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综合安保集成系统方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9053096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视频监控综合安保集成系统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视频监控综合安保集成系统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视频监控综合安保集成系统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视频监控综合安保集成系统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视频监控综合安保集成系统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视频监控综合安保集成系统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视频监控综合安保集成系统方案(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视频监控系统方案1.1. 系统图1.2. 系统部署系统的建设必须是IP网络、视频处理、图像存储及业务软件等一系列技术及产品的有机整合。它的具体组成应具备如下几部分: 1.1.1 前端设备完成视频信号的获取及输入功能,包括各种固定摄像机、半球摄像机、高速智能球机等前端摄像器材设备,全部采用高清(HD)网络型设备。摄像机的实时视频分辨率不低于1280*72025fps,安装在重点区域的摄像机分辨率不得低于1920*1080fps。1.2.1.1.2.2.1.2.3.1.2.4.1.2.5.1.2.6.1.1.1.1.1.1.2.1.1.3.1.1.4.1.1.5.1.1.6.1.1.7.1.1

2、.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1.1.1.2.1.1.3.1.1.4.1.1.5.1.1.6.1.1.7.1) 系统最终显示质量1)保证图像信息的原始完整性。即在色彩还原性、图像轮廓还原性、灰度级、事件后继性等方面均应与现场场景保持最大相似性(主观评价)。系统的最终显示图像(主观评价)应达到四级(含四级)以上图像质量等级,对于电磁环境特别恶劣的现场,图像质量应不低于三级。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见GB50198-1994中的4.3。2)保证对目标监视的有效性。重要监控点图像存储、回放的图像分辨率满足GA/T367-2001 中4

3、.4.7系统分级规定的一级(甲级)要求。系统分级参见GA/T367-2001的附录B。3)经智能化处理的图像,其质量不受上述等级划分要求的限制。但对指定目标的智能化处理,其处理前后的主要图像特征信息应保持一致。2) 图像传输、存储质量 平台图像传输及存储质量支持CIF、4CIF/D1、720P/1080P。3) 视频流码率采集和传输设备码率可调整,支持128kbps-8mbps。4) 视频帧率采集和传输设备帧率可调整,支持1fps-30fps。1.1.2 网络传输设备完成视频流的传送及交换功能。构建的网络可同时具备传输和交换的功能,可实现视频流的无阻塞交换,确保图像的清晰度和实时性,并具备高度

4、的安全性、天然的可扩展能力和灵活性。1.1.3 系统存储设备主要功能是接收前端视频图像获取设备发送过来的视频数据流,并存储起来,同时实现视频图像的流媒体转发功能,向PC客户端提供实时视频流数据流和视频数据下载服务;接受数据管理器的管理等。监控储存管理器可以根据需求灵活的部署在网络中不同的位置,但都可以通过数据管理器实现统一的管理。安防集中监控系统,主要包括视频监控、综合告警管理、安防设施和系统告警管理、安防设施和系统巡检管理、告警统计分析、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管理、配置管理、流媒体系统等功能模块。对于视频监控部分,本系统一共初步是800个监控图像,需要存储空间是:按照每个图像1080分辨率的要求

5、,每个图像需要的带宽按照6Mbps来计算,存储30天需要的空间是:800路*6Mbps*3600秒*24小时*30天/8/1024/1024=1484TB按照硬盘30%的冗余计算,需要的空间是1484TB*1.3=1930TB;如果按照2TB一个硬盘计算,需要965个硬盘。800路1080分辨率需要的总码流是:800路*6Mbps=4800Mbps。按照目前主流24盘位的NVR,一共需要41台这样24盘位的NVR设备。 本系统采用的NVR(网络视频录像机)必须兼容国内外30个以上知名品牌的设备,1台NVR(网络视频录像机)必须实现260Mbps的实时视频图像录像和260Mbps实时视频图像转发

6、 ,同时可以实现32路录像查询浏览。可以处理G.711、G.726、G723、G722、PCM、ADPCM等音频压缩格式,可以处理MJPEG、 MPEG4 、H.263 、H.264 (base line/main/high profile)等视频压缩格式。可以支持多码流,可以实现增加扩展柜的方式,方便硬盘数量的增加而不造成系统的重新变更部署。对于终端部分,以视频监控系统为核心,搭建一个安防系统管理平台实现统一管理。系统采用开放式架构和先进的系统集成技术,对所集成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联动处理和综合监视管理,是整个安防系统的核心集成平台。1.1.4 监控中心设备监控中心系统设备主要由解码设

7、备、显示屏、中心监控客户端、各层客户端和各值班人员控制端若干台。电视墙由3台解码服务器接12个大屏显示器组成,主要功能是:a、显示重点区域的视频单画面,b、显示电子地图,c、普通区域轮巡显示,d、报警画面弹出显示(覆盖重点区域单画面或者普通区域轮巡),由中心监控客户端对电视墙的显示画面进行控制。各客户端和控制端,用户自主设定各屏显示的内容。监控中心系统显示设备主要由大屏、数字矩阵、操作终端组成;显示屏幕主要用来显示图像,图像输入接口为HDMI高清接口。数字矩阵矩阵设备主要就是用来负责对所有前端视频图像解码上墙用的;需要多少台数字矩阵由电视墙的显示屏幕决定。目前数字矩阵建议采用4路输出的数字矩阵

8、设备。操作终端主要就是用来管理虚拟矩阵设备用的。数字矩阵解码设备,主要负责提供电视墙分组轮巡的控制,电视墙解码服务实现:将视频流解码输出到显示设备上显示;支持H.264、MEPG2、MPGE4、MJPEG等多种解码显示。图像质量最高支持处理1080P全高清解码显示。每个显示屏可以显示为1画面、4画面、6画面、9画面、12画面、16个监控画面;可通过堆叠的方式多机协同工作,实现更多路数视频输出。扩展灵活:数字解码主机支持一机多屏,每个屏幕支持多窗口图像浏览,降低系统成本,轻松实现多镜头浏览。数模混合:支持数字显示器,轻松实现高清图像浏览;支持模拟监视器,显示系统平滑升级。操作终端主要用来管理控制

9、本控制中心所有的数字矩阵设备。在操作终端上可以方便地设置视频上墙方式,可以进行视频墙布局,通过该布局可以方便地对数字大屏显示内容进行切换和布局管理。可以清晰地对数字监控屏墙进行布局,并可以方便地将视频或视频布局拖曳到监控屏上,相应的监控屏立即切换显示相应的画面,同时,也可以针对任一监控屏进行巡视组设置,进行画面轮巡显示。通过操作终端可以与在模拟矩阵键盘操作选定某一编号摄像机视频显示到某一编号监控屏上,监控屏图像立即切换显示,显示电视墙操作及其显示画面一体化管理。在操作终端可以通过计算机的PC键盘操作选定某一编号摄像机视频显示到某一编号监控屏上,监控屏图像立即切换显示,显示电视墙操作及其显示画面

10、一体化管理。操作终端支持电子地图图像推送,支持所见即所得布局控制,支持报警上墙功能,支持多种码流类型上墙功能,支持多画面分割功能,支持自定义图像布局轮询功能。电子地图导航:基于电子地图控制显示,轻松将地图上的任意镜头切换到任意屏上,支持在电子地图上,框选一个镜头或者多个镜头,输出到任意的一个显示屏上。1台数字矩阵设备需要实现18路HD(4Mbps/1280*720/全帧率)或10路HD(6Mbps/1280*720/全帧率)或等量解码能力,支持每个屏幕实现1/4/6/9/12/16分割画面模式,支持MJPEG MPEG4 H.263 H.264 (base line/main/high pro

11、file)视频解码,支持G.711、G.726、G723、G722、PCM、ADPCM音频解码,支持接一个或者多个显示屏。数字矩阵的具体部署根据需要的分控中心来具体部署。1.1.5 系统智能分析系统智能分析系统是采用先进的智能图像处理算法,能很好的辨别不同环境中监控物体的行为,如目标穿越警戒线,进入、离开、出现、消失于预定区域或者在预定区域内滞留、徘徊以及遗弃包裹、不按规定方向、速度行走等。 该产品的高级智能追踪引擎可以连续追踪移动或静止的物体,并且自动适应各种比较复杂的检测环境, 例如场景光照变化、摄像机抖动、摆动的树枝干扰、水纹干扰等。系统设置简单,即插即用,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添加多个检测

12、区域,设置各种报警规则,系统会自动产生实时报警信号,极大的降低人力、财力、物力,实现视频监控智能化。在相关区域, 设置警戒区域或警戒线,有人徘徊、进入,即产生报警信号,提醒保安人员加强防范;同时可根据情况设置不同报警声音并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发生事故的位置。在相关区域出入口设置警戒区域或警戒线,在有人徘徊、进入、非法搬运物品或不按规定方向进出等,将触发报警信号。在相关区域摄像机被涂喷、干扰、损坏等情况时能及时检测到并报警提醒工作人员。在输油管道线上安装防爆红外摄相机,设置警戒区域,当有人进入时将触发报警。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是以网络视频监控技术为基础,同时融入了各种先进的智能视频分析算法开发而成的一

13、套智能化全数字视频监控管理系统。智能视频分析技术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一种数学分析算法,对监控场景的视频图像内容进行分析,从纷繁的视频图像中分辩、识别、判断出关键目标物体,并根据相应的规则自动分析、抽取视频源中关键的、相关的、有用的信息,形成相应事件信息、告警信息输出。如果说视频系统是一双能观六路的“眼睛”那么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则是一个会思考、判断事件的“大脑”。从功能应用来分,智能视频分析技术一般分为行为分析、数据挖掘和视频优化与诊断;从技术实现层次来分,可分为前端分析、后端分析或者混合分析。在前端直接对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处理,优点是:减少网络带宽压力、硬件稳定性高;缺点是:开发复杂,灵活性差,

14、扩容与升级比较困难,对前端设备性能有较大的依赖、维护成本高。采用后端服务器方式对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处理,优点是:采用开放平台,功能强大,容易扩容、便于维护、准确率高、维护成本低。缺点是:前端将所有的视频信息都上传到服务器上,网络带宽的压力大。因此,本系统建议采用后端服务器的方式来对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分析处理。智能分析的需求如下:摄像机位置摄像机数量功能要求跨线报警人体行为人数统计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疲劳检测人群聚集车辆密度总计智能分析服务器需要根据需要来定。1台智能分析服务器可以处理20路视频的分析,智能分析服务器的要求如下表所示:CPUIntel 8核4.06G/8M (或者以上配置)操作系统W

15、indow XP 32位或Windows7 32位 内存DDR3 8G硬盘2TG 显卡显存1024M以上网卡千兆1.1.6 第三方系统接入设备第三方系统是指除了视频监控系统外的,其他子系统(如门禁系统、报警系统、消防系统、BA系统等等)。为了提高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提供现场的工作效率,提升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一般需要再视频监控系统内实现跟第三方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尤其需要当第三方系统出现警情时,直接在视频监控系统进行实现相关的联动动作。跟第三方系统对接,目前的有如下几种方式:1) 视频监控系统与第三方系统之间对接,实现数据共享;2) 安防集成平台跟各个子系统集成,在安防集成平台实现对所有前端采集设备实现统一管理和统一联动展现;3) 大系统间的系统集成平台,在各个安防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