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导学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544510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导学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导学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导学案出品人:刘杨 审核:史卫民 课型:新授 使用时间:12月22日【教材分析】本课是从经济方面纵向概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特征,并介绍了晚清时代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及其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兴衰。内容较为空洞抽象,事件跨度大,跳跃性强。【教学目标】1应掌握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开端、初步发展、黄金时期、凋敝破产的情况。2应培养的史料分析能力: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以及发展中的困难是什么?应培养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中呈现的特征。3应认识到近代中国的落后是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导致的,具体说是帝国义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

2、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结果。应认识到以张謇为代表的一些实业家具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精神,他们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4.能深刻体会到没有独立的国家主权,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经济就不会发展。【教学流程】一、导入设计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1老年人口中所说的洋火、洋灰、洋油、洋钉其实就是什么?为什么要加“洋”字?这表明了什么?2今天我国的有些民族工业品牌也走向国际市场,你能举个例子吗 ?这又说明什么?学生活动:探讨、回答。教师活动(引导):民族工业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这其中的历史很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二、新课探究1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一)近代民

3、族工业的开端教师活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大胆判断: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是?为什么?学生活动:体会近代民族工业的含义,并就老师的问题作出判断,回答。(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与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有关的历史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从我们学过的近代史中找一找还有哪些历史事件对民族工业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回答。2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及原因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甲午战争前后企业发展表格 学生活动:分析表格,得出历史结论,认识到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并探究其原因。教师活动:布置阅读教材导入框内容及第一段课文状元实业家张謇。探讨:是

4、什么因素促使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去开办大生纱厂?他身上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学生活动:阅读、分析、回答。(三)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教师活动(置疑):大生纱厂发展最快是哪个时期?分析书中统计表,探讨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快的原因?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回答。(四)受挫、破产时期教师活动:(1)置疑:大生纱厂结局如何?为什么? (2)布置阅读课本小字材料:荣氏兄弟创办企业的兴衰。(3)出示投影片:陈启源办厂风波;四大家族与荣氏企业。学生活动:分析历史资料,回答问题。教师活动(出示投影片):船头挂英国旗,船尾挂龙旗,反映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有软弱的一面。小结:导致近代民族工业长期落后的根本原因是

5、帝国主义的侵略。资产阶级具有革命的一面,所以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但由于软弱、妥协,最终不能领导中国革命成功。2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教师活动(置疑):我们已经纵向了解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你能一句话概括一下发展的特征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学生活动:分析书中所给的3幅照片,说说民族工业在行业发展上的特征。打开彩色地图,分析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域特点。三、小结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民族工业发展的历程,点出应掌握的知识点。板书设计:1民族工业的产生(萌芽阶段)黄金时期萧条破产阶段 洋务运动甲午战后一战期间 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2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艰难曲折、落后、不平衡四、中考链接:(2007江苏徐州)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C张謇 D周学熙(2007湖南娄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为代表的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日本给贷款C北洋军阀的分裂D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