活动;结合全民健身运动,发掘适应于各种层次的武术活动,在全社

8、会营造尚武文化氛围。对河南的武术名人进行系统发掘和整理,在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旅游包装和文化炒作。(9)生态文化游 突出自然山水生态的美学和科学方面的文化内涵,生态文化是自然景观文化的实质,是区域大环境营造的主题。河南的山区、乡村与湿地保持了中东部城市群越来越少的自然清秀,结合生态旅游区及环境工程的实施,营造全省的生态环境,让生态科学为内核的环境文化处处得以体现,形成现代环境意识、生态意识、美学意识与现代农业、园林营造、区域开发的有机整合。(10)民间文化游 将河南的民俗文化提炼、整理成简明旅游指南,给旅游者以导向和解说。对优秀民俗文化予以保护、提倡与发扬,保护和整修一批典型的民俗

9、载体古街区和古村镇,设立保护点,控制保护区内的建设,防止现代化和城市化倾向。可根据河南旅游资源普查中的民俗文化资源,建设民俗文化博物馆。除了陈列、展览之外,应开设多种动态展示、表演项目;此外可根据一些旅游区的环境情调,点缀饮食、茶艺、购物等服务文化;民间文化旅游最容易结合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城镇休闲社区旅游和文化名镇旅游,发挥民间文化在旅游项目中营造氛围的作用;跳出旅游办旅游,通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把民间文化旅游当作丰富和提高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一部分。第六章 城市旅游开发规划1 城市旅游发展思想河南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以城市旅游与景区旅游的双重驱动,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并重的区域旅游发展模式;把城

10、市定位到旅游发展的两大主要驱动力之首。城市是河南旅游发展的龙头和新的增长极,而且随着中原城市群的崛起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其龙头作用日益强大。坚持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原则,培育城市旅游发展的整体动力;注重各城市间的协调,特别是建立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协调机制,使旅游业成为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先锋和动力产业;实现城市旅游交通系统、信息系统、投诉处理一体化;互相开放旅游市场,消除城市间旅游服务障碍;推动城市旅游的共同发展。2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体系的选择(1)资源驱动型机制 河南大部分城市旅游发展主要是依托旅游资源简易开发起步,推动城市旅游服务配套而发展起来的旅游业,所以属于资源驱动型的城市旅游。(2)经

11、济驱动型机制 河南目前的但经济辐射能力较弱,典型的经济驱动型模式还没有真正形成。大多是属于城市各项经济、社会、文化活动的被动接待服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旅游业。以经济驱动为主的城市主要有新乡、濮阳、漯河等。(3)综合驱动型机制 应该说河南大部分城市都具有综合驱动的特征,但比较典型的主要有郑州、洛阳、南阳、安阳等,其中尤其以郑州最具有代表性。(4)未来河南城市旅游驱动机制 河南城市旅游必须注重多元驱动模式的培育,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的同时,还要培育经济的驱动,向综合驱动型发展。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根据自身特色和资源,积极培育和自己特色相适应的旅游发展动力。3 城市旅游吸引体系建设(1)形象吸引 城市

12、旅游形象是城市旅游吸引的第一要素。(2)活动吸引 城市中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活动,既可以是旅游产生的吸引,如商务活动之于商务旅游;也可以是旅游活动的构成内容或必要补充。(3)设施吸引 设施是活动的载体,也是游客自主性活动的条件。(4)景观与环境吸引 城市整体风貌、标志性建筑、特色地段景观吸引。(5)氛围吸引 非物化的环境氛围构成的吸引。4 城市旅游发展规划与实施要点4.1 发展原则(1)内外兼顾 城市旅游开发面对两个主体,不仅为旅游者,更是为市民提供良好的购物休闲环境和场所。(2)多元发展 我国相对发达的城市旅游相继走过接待服务中心城市、城市主题公园、城市商务旅游等发展阶段,目前正朝向多元

13、化,综合型的城市旅游发展模式前进。因此河南城市旅游应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多元化、综合性旅游城市发展类型。(3)突出特色 国外客人关注的第一是友好,第二是市民生活,第三是文化的差异性,所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从旅游者的需求出发,开发城市旅游产品。4.2 城市旅游发展布局和策略全局性旅游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定位在全省,乃至更大范围的综合旅游中心城市,发展城市旅游类型多元化,市场面向国内外,服务辐射全省;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立足本区域发展城市旅游,面向客源市场主要是省内区域市场,服务所在区域,承担跨区域旅游协作;地方性旅游中心城市作为地区性城市旅游发展核,面向地方市场,服务本地。4.2.1 全局性旅游

14、中心郑州的城市旅游发展(1)未来重点发展的旅游项目 重点发展会议展览、商务、节事旅游、购物旅游、博物馆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观光旅游等活动;着力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氛围,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提高服务质量,使郑州从游客中转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化。(2)城市内部及周边旅游开发 城市内部旅游主要发展游憩活动,包括城市内部公园、博物馆、城市广场、地标区、游憩商业区和休闲社区等,尤其重视大型购物中心型、特色购物步行街型、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型和新城文化旅游区型;重视郊区环城游憩带的建设,以旅游特区的形式布局大型新项目,特别重视具有综合功能的文化博览城、商旅博览城等主题旅游区建设。(3)城市旅游辐射和区域合作

15、 郑州市强大的城市竞争力使得周边的城市边缘化,因此,郑州要积极和周边城市互动合作,发挥辐射作用,带动周边城市旅游的发展。河南内部城市间的旅游合作应该是功能、交通、活动、开发、营销、服务、人才、管理、资金等全方位的互补性合作,打破旅游发展的地域界限,扩大社会经济效益。4.2.2 区域性旅游中心城市发展(1)洛阳城市旅游发展 洛阳城市旅游发展模型应该定位在综合型的城市旅游。发挥其经济优势,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和自然风光优势,同时也要加强会议旅游、节事旅游、商务旅游、休学旅游、博物馆旅游、宗教旅游、美食旅游等,实现综合发展。要充分发挥辐射作用,带动西部组团的旅游发展;三门峡是西部组团的二级中心城市,并承担着豫晋陕旅游协作的西大门职能与黄河旅游带河南的起点站,是洛阳应该辐射带动的重点;通过小浪底的开发带动济源。区域协作是洛阳强化中心城市职能,减少郑州阴影效应的重要途径。(2)安阳城市旅游发展 安阳定位于综合性旅游城市,要做足、做精、做活、做俗文化旅游,使之成为河南华夏文化之源的重要窗口;尤其重视发挥安阳工业城市所带来的商务旅游潜力,以“商源”为重点培育城市流通业,使之成为晋冀鲁豫边区的流通中心,并尽可能扩大辐射圈;利用航校与国际滑翔基地资源,发展“飞天”特种旅游;重视发展休学旅游,考古旅游,寻根祭祖旅游,红色旅游和庙会旅游等等。发挥协作带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