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第7-9周教案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543797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上第7-9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五上第7-9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五上第7-9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五上第7-9周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五上第7-9周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上第7-9周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上第7-9周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课 重复的形教材思路:本课是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本课是一节平面构成设计课,也是下一节渐变的形的设计基础。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将初步接触平面够趁个,学习简单的图案设计,欣赏中外古代建筑及现代生活中多样的作品,从而体验重复的形产生的秩序感和节奏感,来表现这些重复的美,体验造型的乐趣。课时: 2课时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2、学习掌握重复式样的构成方法及其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学习重复式样的构成方法及其特点。2、难点是通过方向、位置地有规律地变化设计重复式样。教学准备:课件一个,剪好的基本形一个,剪刀、胶水等,清洁包一只。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话:

2、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平面构成中渐变形的构成方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另一种平面构成方法:重复的形。二、新授课文:1、点击展示课题:重复的形2、师问:同学们能不能凭以往的认识来解释一下“什么是重复的形”?(请几位学生回答)3、点击展示:重复的形一个形有规律地反复地排列组织在一起。(同时板书概念)4、点击展示图例:利用脸谱演示重复排列过程。(并说明形状可以任意选择,可几何形,也可图形。)5、师问:在重复过程中,有什么要求或特点?生: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二至三位学生回答并板书)6、演示:、师:把握住这些要求,我们就可以来做形的重复了。你们看,教师在这里剪了形状和大小都一样的几条鱼,下面看老师如何来

3、排列组合。、师问:是不是一种形状只能这种重复组合了?有没有其它的组合方法了。生答:不。还有很多组合方法。、请几位学生上前演示其它不同的排列组合方法。、总结:虽然我们要求形状不变、大小不变,但是通过刚才的演示,我们知道或以在方向和位置上变化,从而做出丰富的重复形的图案。(板书)7、作业:、学生利用彩纸任意剪一个形的若干,然后设计组合方法,并贴在另一张彩纸上。、教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8、展示作品,请学生上台说明设计意图和方法,老师略加补充。9、点击展示图例:、请学生辨别是否是形的重复。、说明这是一种复杂的形的重复,它是以四个形为一个单位,再重复排列组合而成的。、补充重复形的概念:一个(单

4、位的)形有规律地反复地排列组织在一起。、示范说明,(在鱼的边上添加上几个圆)。新课标第一网、通过这一形成的说明,我们就可以利用重复的形式做出更为丰富的图案画面了。这项作业请学生在课后并去制作吧!下面先请大家在教室中来找一下,有没有重复的现象出现!(请二至三位学生回答)10、点击展示图例:在我们的实际的生活物品中也时常会利用重复形的图案来作装饰。如:地毯、碗上面的装饰花纹都应用了重复的手法。教后记:8、渐变的形教学目的:1、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图案美 2、学习有关渐变构成的图案知识。 3、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学会渐变构成的绘制。 教学重点:了解渐变的形的特征与规律。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表现方

5、法表现渐变的形,能巧妙构思、绘制新颖的有趣的渐变的形画 面,并能进行装饰应用。 教具准备:实物、范画、图片、绘画工具一、复习导入:上一堂课我们学习了重复的形,知道了形有哪几类?(几何形、自由形、具象的形)二、欣赏理解(一)1、那么什么是渐变呢?我们先来看几幅画。(欣赏渐变的现代雕塑、现代建筑、树叶、花布)2、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在渐变?(相机板书:大小、色彩)小结:真好!你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了这几幅画的共同点!会观察会总结!有发现美、欣赏美的眼光!(二)我们再来欣赏几幅画,说说你从中又发现了什么在渐变?(欣赏第一幅渐变的形、埃舍尔的渐变的图形、渐变的装饰墙、艺术家渐变的图形、漫画家渐变的图形)在

6、交流基础上提炼:这些画已不仅仅停留在大小、色彩的渐变上,还有了从一个形联想到了另外一个相似形的渐变,想象力帮助他们完成了形的渐变上的另一种意义!(板书:相似物)(三)随着欣赏的深入,我们对渐变的含义也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我们再来欣赏一幅画,看看这幅画又从什么上带来了渐变的启示?(欣赏学生作品渐变的苹果)交流:苹果上的洞越来越大,最后钻出了虫子!提醒:这是质量的渐变!那我们能不能从质量上联想到一些渐变呢?比如你家的电视机刚开始可以放映好的图像,慢慢地有了条纹,条纹增多变粗, 最后变成了雪花!一片漆黑!学生交流:我想画香蕉慢慢腐烂的渐变过程!【质量的渐变!】我想画月亮从月牙到月圆的渐变过程!【时间的

7、渐变!】我想画人物神态从大哭到抽泣到平静到微笑的渐变!【神态的渐变】我想画从婴儿到老年的渐变!【生长状态的渐变!】小结概括:渐变是一个慢慢变化的过程,就像你们现在的精神状态,越来越能展示最棒的自我了!浅到大小高低的渐变,深到精神状态的渐变!渐变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精彩!希望接下来你们能用手中的画笔展现出这些精彩的渐变!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四、作品实物投影上展示,评价。附图:(由于图片太大,无法展示,只能配上一些文字注解)桌子、房屋从新到旧的磨损渐变;铅笔、蜡烛等从完整到使用完毕的过程渐变;植物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的生长渐变;树木从繁茂到枯黄凋零的时间渐变;鸟儿从近到远飞翔的姿势渐变;人物

8、从婴儿到壮年的成长渐变;从童年到老年的衰老渐变;同一个字从楷体到草体的渐变;人物从健康到亚健康到发高烧的身体状态渐变五、总结课堂:这些作品带给我们惊喜!甚至震撼!你们用最好的精神状态、用我传递给你们的知识、用心来创造了渐变,展示了最棒的你!最美的课堂!渐变伴随着人生的整个过程,只要你始终怀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最后一定会蜕变成最美的风景!谢谢你们和我一起分享了美术的快乐!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复习1、欣赏书中的范画,让学生感受渐变构成的奇妙变化。A、渐变的脸:表情发生变化。B、渐变图形:蜜蜂渐变为小鱼。C、渐变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的脸渐变为ART。D、渐变的树:树冠渐变为飞鸟。E、渐

9、变的苹果:苹果被虫渐渐蛀掉了。2、引导学生说说渐变构成的特点。(学生欣赏并自由讨论渐变构成的特点。)3、讲解渐变构成的构图原则:A、可以由一种形象渐变为另一种形象,也可以是同一形象发生渐变。B、每次变化不能幅度过大,要渐渐的改变。C、联想变化的两种形象要有一定的外形类似。4、说说渐变的形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请学生分析其中变化的奥妙。5、学生欣赏生活中的渐变构成,并且进行分析:A、海报:以半圆展开渐变,通过巧妙的排列组合获得良好的视觉形象。B、渐变图形(埃舍里):由弧线渐变为海鸥,联想丰富。C、画布图案:由大大小小的三角形组成花纹,别具一格。D、铁塔:渐变的尖顶,给人向上直刺的感觉。6、渐变的形

10、设计的方法:有平面旋转、平面移动、空间渐变、形状渐变、大小渐变、三、学生作业1、每人尝试设计渐变构成一幅.2、要求:构思要巧妙,绘制要精细。3、作业的设计应避免基本形的过于复杂,否则不仅不宜绘制组合,也容易时画面散乱。第9课 表情丰富的脸(一)教材思路: 本课为“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熟悉的题材,有很大的创作空间。人类(动物)的丰富表情给予学生无限的创作素材,在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尝试用各种方法来表现表情丰富的脸,体验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特征。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1、 初步观察人的各种表情,了解喜、怒、哀、乐不同的表情。2、 引导学生抓住表情的特征,并用各种方法

11、表现。3、 激发学生对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不同表情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选择不同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表情。教学准备:教师:成语卡片、不同表情的图片。学生:各种表现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游戏:“心有灵犀”(1)、教师出示一个写有表情的成语,如:“捧腹大笑”,请一位同学做表情,让全班同学猜成语,或者请全班同学做表情,他来猜。(2)、小组互猜。(3)、同座位的两位同学出成语互猜。2、教师总结并书写板书。3、欣赏小品中有关赵本山、巩汉林表情丰富的脸,观察他们脸部表情的千变万化。4、看谁的演技高:对着镜子做出各种表情,或哭、或笑、或悲、或喜等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的

12、表情变化。看看脸上的肌肉、五官的变化和各种表情的关系。(二)新授1、赏中国各带雕塑作品中人物的表情。(1)、教师出示说唱佣图片,请同学猜猜他们是在干什么?(2)、教师简单介绍:四川地区的汉佣独具特色,内容丰富,在出土的许多佣中,最著名的就是说唱佣。他们席地而坐,头部裹着头巾,前额布满皱纹,左臂环抱一个圆鼓,右手高扬鼓捶。2、欣赏课本中用不同绘画方法表现表情的图片,并用顺口溜总结棉布表情。(1)、常见表情组词:笑微笑、大笑、狂笑等忧忧愁、忧虑、担忧等怒发怒、怒吼、愤怒等悲悲哀、悲泣、悲叹等(2)、概括喜怒哀乐表情的顺口溜喜:眼角弯弯嘴上翘,笑眯眯的对你笑;怒:眼如铜铃眉如刀,咬牙切齿跟你吵;哀:

13、眼睛一闭嘴张大,泪如雨下最好画;愁:双手紧紧托下巴,眉梢下挂脸儿拉。4、 教师用简笔画的方法示范表情的画法。可以借鉴漫画的表现方法,以同学们熟悉的三毛做为表现对象。5、 创作练习。(1)、作业要求:想做老师的好朋友吗?请把自己特别的表情画出来,剪贴到已画好的老师身边,共同完成一幅好朋友的合影。(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教后记:第10课 表情丰富的脸(二)教材思路: 本课是“表情丰富的脸”单元教学的第二部分。除了人有表情外,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也有表情,也能用面部表情来表达情绪。本课围绕观察动物面部表情、模仿体验动物表情等多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动物的情感世界,在表现方式上,鼓励学生用

14、多种手法制作。课时: 1课时教学目标:1、 认识不同动物的面部特征,探究动物是如何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情感变化的。2、 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多种材料综合表现的能力。3、 通过讨论交流,体会动物的丰富情感,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线条、色彩表现动物的面部特征,表现动物的情感变化。教学难点:了解多种动物表情的变化特征,并针对性的利用绘画工具进行表现。教学准备:教师:有关动物的图片资料、绘画工具、手工材料。学生:绘画工具或手工制作工具。教学过程:1、 出示一组动物表情图片,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总结:动物和人类一样,有着一张表情丰富的脸。2、 依照图片上出示的各种表情,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从而引导学生对动物性格和表情的丰富联想。3、 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第一组出一个有关动物表情的题目,在第二组中请一名同学表演,再由第三组其他小朋友进行猜测。4、 选用适合的材料和方法表现各种动物的脸。5、 组织学生评价,自评与互评相结合。6、 课后拓展延伸。教师提出环保倡议,使全体学生认识动物、关爱动物、从而保护动物。教后记:第11课 变脸教材思路: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内容,是“表情丰富的脸”单元教学的第三部分。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的脸庞的观察,并通过适当的美术表现手法,来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