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继承》-----沈立刚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沈立刚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541661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文化的继承》-----沈立刚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沈立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沈立刚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沈立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沈立刚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沈立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沈立刚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沈立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传统文化的继承》-----沈立刚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沈立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的继承》-----沈立刚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沈立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文化的继承》-----沈立刚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案---沈立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政治学科导学案平度一中 沈立刚序号 2009年9月23日 (第 4 周)课 题传统文化的继承课型新授课教学目的知识: 理解文化的继承性;分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解析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能力:探究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作用的能力; 分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糟粕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我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继承传统文化的热情,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价值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 点 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双重作用以及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会比较的学习方法教学用具多媒体学 生

2、活 动教师点拨或学生记录一、 自主学习梳理基础知识 1、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哪些?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传统文化的含义?4、传统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双重作用?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二、合作探究共同解决疑难问题1、上网搜集中秋节、四合院、康有为大同思想、京剧的有关资料,感受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2、同学合作探究:结合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理解传统文化的“鲜明的民族性”、“相对稳定性”会徽设计出来,马上得到世人的认可,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评价“一看就知道是中国的”,从哪里可以看出?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征?这个会徽即使不告诉大家名字是中国印,大家也能马上认出这是个

3、印章?会徽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是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变了,哪里变了?这又说明传统文化具有什么特征?3、你能结合具体事例分析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吗? 4、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三、实战演练-背景分析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既具有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内涵,同时又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为贵”的优秀文化思想。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如何体现的?2、观点一:传统文化是财富,他架起了我们前进的阶梯,维持着我们的社会秩序,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为我们的精神提供了栖息之所。如果没有传统文化,我们的生活将失去精神家园。 观点二:传统文化是包袱。它是一种惰性的力量、保守的因素。它牵制着

4、我们的交往方式,控制着我们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制约着我们的价值取向。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请你对以上两个观点加以评述。 四、我总结,我进步-知识总结:(构建体系,把握联系)五、释疑解惑写出我的疑惑点:六、我自测 我成功-课外作业:1、封建社会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现如今,我国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 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 A B C D 2、“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

5、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A B C D3、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这一思想既渗透着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同时又被赋予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这表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传统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要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ABCD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但封建社会有片面强调“愚孝”,成为束缚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枷锁。对此我们应A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B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D 全盘否定、全部抛弃5、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儒家传统文化中的“贵和”思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思想、“德治爱民”的治国理念等,至今仍显现于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中,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个人道德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获得了社会主义的新内涵。 结合材料说明: 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传儒家统文化?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