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解析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90519847 上传时间:2019-06-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人教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和吸收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组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消化腺有两种: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消化腺包括胃腺和肠腺。(2)功能。消化系统的功能主要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消化道能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大部分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这些酶能促进消化道中食物的消化。【例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A口腔、食道、胃B消化道和肠腺C消化道和消化腺D口腔、胃、小肠解析: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消化器

2、官组成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所以,只有选项C是正确的。BCD答案:C2消化腺(1)唾液腺。唾液腺位于口腔周围,能分泌唾液,通过导管将唾液输入口腔内。(2)胃腺。胃腺是散布于胃壁上的微小腺体。其功能是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胃液过多,会出现返酸、胃痛等现象;胃液分泌过少,会出现消化不良等现象。(3)肝脏。肝脏位于腹腔的上方偏右,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成人肝脏重约1.5千克。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胆汁在胆囊中储存,胆囊收缩时,通过胆管把胆汁送入小肠。(4)胰腺。胰腺位于胃的下方,是一条狭长而扁平的腺体。能分泌胰液,胰液中含多

3、种消化酶,经胰管注入小肠腔内。(5)肠腺。肠腺是散布于小肠壁上的微小腺体,能分泌肠液。在小肠内,肠液与胰液、胆汁共同完成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唾液中的水和黏液起润滑口腔的作用,有利用食物的吞咽和说话。唾液中还含有溶菌酶,具有免疫作用。【例2】下列哪一种消化液不在小肠中发挥作用?()A胰液B胆汁C肠液 D胃液解析:A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都通过导管注入小肠腔内,肠腺分泌的肠液也注入小肠腔内,在小肠中发挥作用。BCD胃腺分泌的胃液在胃中发挥作用,不注入小肠腔内。答案:D3食物的消化(1)消化的含义。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2)消化的器官。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

4、酶的作用而进行的,除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胃、小肠等器官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所以,能消化食物的器官主要是口腔、胃和小肠。【例3】食物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就被消化道吸收的是()。A蛋白质、水、无机盐B水、无机盐、维生素C蛋白质、水、无机盐D淀粉、水、脂肪解析:A食物中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而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有机物不溶于水,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简单的能溶于水的营养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吸收。BCD答案:B4口腔的消化消化过程是从口腔内开始的。口腔中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1)牙齿和舌的作用。食物入口后,要经过牙齿的切断、撕裂和磨碎,同时舌把食物与唾液搅拌混合

5、,形成食团,这样有利于食物的下咽。(2)唾液的主要作用。唾液内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一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吃馒头等食物时,仔细咀嚼就会有甜味。所以淀粉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口腔。【例4】下列物质在口腔中就能被分解的是()。A蛋白质 B脂肪C淀粉 D纤维素解析:A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而不能分解其他食物。所以,蛋白质、脂肪不能在口腔中被分解。BCD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被分解。答案:C5胃内的消化(1)胃的结构。胃位于腹腔左上方,呈囊状,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器官,上接食道,下连十二指肠。(2)胃的功能。储存功能。食物进入胃内时,胃壁随之扩展,以适应容纳食物的需要,胃能容纳12升食物,食

6、物在此处停留时间为45小时。分泌和消化功能。胃壁内的胃腺分泌的胃液,含有盐酸和胃蛋白酶,呈强酸性,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初步消化。运输及排空功能。胃壁的肌肉很发达,使胃收缩有力。食物一旦进入胃内可刺激胃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粥状的食糜。食糜借助胃的蠕动被推入小肠。当胃内容量增加到1.5升时,胃腔内的压力和胃壁的张力有轻度的增高,这时就感到“吃饱”了。【例5】某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以避免对胃的刺激。从消化道内的特点看,原因是()。A胃能够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以经胃进入小肠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解析:A胃具有暂时贮存食物

7、的功能,药物通过食道进入胃,在胃中要停留一段时间,如果此药物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就会使人有不适感。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人们把这样的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胃液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药物不和胃黏膜接触,避免了对胃的刺激。BCD答案:B6小肠的消化(1)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肠腺分泌的肠液进入肠腔内,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也通过导管送入肠腔内。所以,小肠是含有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2)三大类物质的消化。淀粉的消化。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一部分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主要的消化部位在小肠,在胰液和肠液中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可吸收的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

8、胃,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后,和其他食物一起送入小肠。在肠液和胰液中有关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可吸收的氨基酸。脂肪的消化。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再被胰液和肠液中分解脂肪的消化酶分解成可吸收的甘油和脂肪酸。(3)大肠的作用。食物残渣、部分水和无机盐等借助小肠的蠕动被推入大肠。在大肠中,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如纤维素等)与水等混合成粪便,经由肛门排出体外。哦,能不能说所有的食物都是在小肠内消化的呢?不能这样说!口腔中能初步消化淀粉,胃中能初步消化蛋白质。但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绝大多数食物都是在小肠中被消化的。【例6】下图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

9、请你根据下图判断: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A小肠 B胃C口腔 D大肠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出淀粉在口腔中就开始减少,说明淀粉的开始消化部位在口腔;蛋白质在胃内开始减少,说明蛋白质的开始消化部位在胃;而脂肪在小肠中才开始减少,说明脂肪的开始消化部位在小肠。BCD大肠不具有消化食物的功能。答案:A7营养物质的吸收(1)营养物质吸收的概念。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以及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等经过消化后形成的小分子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经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就是吸收。(2)营养物质的吸收部位。消化道中的口腔、咽、食道没有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胃吸收少量的酒精和水分,

10、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剩余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由小肠吸收。(3)小肠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约56米。其内表面有许多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小肠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其管壁薄,利于营养成分的吸收。【例71】早餐后,食物经过消化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 B咽C食道 D小肠解析:A口腔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不具有吸收功能。B咽、食道对营养物质几乎没有吸收的功能。CD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部分营养物质都由小肠吸收。答案:D【例72】(四川自贡)在人体的小肠绒毛结

11、构中,有利于营养物质吸收的结构是()。A小肠绒毛襞B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C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DA、B、C三项解析:A小肠皱襞和小肠绒毛可以增加小肠内表面的表面积,从而有效提高消化和吸收的效率;小肠绒毛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从而有利于小肠完成吸收功能;绒毛壁很薄,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使营养物质容易通过,从而提高了吸收效率。所以,正确选项应该是D。BCD答案:D8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背景资料:将一小块馒头放在口中细细咀嚼,能够尝出一些甜味来,这是为什么?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有

12、关。制订并实施计划:试管实验材料处理方法现象1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加热,滴碘液不变蓝2馒头碎屑2毫升清水充分搅拌变蓝3馒头块2毫升唾液不搅拌变蓝注意事项:(1)馒头块不宜过大,否则收集的唾液不能将其中的淀粉完全消化,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2)可以提前吃一些比较酸的水果(山楂),然后再漱口取唾液。(3)在温水中恒温的时间不能太短(10分钟左右)。分析现象:因为淀粉遇碘变蓝,而淀粉分解后的麦芽糖遇碘不变蓝。所以1号试管中液体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已经消失,说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2号试管中还有淀粉,说明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3号试管变蓝,说明馒头没有与唾液充分接触,就不能完全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13、。得出结论:馒头的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有关。9探究“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实验实验过程:(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各注入1毫升的花生油。(2)一支试管内滴入5滴新鲜的胆汁(鸡的胆汁)并摇匀,另一支试管内滴入5滴清水并摇匀(起对照作用)。(3)30秒钟后,观察两支试管内的花生油发生的变化。实验现象:第一支试管内花生油形成许多的小油滴稳定分布,第二支试管中的花生油油滴比较大。实验结论:胆汁中不含起消化作用的酶,但是胆汁具有乳化作用,可以增大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例8】(湖南怀化)下面是张小华同学设计并完成的“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在4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馒头碎屑及2毫升清水或唾液。试管物质温度碘液现象A馒头碎屑清水37 3加变蓝B馒头碎屑唾液1加部分C馒头碎屑唾液2加变蓝D馒头碎屑唾液3加不变蓝(1)A试管将会出现的现象是_。(2)A和D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3)B、C和D三支试管是一组对照实验,探究的是_。(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解析:馒头能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再利用淀粉遇碘变蓝,而麦芽糖遇碘不变蓝的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