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通州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

上传人:gsy****95 文档编号:90538191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通州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5年通州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5年通州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5年通州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5年通州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通州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通州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州区2015年初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2015年4月考生须知1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2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4道小题。试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314题用2B铅笔在机读卡上填涂;其它试题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23分)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X|k | B| 1 . c|O |m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见中外记者时指出:书籍和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就我个人的经历来说,用闲暇时间来阅读

2、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可以说终身受益。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而阅读能打开我们每个人的空间,让我们意识到天空的宽广和大地的辽阔。阅读能够不断地唤醒我们的记忆,让那些早已遗忘的往事和体验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并且_。(1)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横线处应填的词语均正确的一项是(2分)A载体(zi)氛围(fn) 焕然一新 B载体(zi)氛围(fn) 涣然一新C载体(zi)氛围(fn) 涣然一新 D载体(zi)氛围(fn) 焕然一新(2)阅读可以影响人,而坚持阅读,不断地思考才是改变人的关键所在。只有我们每个人坚持阅读,才能不

3、断地增长知识,提升修养。下面与强调“要坚持阅读”这个观点一致的一项是(2分)A“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B“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叶圣陶C“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郭沫若 D“一日无书,百事荒芜。” 陈寿2下面语段中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在白公馆、渣滓洞,在英雄受难的地方,人们仿佛还可以看到许云峰在老虎凳上的坚贞不屈;可以听到陈然朗诵我的自白时的_;可以感受到江姐怒斥叛徒时的_。捧起红岩,重读那段满含悲壮而又令人_的历史,真是感慨万千。红岩烈士们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凝聚起一座_的丰碑,用他们的生命铸就了不屈的红岩精神。A气势磅礴 视死如归 心潮澎湃

4、流芳百世B大义凛然 义正辞严 肃然起敬 永垂不朽C抑扬顿挫 锲而不舍 肃然起敬 流芳百世D大义凛然 慷慨激昂 心潮澎湃 永垂不朽3下列选项中对语病修改有误的一项是(2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河文化激发出更大的活力,呈现出新的载体和形态。由于刘白羽、刘绍棠、王梓夫等人的影响,使通州出现了“运河文学现象”。在通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爱好者,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以运河文化为创作题材和汲取养分的源泉。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通州宋庄逐渐聚集了一批现代画家。他们共同选择了通州大运河畔这块土地,生息创作,不仅深深影响了通州的艺术领域,还带动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这就是著名的“画家村现象”。这些

5、都是运河文化与新的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产物。A句中的“激发”应该改成“焕发”。B句中应该去掉“使通州出现了运河文学现象”的“使”字。C句中应该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学爱好者”后面加上一个“群体”。D句中应该把关联词“不仅还”改成“不是而是”。4.你去拜访一位书法前辈,他刚写完一幅作品(如下图)。你想由衷地对这幅作品进行赞美,下面四句话,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A笔画敦厚,沉着稳健。 B丹青妙笔,入木三分。C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D字字珠玉,酣畅淋漓。5我国古代诗歌中不乏报效国家、热爱民族的诗句,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

6、愤之情的诗句是“ 可怜白发生!”南宋宰相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用“人生自古谁无死, ”表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贞。(每空1分,共3分)6.古人写山的诗句不胜枚举,想必你一定积累了不少这样的诗句。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写到“ ,行舟绿水前”;杜甫在望岳中写高山险峻,分割南北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 。”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登上山巅、清晨望日的句子是“飞来峰上千寻塔, 。”(每空1分,共3分)7.祝枝山,明代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是明代“四大才子”之一。相传有一次,他去拜访朋友。朋友请他留一幅字。他当即泼墨,写下“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朋友读完,大为生气。祝枝山一笑,说:“不必生气,你念错了。”

7、于是大声地念了一遍,朋友转怒为喜。朋友和祝枝山都是怎么读的?请为这句话分别加上标点。(2分)朋友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祝枝山读: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8.阅读唐代诗人杜甫八阵图这首诗,回答下面问题。(5分)功盖三分国,名高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1)八阵图赞美了一个人物,在杜甫另一首诗歌蜀相中也概括了这个人物的功绩,下列选项中同样描述此人的诗句是( )(2分)A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B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C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D生能决策扶刘氏,死尚遗言保蜀民。(2)八阵图中所赞美的这个人物让你感受最深的品质是什么?并结合古典名

8、著中有关该人物的情节简要分析。(3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912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选自孟子二章)(乙)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

9、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选自论语颜渊)(丙)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9下列词语中的“道”与“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闻道有先后 (韩愈师说)B得天下有道 (丙文段孟子离娄上)C伐无道,诛暴秦 (司马迁陈涉世家)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0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环而攻之 翻译:包围起来攻打这个国家B民信之 翻译:使百姓互相信任C

10、亲戚畔之 翻译:父母兄弟都会背叛这样的统治者D所欲与之聚之 翻译:(百姓)想要的就给他们,并为他们聚集起来。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 译: 12上面三个文段,所提出的主要观点有共同之处,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自己对此观点的理解。(4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共37分)(一)阅读文章,回答1318题。(共12分)惊蛰响起春天的前奏肖复兴我国二十四节气的名字,起得很有意思,都是两个字,简洁、平和。在所有用动词标识的,比如立春立秋的“立”,夏至冬至的“至”,或处暑的“处”,霜降的“降”,无一不是平和,很客观、中立的表明节气到来的意思,

11、是一种诉说而已。唯一富有动作感和感情色彩的,是惊蛰。一个“惊”字,凸显这个节气的来头与气势与众不同,有一种惊叹的意思在内。 小时候,老师在讲解惊蛰这个词的时候,说是天空打雷惊动了地底下的虫子要拱出地面了。老师的这个解释,强调了雷、虫和土地这样三者的关系。现在想想,觉得很有意思。如果不打雷,便惊动不了睡了一冬的虫子;如果睡了一冬的虫子没被雷声惊醒,便不会从冰封冻了一冬的土地里拱出来;而虫子能够从冰冻的土地里爬出来,是因为这时候的土地里的泥土已经变得松软了。雷、虫和土地这三者,皆因这个惊蛰的节气到来,而发生了如此密切互动的关系。也就是说,只有在这个节气中,雷、虫和土地这三者才从静止状态变为动态,活

12、了起来,有了生命。其实,在北京,很少能够听得到惊蛰时打雷的。惊蛰的雷声,应该出现在南方。但是,没有雷声的惊蛰,还能够叫惊蛰吗?那些小虫子怎么能被惊醒呢?惊蛰的雷声,应该像是起床的铃声,上课的钟声一样,准点准时出现才对。那时候,惊蛰的雷声,只出现在我的想象里。想象着雷声响了小虫子从泥土里钻出来了春天到了,这样一幕戏的三部曲,有声有色,次第出场,动画片一样。小时候,不懂得这个生命就是春天的生命,是大自然万物开始生长的生命,是唐诗里早就写过的“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的生命。那时候,就知道这个节气到了,冬眠的各种小虫子,该开始活过来了。那时候,在我居住的北京大杂院里,松软的泥土里开始有蚂蚁出来了,湿

13、漉漉的墙上开始有小肉虫蠕动了,回黄转绿的蒙蒙树枝上开始有破茧而出的飞蛾,也开始有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飞来了。即使后来到北大荒插队,这个印象依然很深,北大荒这个节气里,春雪还在,依然很冷,但我相信蹲仓蹲了一冬的熊瞎子也该醒过来了,能够从树洞里出来找食吃了。更重要的是,春耕开始备耕了。生产队的铁牛拖拉机,一色火红的车身,拖着铁犁耙,列阵村头,就要下地翻耕土地了。在我小时候,有一个惊蛰吃梨的传统,觉得就像立春那一天要吃萝卜一样,是一种民俗,但我不明其意。老人们说,春天到了,这时候乍暖还寒,天气又燥,吃点儿梨,败败火。那时候,鸭梨存放一冬,都已经变蔫儿,要不就是心里发黑了,我们常吃的是一种叫做红肖梨的梨

14、,那种梨水分充足,甜中带酸,黄色的皮上有红红的光晕,很鲜艳,很适合春天的色彩,应该是属于惊蛰的颜色吧。新 课 标 第 一 网今年的节气有意思,雨水赶上和春节大年初一同一天,惊蛰又紧挨着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后一天。雨水那一天,北京下了一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叫做“百年不遇水浇春”,惊蛰的这一天,莫非也能出现这样的奇迹,让我听到春雷鸣春的声音吗?那可是真的如放翁诗中所写的那样,雷动风行惊蛰户,湖海春回发兴新了。其实,不管这一天有没有雷声,惊蛰,前有雨水,后有春分,夹在这两个节气之间,它的角色就是来奏响春天的前奏曲的。 (2015年3月人民日报海外版)13古人于节气日,多会吟诗赋词,寄托情怀。结合文章内容,判断下面诗句属于表现“惊蛰”节气的一项是(3分)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D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1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联系文章段,比较分析原文段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