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整理总结(三)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544453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学整理总结(三)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儒学整理总结(三)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儒学整理总结(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学整理总结(三)(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案 装 订 线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么在这一阶段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列国纷争,社会动荡,有利于思想家从不同的角度对社会变革发表主张,思想空前活跃。3.各国为在战争中获胜,纷纷重用有才学之人,客观上有利于文化繁荣。4,列国纷争使民族融合加快,有利于各民族交流,丰富了华夏文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二、百家思想1、儒家民本思想儒家的民本思想一方面表现在对“民”的“关注”、“重视”上,主张“重民”、“爱民”、“以民为本”;另一方面表现在他们对统治者的“德”和“贤”的

2、要求上,主张实行“德治”、“仁政”。古代民本思想和中国近代民主思想比较比较内容古代民本思想近代民主思想经济基础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阶级基础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权力主体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天赋人权、主权在民治国方法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发展前途不代表历史发展潮流代表历史发展潮流2、道家思想有何积极意义?道家认识到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并用自然的和社会的变动进行了论证,阐发了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方法论原则,辩证法思想是道家思想的精华;针对当时的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的现象,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表达了道家对人民的同情;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

3、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3、墨家学派为什么能够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战国时期,奴隶制已经走向瓦解,大量的小生产者应运而生,其“非攻”“尚贤”等思想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能够在小生产者群体中产生共鸣,在当时有深厚的社会基础。4、法家对当时统治者最有用,理由是什么?(1)战国时期处于大变革时期,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人民渴望统一。(2)法家思想主张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地主阶级国家政权的统一和巩固。(3)法家提出的“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变法确立封建制度。5、法家主张“法治”,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依法治国”有何区别? (1)法家主张的“

4、法治”思想,实际上是封建信条,服从于君主专制的需要,是控制人民的工具。(2)而当今倡导的“依法治国”,维护的是人民群众的利益,保证的是基本民主权利,实现的是人民的基本权利。在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一方面在健全法制,另一方面需加大执法力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三、儒家思想主张1、儒家思想历史时期代表人物主要思想主张春秋孔子孔子创始儒家学派。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战国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他主张“政在得民”。荀子主张实施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在君民关系

5、上,提出“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得到汉武帝的采纳,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宋朝程朱理学南宋的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理是封建伦理纲纪,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明朝陆王心学陆九渊提出通过内心反省以求“理”。王阳明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李贽明朝后期的进步思想家李贽指鞭挞程朱理学,否定孔孟权威,抨击道学伪善。明清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

6、世致用”;思想上,批判地继承传统儒学。维新变法康有为十九世纪末,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将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容。新文化运动陈独秀、鲁迅民国初年,袁世凯大搞尊孔复古,陈独秀等人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彻底否定儒家思想。新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提示】明清之际思想家们挑战儒学正统的权威性,这还是不是儒学的新发展?尽管他们激烈反对传统思想,反对理学的不合理的部分,具有鲜明的反专制的民主主张,但是他们仍然是儒家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李

7、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全否儒家思想,而是批判与继承并行、与时俱进,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因此,有些人将明清之际思想特征概括为儒学的继续与变异时期。他们对儒学的发展实质上起了建设性作用。例如,李贽并不一概否定儒家思想和理学,甚至还十分敬佩明朝理学代表王阳明,他真心接受王守仁的“良知”说,认为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真心、天性,而这便是“良知”。2.儒家思想在我国历朝地位演变的历史原因(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奴隶制度趋向瓦解封建制度正在确立,王室衰微,战乱频繁,新兴地主阶级急需强有力的手段来巩固新生的政权。儒家思

8、想提倡“仁”、德治、维护周礼,这些思想主张无助于统一,不能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需求,必然受到冷落。(2)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压制。秦时期,儒生依然遵循旧的思想主张,非议郡县制,以古非今,站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仅不能为封建统治者服务,而且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遭受压制在情理之中。(3)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确立。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思想进行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等思想内容,适应了君主专制中央政治的需要,因而获得“独尊”地位。(4)汉末至五代权威性被严重削弱(5)唐中后期,儒学复兴运动(6)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儒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9、符合了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7)明末清初受到挑战。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提出反传统、反教条、反封建专制的民主启蒙思想。3为什么儒学能成为封建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1)儒家崇尚“仁政”,其实质是人文主义,客观上有利于调整社会关系,安定太平。(2)儒家提倡“和”的精神,贴近人情,容易为一般百姓接受,更便于依此推动道德教化。(3)儒家中庸学说,更适宜于农业民族的心理习惯,从中国人传统心理说,更容易认同。(4)儒家大一统理论,更利于我国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形成,有利于我国二千多年来统一多民族国家

10、的巩固和发展。4、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被尊崇的原因1、其理论宣传天人感应,讲究道德规范(纲常、忠孝、等级等),提出大一统,适应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统治者需要。2、儒家思想强调人们对社会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广大民众所追求与信仰人民需要。3、儒家思想不竭的生命力还在于它能不断吸取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也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故为统治者所推崇与时俱进。5、宋明理学的影响宋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儒学后,影响了后世六七百年之久,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它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

11、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6、对儒家思想的态度1、取其精华:对那些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观、道德观,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儒家的大一统意识、民本意识、道德意识和和谐意识等,对维护中华民族统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历史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谋求社会的共同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都不无稗益。2、对有些内容可抛弃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坚决否定和抛弃。如“三从四德”的女性观,“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自然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4、总的原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吸取其中的精华,既要弘扬传统文化中的宝贵遗产,又要剔除其中的糟粕,批判和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