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0530082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年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年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年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年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广安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广安市2015年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下面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每小题1.5分,满分18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矿泉水B冰水混合物C高锰酸钾D氢氧化钾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解答:解: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氧化物必须是纯净物,故A错;B、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C、高锰酸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D、氢氧化钾是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

2、物,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2(1.5分)(2015广安)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作致冷剂B小苏打焙制制糕点的发酵剂C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迹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A、干冰作致冷剂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周围温度降低,利用了物理性质

3、,故A错;B、小苏打焙制糕点的发酵剂是利用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B正确;C、汽油洗衣物上的油迹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D、合金钢制造坦克外壳是利用合金钢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故选B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3(1.5分)(2015广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焚烧秸秆不会给空气带来PM2.5B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步行,骑自行车是低碳出行方式D发现室内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考

4、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分析;B、根据灭火原理:清除或隔离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据此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分析;D、根据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会引起爆炸进行分析解答:解:A、大量焚烧秸秆可以产生烟尘,直接进入大气,会增加空气中PM2.5,故A不符合题意;B、用水灭火是利用了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C、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能减

5、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C符合题意;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会引起爆炸,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1.5分)(2015广安)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测溶液的pHC加固体药品D稀释浓硫酸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过滤操作需要玻璃棒引流;B、依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C、根据取用固体药

6、品的正确方法分析;D、根据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分析解答:解:A、过滤操作需要玻璃棒引流,故错误;B、pH试纸可测定溶液的酸碱度,但使用时不能直接浸入待测液测定溶液,而应该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涂在pH试纸上,而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错误;C、取用粉末状固体药品时,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入试管底部,然后慢慢竖起试管,故图示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故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基本实验操作的要领和实验要求5(1.5分)(2015广安)下列关于的粒子结构示意图说法错误的是()A核外有1

7、8个电子B最外层上电子的能量高于次外层C该粒子是氯原子D最外层达稳定结构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核外有2+8+8=18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离核越近,电子具有的能量越低,最外层上电子的能量高于次外层,故选项说法正确C、该粒子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氯离子

8、,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6(1.5分)(2015广安)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浓硫酸也具有挥发性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它们的性质相同C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纯度,所以点燃甲烷前也需要检验纯度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物质的微

9、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B、根据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常见的带电的粒子有质子、电子、离子等进行分析判断;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可能产生爆炸解答: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故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性质不完全相同,故选项推理错误;C、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也可能是质子、电子等,故选项推理错误;D、可燃性气体不纯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需要验纯,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

10、,掌握浓硫酸的性质、常见的带电的粒子、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与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1.5分)(2015广安)下列物质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而不变质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溶液C铁粉D氧化钙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发生变质,即发生了化学变化,也就是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根据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使其质量增加;且没有发生变

11、质,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长期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而变质,故选项错误C、铁粉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生成铁锈而变质,故选项错误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变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的化学性质、在空气中的质量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1.5分)(2015广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天然气、氢气都是化石燃料B胃酸过多引起胃病,可服用氢氧化钠治疗C10mL水与10mL乙醇混合后溶液的体积等于20mLD将铁钉分别浸入硫酸锌,硫酸铜溶液中,通过现象可判断铁铜锌的活动顺序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

12、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解答;C、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解答;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石油、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可服用,故错误;C、分子之间有间隔,10mL水与10mL乙醇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20ml,故错误;D、铁与硫酸锌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铁,铁能与硫酸铜溶液

13、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是锌铁铜故该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内容较广,可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9(1.5分)(2015广安)炒菜时加入料酒和食醋,炒出的菜别具香味,其原因之一是料酒中的乙醇(C2H6O)与食醋中的乙醇(C2H4O2)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是有机物C乙酸乙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化合反应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

14、析:A、根据乙醇、乙酸、乙酸乙酯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同时生成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由乙醇、乙酸、乙酸乙酯的化学式可知,它们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C、乙酸乙酯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8)=6:1,故选项说法正确D、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