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材料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529561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某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某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某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某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材料(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n和田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材料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突出成效、典型事例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成效 “十一五”期间,在自治区安监局的直接指导下,在和田地委、行署的坚强领导下,在和田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和田地区连续五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地区,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好转。 1、事故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十一五”期间我地区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安全生产总体目标由2006年各类事故538起,死亡118人,受伤611人,经济损失245.46万元,到2009年各类事故500起,死亡

2、106人,受伤486人,经济损失293.06万元,呈现“三降一升”,即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下降7%、10%、20%,经济损失上升19%。亿元GDP死亡人数由2006年的2.13人/亿元下降到2009年1.25人/亿元。2、积极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建立健全以“一岗双责”为核心的各级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作为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明确各级各部门安全生产责任,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进行分解,行署同各县(市)人民政府、各部门、重点企业第一责任人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一岗双责”。各县市、各部门、各企业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岗位、个人。使各级领导岗位

3、有责任,行动有目标,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构筑上下联动,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并在落实责任制上坚持思想认识到位、安全管理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的“四个到位”。经统计,2010年各县市人民政府与各乡镇(安委会成员单位)、各乡镇与村民小组、村民小组与十户长、十户长与村民、企业与班组、班组与职工共计签订责任书份,比2006年的48555份增长了近六倍。3、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和田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县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难过程。和田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自2002年成立以来,多次搬迁,一直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没有办公经费,没有办公设备,最

4、关键是没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可以说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开始创业的。通过局领导的不懈努力,目前和田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下设四个科室,行政编制12名,办公室、会议室、库房、卫生间一应俱全,人均一台电脑,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等安全检查设备也已配备到位,虽然人均不足8平方米的办公面积,还显拥挤,但与2002年成立之初相比已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全地区安监系统工作人员60多人,同时在自治区的大力呼吁和支持下,和田地区成立了安全生产执法支队,七县一市也成立了安全生产执法大队,并为洛浦县、墨玉县安全生产执法大队配备了执法车辆,预计2010年底其他六县市也将分别配备一辆安全生产执法车辆。4、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

5、业得到长足发展。2005年,全地区非煤矿山企业124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172家,到2010年,全地区非煤矿山企业159家,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285家,分别增长了28%和66%。2009年,和田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在全疆率先推行非煤矿山规范化建设,并根据实际制定了和田地区非煤矿山(砖瓦粘土、砂石料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基本标准(试行),全地区102家砖瓦粘土矿共投入整改资金663万余元,对各砖瓦粘土矿职工宿舍、窑体、作业场所、电力线路、电子监控设施、急救物品、软件建设等进行了改造。经验收,达到A类23家,B类69家,C类10家,达标率90%。对重点危险化学品销售严格落实实名制登

6、记,确保储存量清、销售数清、流向清、用途清,并结合实际扎实推进危险化学品行业隐患排查治理,中石油先后投入720万元对加油站进行改造,社会加油站也加大了对安全隐患的治理力度。严格落实烟花爆竹产品批量销售、购买实名制登记管理制度,实施联合执法,严厉打击非法经营烟花爆竹行为。5、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专项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安全生产氛围。2004年和田地区在全疆率先开展了“安全生产示范村”评比工作,并不断拓展到“安全生产示范县市、乡镇”,进而拉开了全疆开展“安全生产示范县市、乡镇、村”的大幕,为基

7、层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基础。和田地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及县(市)安全生产监管局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结合和田农村实际,不断修订完善和田地区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村验收标准,做出总体计划,扎实开展“安全生产示范村”创建工作,以此推动“安全生产示范县乡村”创建工作再上一个台阶,进一步提高基层安全生产水平,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目前,经各县市初验合格的安全生产示范乡(镇)70个、行政村797个,分别占全地区乡镇总数的78.6%和行政村总数的57.8%。6、实施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监控工程(项目)。对重大事故危险源进行全面普查。一是根据自治区安监局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要求,制定符合实际的重大

8、危险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构,制定了和田地区重大危险源普查实施方案,落实了工作任务,明确了责任。二是组织举办了和田地区重大危险源普查员培训班,邀请自治区安科院专家援课,181人参加了培训。三是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全地区120个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填表、评估工作全部按期完成,并按要求录入自治区重大危险源网上申报系统,通过自治区重大危险源普查领导小组审核。7、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积极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仅2010年开展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77次,并保证每年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1-2次。认真做好

9、应急救援预案的申报审核工作。8、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监督检查。根据自治区安监局要求,结合和田实际,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后繁、由点到面、依次推开的原则,确定了11家重点企业开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其中,水泥厂4家、建材行业2家、发电行业1家、纺织业1家、轧花厂1家、粮食加工业2家。从接触职业病的危害因素方面来分,涉及水泥尘、煤尘、矽尘、高温、噪音、棉尘等职业病危害。其中涉及水泥尘236人、煤尘100人、矽尘74人、高温42人、噪音70人、棉尘160人。9、狠抓道路交通安全。督促各县(市)在315国道路口、城区繁华地段和学校、幼儿园路口及乡镇路口设置减速带2057条,并投资980万元分3期开始

10、对和田市内道路,安装“电子警察”,设立了25个监控点和测速点,实施动态管控,有效地减少了交通安全事故。10、推进营业性道路运输车辆安全生产装备升级。为充分运用GPS定位系统,实现地区道路运输安全由静态监管转向动态监管,由事后监管转向事前预防,做到始终动态监控,实现营运客车、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安装使用安全监控装置(GPS),克服重重困难,督促县市做好网络开通后的GPS安装监控工作。目前全地区21家道路运输企业已安装GPS车辆达到773辆。 11、扎实做好“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目前全地区已创建地区级“平安农机”县(市)8个,创建率达到了100%,其中民丰县、策勒县被评为自治区级“平安农机”示范县。

11、同时应创建“平安农机”乡镇86个,已创建“平安农机”乡镇84个,创建率达到了95%,应创建“平安农机”村1356个,已创建“平安农机”村1307个,创建率达到了96.4%,应创建“平安农机”户18365户,已创建“平安农机”户17983户,创建率达到97.9%。12、力促防火上水平。督促完成了和田市浙江工业园区、拉斯奎镇、洛浦县北京工业园区、洛浦镇、墨玉县等消防规划,年内新增消火栓48个、消防水鹤7个,和田市所有的消火栓全部设立标示,洛浦县在原来的基础上计划新增消火栓172个。墨玉县投资78万元购置73辆简易消防车配发到各乡镇;于田县积极筹措资金43万元,购置了22辆简易消防车;策勒县落实资金

12、44万元,购置了32辆简易消防车;和田县筹资17万元,购置17辆简易消防车,分别配发到乡镇、街办,担负起灭火救援备战的任务。(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十二五”期间经济增长方式将进一步转变,但粗放型增长方式短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变,低技术含量、安全保障水平低的企业还将在一定领域、一定时期内存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国家对南疆三地州重点扶持、国家加大对和田对口帮扶力度这三大机遇将使和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增长,以此为契机的相关产业及服务业将快速发展,于此同时煤电油运等支撑体系紧张的状况将加剧,将给安全监管和事故预防带来更大的考验。2、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安全执法队伍和监管力度有待加强。一些

13、县市和部门对安全生产往往只做表面文章,停留在口头上,安全生产投入不足,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混乱,重生产轻安全,重经济效益轻安全监管。部分县受经济条件制约,安监机构建设严重滞后,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方面仍没有达到安全监管的要求。3、安全生产法规需进一步加强实施和完善。安全生产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特大安全事故责任追究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相继实施,但安全生产工作有法不依、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如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乡镇安全生产监管机构不落实,企业安全基础薄弱。4、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缺乏应有的

14、手段。对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其可能发生的风险类型、风险级别、风险范围、发生事故概率缺乏充分的检测数据和科学预测。各县市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参差不齐,缺乏工作的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无法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为安全生产预测、预警、重大事故救援提供可靠有效的支撑。5、全地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全地区公路总里程1.6万多公里,天然气主管线200多公里,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单位285家,矿山企业159家,事故隐患无处不在,但尚未建立有效的重大事故预防控制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一旦发生事故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抢险救灾力量和快速灵敏的应急救援队伍。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有待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加强对企

15、业法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岗前和岗位培训。全社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公众没有基本的公共安全防护能力。社会缺乏为公众提供识灾救灾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训教育机会。二、“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主要思路及2011年安全生产主要措施(一)“十二五”安全生产规划主要思路1、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坚持“科技兴安”,装备、管理和培训并重;坚持立足防范、关口前移,依法行政、强化监管,深化整治、综合治理的总体思路;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监督参与、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从2011年起到2014年,努力实现全地区各类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受伤人

16、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总体持平,力争零增长;道路交通、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事故多发的状况得到扭转;工矿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等指标逐年下降,较大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力争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基本建立完善有效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全地区安全生产状况基本好转。到2015年,初步形成规范完善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全地区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2、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目标:形成完善的政府三级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各县市安全监管机构和人员配置基本达到监管要求,建立和完善执法检查队伍,充实人员队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利用市场经济手段,探索安全生产社会化监督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水平,完善和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方法。3、安全生产支撑体系建设目标:满足打造“平安和田”对安全生产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