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0544048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检测题(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 范围:第1单元和21课、25课)重庆市巴川中学 李远成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1.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3分)A.烂熳(mn)匿名(ru)庶祖母(sh)B.芦荟(hu) 长髯(rn)眼翳病(y)C.不逊(sn) 禁锢(g)文绉绉(zhu) D.诘责(ji)锃亮(chng)颔首(hn).下列作品、作家及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3分)A.藤野先生鲁迅藤野先生B.我的第一本书胡适父亲C.再塑生命海伦凯勒莎莉文老师D.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3.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3分) 他 _ 不决地伫立着,缓缓环

2、顾四周的房屋和院中的景物。 她一连几次挑起话头,想和女儿谈谈,可是女儿的 _ 却很冷谈。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_ 的8.0级大地震。 A.犹豫 反应 耸人听闻 B.犹豫 反应 骇人昕闻 C.徘徊 反映 骇人听闻 D.徘徊 反映 耸人听闻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D ) (3分) A.机器质量的好坏是保证生产安全的一个重要条件。B.几个学校的老师找他就升学的问题交换了意见。C.构建城乡经济合作圈,是重庆战略重大的决策。D.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5.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3分)人民网5月14日报道 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

3、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该望远镜投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我国最大光学天文望远镜5月13日在云南丽江落成并正式运行。6.根据下列的例句,仿写一句话。(4分)【例句】一块铀矿石,可以平庸无奇地在地层沉睡下去,也可以发出惊天动地的能量。仿句:一个人,可以碌碌无为地在世

4、上厮混下去,也可以让生命焕发灿烂的光芒。7.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请为“破冰除险情暖大地”拟一个下联。(3分)上联:破冰除险情暖大地 下联:抗震救灾爱满人间或排忧解难心系万家 (宽对,可不论平仄。) 8.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在规定发布之前,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目还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目”的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8分)调查对象调查项目中 老 年青 少 年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城镇居民乡村居民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73.8%95.5%58.3%70.1%更喜欢过

5、西方节日26.2%4.5%41.7%29.9%(1)根据上表得出结论: (4分) 在我国中,中老年人比青少年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 在我国中,城镇青少年比乡村青少年更喜欢过西方节日。(2)对国务院的举措,你所持的态度及理由:(4分)态 度:赞同理由: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有利于培养亲情;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9.填空。(10分,每空1分) (1) ,病树前头万木春。(2)不应有恨, ? (3)东风不与周郎便, 。(4)人生自古谁无死? 。(5) ,千里共婵娟。(6) , ,山河表里潼关路。(7) , ,此事古难全。(8)山河破碎风飘絮, 。答案略(二) 阅读下面的

6、短文,完成文后1014题。(15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鸢飞戾天()窥谷忘反()负势竞上()好鸟相鸣()11.翻译下列句子(6分)(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急高直指,千百成峰。翻译: (2)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翻译: 12

7、.本文总领全篇的一句话是。(1分)1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写出了江水气势磅礴的动态美。三峡中类似写江水的句子是。(2分)14.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2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20分)眼 睛黄昏,诗人常到湖边公园寻找灵感。公园有几排长椅,一对对亲密偎依的情侣给美丽的日落景观增添了一种浪漫的情调。诗刊上便常出现这位诗人写的爱情诗。一天黄昏,一条长椅上出现了一个长发姑娘。她的背影看上去很美。别的椅子上都是坐着一对,形单影只的她自然引起诗人的注意。于是诗人就朝她走了过来,这才发现她有一双好美的眼

8、睛:似清泉、似山溪、似月光下的水波姑娘端坐着一动也不动,神色沉静,似陶醉在日落的美景中诗人回去了,就写了一首关于她眼睛的诗。此后,诗人每天黄昏都到公园去,那姑娘也总是端坐在那儿。诗人感觉到自己心里已有一种强烈的渴望。终于,他控制不住自己了,让自己写的有关她眼睛的诗做媒,去和她相识。然而,姑娘的话让诗人大吃了一惊“其实我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我是个盲女。”诗人不信。“我何必骗你。”姑娘认真地说。诗人心里的渴望很快退潮般消失诗人好久没再去公园。一个月后,诗人又到公园去。那姑娘还是坐在那儿,只是身旁多了个英俊的小伙子。那个小伙子搂着姑娘的肩头,很亲密,诗人不由自主地走过去“我是个盲人,你不后悔?永远不

9、后悔?”小伙子回答:“我就是你的眼睛!”听了这句话“我就是你的眼睛”,好诗!然而,诗人并没用笔把这首诗写出来,只是默写在他心里。诗人又好久没有到公园去过。当他再一次去公园见到那姑娘已是三个月之后。那天,黄昏的景色很美:燃烧的斜阳,朦胧的远山,展翅的白鹤,平静的湖水闪着金光可是,姑娘身旁却没了那英俊的小伙子,诗人怀着一种异样的心情走了过去,发现在姑娘俊俏的脸上有两道泪痕。“你怎么啦?”“你,你是谁?”姑娘问。“我是那个诗人。你男朋友呢?”姑娘沉默了一阵,才开了口:“车祸死了。两个月前,我们去登记结婚,为了救一个小孩,他”,然后在姑娘身旁坐了下来。不知过了多久,诗人终于鼓起了勇气,说“我愿意做你的

10、眼睛。”“我有眼睛。”姑娘顿了一下,接着说,“他临死前,要求医生把眼角膜移植给我,手术成功了。是他给了我一双眼睛”从此,诗人不再写诗了。15.在、处各填上一句话,下列选项中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人心里一震诗人心里在一阵悸动诗人的心儿颤抖了A.B.C.D.16.文中画线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不超过12个字)(分)17.文中小伙子说的“我就是你的眼睛”和诗人说的“我愿意做你的眼睛”的含意有什么异同?试作简述。(分) 18.文章以为线索,采用抑扬笔法,例如写 为“扬”,写 (分)19.对结尾“从此,诗人不再写诗了”一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分)A.诗人感到自己不懂真正的爱情,

11、写不好爱情诗。B.诗人的爱情生活受到打击,无心写诗。C.姑娘与小伙子的爱情经历就是最动人的爱情诗,最好的文字都不能尽情展现。D.诗人懂得真爱往往只有一次,一旦错过便永不再来。(二)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20分)太阳路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不得离了它。那是一人什么样的宝贝呀!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视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呢?”“是住在金山上

12、的吧。”“去太阳上有路吗?”“当然有的。”“啊,那怎么走呀?”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奶奶教了一辈子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务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地,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子,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里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了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工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